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7-06-10王延章于波张瑜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通心络胶囊

王延章++于波++张瑜苹

【摘要】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22例,有效21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62.71%;观察组无效6例,有效32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9.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疗效。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川参通注射液;通心络胶囊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8..0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特征是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极易形成冠状动脉血栓,导致心肌血流灌注严重不足,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当前关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西医治疗个体差异性较大,疗效并不是十分满意。本研究旨在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以期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②年龄<80岁;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④近7天内心绞痛发作>5次;⑤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②风湿性心脏病;③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④急性感染;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⑥出血倾向。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5.68±6.1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24±1.03)年。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5.73±6.21)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27±1.0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冠心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次,2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40 mg/次,1次/d),消心痛(10 mg/次,3次/d),西洛他唑(50 mg/次,2次/d),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通心络胶囊(国药准字Z19980015),2粒/次,3次/d;川参通注射液(国药准字H52020959),10 ml/次,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4天。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程度无明显改善;②有效:心绞痛程度改善Ⅰ~Ⅱ级,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至原有水平60%~80%;③显效:心绞痛程度改善>Ⅱ级,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原有水平8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无效22例,有效21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62.71%;观察组无效6例,有效32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9.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堵塞、狭窄,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机体内异常代谢产物积聚在心肌内,积聚在心肌内的异常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末梢,从而导致心绞痛的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心绞痛的常见类型[1]。当前西医对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的治疗手段包括抗凝、扩血管、抗心绞痛等对症治疗,但由于每种药物均为独立机制调控,因此疗效方面个体差异性比较大,患者的依从性不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更优。通心络胶囊主要是由赤芍、蝉蜕、蜈蚣、土鳖虫、全蝎、水蛭、人参等中药复方制成,具有益气、通络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壳增强心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抑制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川参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素及盐酸川芎嗪,丹参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功能,盐酸川芎嗪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2]。两种药物联用,可协同发挥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和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的双重作用,有利于延缓心脏功能的恶化。

综上所述,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 恒,李小春,卢达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32(02):97-99.

[2] 徐珠屏.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9(19):91-94.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心绞痛通心络胶囊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肌钙蛋白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价值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