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路径创新
2017-06-11张顺平
张顺平
摘 要: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更是学生提升文化品位、造就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指导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
新课标强调良好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要贯彻阅读教学的始终。给学生读书的自由,让他们翱翔于书的海洋中,自由探索、自由享受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为将来的人生征途打上“精神的底子”。
一、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不必强行规定阅读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选择,要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使得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
其次,教师要抛弃“和学习无关的书是杂书”的观念,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里引出来,引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就没有阅读水平的理性飞跃。教师要多向学生推荐一些贴近生活、短小精焊的美文,让学生在闲暇时阅读并从中得到熏陶。
第三,在教师的推荐之下逐步过渡到学生推荐,师生共同推荐,追求一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至乐境界,使得读书成为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最难割舍的一个项目。
总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大需要,一种享受。
二、引导学生阅读自然社会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决不局限于教材书本。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春、阅读秋、阅读清晨、阅读黄昏;也可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阅读友情,甚至可以阅读一棵树、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自然、社会、人生才是最广博、最丰厚的文本。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在学生心灵体验与生活实践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与提升。
总之,教师要千方百计广开渠道,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阅读自然、社会、人生,让亲身的感受和体验成为学生阅读的双翼,在实践中积累情感、丰富人生,拓展成长的维度,增长人生的智慧,构建生命的价值体系。
三、让琅琅的书声伴随着学生的阅读实践
于漪老师曾说“让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朗读是语文课堂的一个表征。朗读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通过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地形成语感,逐步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在朗读中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平日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并不自觉,但在放声的朗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凝聚起来,进而燃烧起来,把人带入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书中得益,会其智,融其情。”
四、引导学生以课本为基点进行辐射性阅读
课内阅读,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有老师的指导,学生有章可循;而课外阅读范围广,如果缺乏指导,学生虽然有读书的热情,但无章可循,随意性强,就很难受到好的效果。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固然重要,而教师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以课本为基点进行辐射性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更好地联系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質,形成健全的人格。以课本为基点的辐射性阅读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以某篇名作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辐射,其目的是为了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
(二)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一题材的作品辐射。其目的是使同学们明确,同一题材因取材角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文章。
(三)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或评述性文字辐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作品思想意义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辐射,其目的是领会同体裁文章的异同。
(五)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作品辐射,其目的是通过对全貌的了解来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这种辐射性阅读可以在阅读基点之前、其间,也可在其后。
(六)向网络阅读辐射。其目的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阅读面,使阅读丰富多彩。
五、以阅读激励学生作文
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是否有求知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阅读的目的是积累、模仿、创作。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涵养,也不断地引导、激励学生感受生活,写出佳作。学生平时准备了“采蜜本”、随笔本,摘抄精美文句,叙写读书心得,他们逐渐有意识地从他人的文章中吸取营养,积累写作素材,再也会为素材而犯愁,从而养成了积累的良好习惯。
有了阅读才有联想、有探究。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探索、领悟作者的行文方法,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而写出深刻又有创意的作文。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但成了学生的一大人生享受,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涵养,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从“读”中悟到“写”的方法,自己领悟到的才会深刻。特别是如何把其运用到实践中,是别人无法代劳的。在不断的阅读、分析、摹仿的过程中,学生最终将形成自己独立的写作技能。“读”因“写”而深化,“写”因“读”而丰富,“读”与“写”形成了良性循环,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