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
2017-06-10王霞
王霞
摘 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人才是多么的不容易,一项艰巨伟大的任务要实施起来又是多么有漫长,特别是人生萌芽的幼儿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幼教的辛苦,感受到其中的艰难。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学;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在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理念不断发展大今天,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教学应当受到教师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教师和相关部门还需要对幼儿教学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细致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来讲,教师或者学校等相关部门可以从多个层面入手,以不断实现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善。
一、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入式教学
做过幼儿老师的人都不难发现。幼儿教育的方工仍采取一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老师教几遍,小朋友跟读几遍,然后小朋友整齐读几遍;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讲,小朋友在下面听,然后做作业。”这种教学过程太机械,缺乏引导和启发作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从而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不仅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我们每个幼教者的身上,还存在各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我认为这是我们幼教行业应该深刻反思和探索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欠规范化
在教学上出现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按照《幼儿园的指导纲要》来说,一日的活动内容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不得像小学那样形式化,更不得随意性的上课,讲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数幼儿园存在一种相同的情况:都不以游戏的形式来上课。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室内识字、算术、写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加上户外游戏活动的欠缺,完全把小学教育提前教育了。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忽视学习品质的培养
就现状来看,不管是公办、民办、还是私办的幼儿园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开设识字、数数、背诗、唱歌、跳舞等课程,开设外语班,他们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来考评幼儿教育成效,来向家长交差,却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道德品质、身体健康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幼儿教育品质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学习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于,并且自动化。却没想到,幼儿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却被无形的知识压力抹杀了幼儿脸上的天真灿烂笑容。
二、解决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新型優质的师幼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让幼儿认真地听取课堂教学内容外,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教师应理解幼儿的想象,产生师幼共鸣现象。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操作探索的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操作探索,从中发现问题。当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点拨引导,给予幼儿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合作,在实际的动手操作探索中发现自己的错误,找出正确的方法,并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取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师幼交流
1.分组教学,加强交流。许多幼儿园都有班额超标现象,超大班教学,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孩子,很难产生有效的互动。而分组教学能提供幼儿个体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幼儿,使能力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幼儿也有与教师互动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评价每个幼儿的表现,使之在实践和反思中提高活动质量。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
2.在空间的设置上应力求合理、适宜。在班级人数超标的情况下,给教室的空间设置也带来一定的困难,对师幼互动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把桌子摆在教室四周,幼儿呈马蹄形或半圆形坐在室内,这样,教师与幼儿之间就不会因为桌子和椅子的障碍而不方便交流互动。因为空间距离的缩短,教师可以用眼神、表情和体态来关注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身体上的接触。
(三)以幼儿的兴趣出发,全面关注
积极互动的师幼关系要求教师在互动中全面关注幼儿。并把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幼儿为主体,主要是从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互动学习。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做有心人,全面关注幼儿,特别是善于关注每个幼儿的兴趣点,这是师幼互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同时,教师针对一些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还要因势利导,关注幼儿的反应。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本班幼儿的兴趣点,针对幼儿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把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对日常教学活动的教学要有弹性,实施弹性课程,对幼儿的兴趣给予积极回应,同时教师还要掌握良好的教学机智,挖掘幼儿的闪光点。在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师幼互动,除了依赖于精心设计外,还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临时生成课程以及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
(四)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在正常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根据每次教学内容、目标的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从教学互动范围看,可以有教师与全班幼儿的互动,也可以有教师与小组全体成员的互动,还有教师与幼儿个体的互动。上述三种互动方式形成补充。从教学互动主体的作用看,既可以采用口语方式,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或借助教学、生活环境、教具材料为媒介的其他互动方式。每个幼儿的个性都具有个别差异,如有的幼儿独立性强,能自主参与活动;有的幼儿依赖性强,参与活动主动性不强,因此教师与不同特点的幼儿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应取不同的方式和指导策略。
三、小结
以上是我对幼儿教育的一些思考与建议,也许写得不够全面,分析得不够透彻,但是我相信,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届社会人士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在各位幼教同仁的努力下,我们的幼儿教育会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孩子们也会更加全面地得到发展,成为祖国未来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