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学法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2017-06-11纪东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优化

纪东辰

摘 要:作为主要的自然学科之一,数学一直是高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育质量,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在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问题导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优化中的应用,希望对提升高中数学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优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教学方法在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问题导学法就是其中之一。问题导学法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导学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正确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主要作用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1]。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来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数学这种抽象的学科而言,这是十分重要的。

2. 有利于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

数学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尤其如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采用问题导学法,通过课前精心设置的数学问题,将所要讲授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之中,进而产生深入研究和挖掘问题本质的想法,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数学的课堂导入效率。

3.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如果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够扎实和牢固,将对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重大影响[2]。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关注知识的填鸭式灌输,根本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的学习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导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中,受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老师基本都已灌输式教育形式为主,教学过程中老师具有课堂主导地位,整个教学的节奏也都由老师来掌控,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3]。比如说,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之前,可以首先针对要讲解的数学知识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先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尽量独立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主动性将会得到很好的调动,学习的整体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问题导学法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2. 运用问题导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以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也明显不足,忽略学生的情感变化,这对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学生来讲,并不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4]。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将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情感的变化。数学学科中蕴含着大量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或者基础存在欠缺,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学法,进行适当的问题引入,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就可以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应用问题导学法建立自主学习模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只是提升数学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要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才是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5]。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的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转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运用有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逐渐擺脱对老师的依赖,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甄义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2):91-91.

[2]齐七十三.高中数学新课程问题导学法教学实践探究[J].沙棘(科教纵横),2010(5):172-172.

[3]胡洁.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5(52):47-47.

[4]蔡雨花.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23(2):23-24.

[5]黄河清.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5(2):1-3,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