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
2017-06-11王坤奎
王坤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数学数学注意方式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为后续数学学习埋下希望的种子。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 方法培养
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掌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在课堂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进而不断的激发学生数学意识、学习意识、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思维,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1]
一、数学思维培养必要性
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学生能力,学生之间差异性明显,一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只要稍加点播就能够理解,接受能力较强、知识点掌握较快;并且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想。而一些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知识点理解掌握较慢。往往只能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深化理解,数学学习较为吃力;并且只要题型稍加转换,学生则无从下手。针对该种问题,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创新思维、学会思维转化进而能够快速的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简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小数数学教学中的当务之急,是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2]
二、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展现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培养主要集中于几点:第一,数学逻辑思维与知识点的融合。数学教学是学生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而数学学习,也是不断解题问题的过程。若教学中缺少数学思维的培养,将增加学生学习难度,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第二,判断力的体现。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准确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学中需要学生对事物进行准确的辨别,提高问题意识,学会质疑。通过数学思维的转化,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认识。第三,综合素养的展现。数学这门课程,知识点较为分散。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整合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根据所学总结知识点。另一方面,总结能力也是综合素养的展现。所以,数学思维也能够体现在学生综合素养方面。[3]
三、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需求,以学生兴趣培养为主。而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思维扩展的切入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思维想象,训练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想象力。
例如:《统计》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初步统计能力、其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最后进行思维创新。情境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同学们,圣诞节到了,老师想与同学们把教室重新粉刷一遍,你们认为粉刷哪种颜色漂亮呢?这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积充分调动积极性)。绿色、粉色、蓝色。教师:但是我们能粉刷一面墙并且粉刷一种颜色,同学们说出这么多颜色,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提出:看哪一种颜色选择的人最多,就选择哪一种颜色。学生在纸上写出颜色,而后集中起来选出颜色最多的票。而后得出喜欢粉色的学生最多,有20人。教师引出教学内容--统计,并告知学生刚才同学们在选择颜色的过程中,就是统计的过程。这时,学生恍然大悟。教师再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深化记忆。最后,思维扩展。布置家庭作业,学生统计一年中几月有31天,几月有30天,展开教学扩展。通过与生活化融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能够得到思维培养,并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1. 问题设计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课程就是在不断解题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问题的设计,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根据数学问题分析找到解决方法,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做好问题设计,展开问题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融进课堂中。
例如:在奇数、偶数教学中,想要让学生在最短时间中说出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易出现错误的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双数奇数、偶数判断时,我们可以根据个位数字进行判断。个位数为1、3、5、7、9时,这个数为奇数;个位数为2、4、6、8时,这个数为偶数。帮助学生找到最简便的学习方法,这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2. 生活化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与生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与生活现象连接,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生活问题引入数学问题中,便于学生理解,能够通过数学思维找到答案,长此以往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4]
例如:《角的认识》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观察讨论,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有什么区别,引出学生掌握角各位置的名称,即:顶点、边。随后,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一个顶点有两条边。最后发散思维练习,小组学生討论判断角,加深对角本质特点的掌握,进而得到知识点深化理解。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动手做一个角。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素材,引导学生利用素材做出角。在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展开数学知识点的扩展,扩大学生知识视角,进而得打思维能力的拓展。
结语
综合分析,小学数学思维的体现,主要集中于知识点拓展、逻辑思维、兴趣培养等多方面中。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掌握、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多方面。对此,笔者分别从:数学思维培养必要性、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展现、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方法,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小数数学思维的培养起到帮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建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
[2]张凌.丰富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创设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
[3]郭长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四个“意识”[J/OL].学周刊,2017(03).
[4]温玉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