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疏经调脏法应用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017-06-10徐静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8期
关键词:针灸效果

徐静艳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塞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FMMS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疏经调脏法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提高疗效。

【关键词】针灸;脑梗塞偏瘫;疏经调脏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8..02

脑梗塞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脑梗塞所致偏瘫不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还会给患者的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因此,如何对脑梗塞偏瘫进行有效治疗极为重要[1]。随着中医针灸疗法的不断推广,针灸疏经调脏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了解脑梗塞偏瘫患者应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了患者66例对其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脑梗塞偏瘫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51~78岁,平均(63.8±3.9)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52~79岁,平均(63.9±4.1)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感染预防、颅内压降低、电解质紊乱纠正以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1)针灸疏经法:将0.5 g的胞磷胆碱加入到250 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给予静脉滴注,1次/d。将0.3 g的血栓通加入到250 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每天给患者静脉滴注一次。静脉药物均连续应用两周。然后使用毫针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选择双侧太冲穴和合谷穴,并选择患侧外关穴、内关穴、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阳陵泉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隔10 min行针一次,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五次,连续治疗3周。(2)针灸调脏法:应用毫针,选取上下风湿点、大横、中脘、下脘、气海等穴位,检查肝、脾大小及疼痛情况,进针时避开血管,防止出血和造成疼痛。同样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针灸五次,连续治疗3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应用运动功能评分(FMM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活动功能,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致残水平用Barthel评分进行评价[2]。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其疗效进行评定,若患者治疗后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够自理,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则评定为显效;肢体活动能力没有完全恢复但有所好转,则为有效;治疗后肢体活动能力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存在针刺部位出血和感染等情况,则为无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FMMS与Barthe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MS评分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的FMMS评分为(56.3±11.6)分,对照组为(43.5±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6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塞在临床较为常见,很容易导致患者偏癱,中医将脑梗塞偏瘫归属于中风偏瘫的范畴,主要是外部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共同作用所致[3]。脑梗塞偏瘫主要表现在脏腑,患者在出现脑梗塞偏瘫后,四肢活动会变得缓慢和笨拙,严重时还会危及到心、肝等部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临床用于脑梗塞偏瘫治疗的方法较多,但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使疾病痊愈[5]。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针灸疏经调脏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灸疏经调脏法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疏通经络,缓解患者的病情,还可以达到改善患者脏腑功能的作用,为脑梗塞偏瘫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6]。

本研究中,通过研究发现,采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与FM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优,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说明该治疗方法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具有有效性。

综上所述,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和肢体活动能力,促进其快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建永,马 丽.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5,21(23):43-44.

[2] 陈艳萍.脑梗塞致偏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中的疏经调脏法进行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06(35):28-29.

[3] 徐振华,钟 平,符文彬等.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200-2202.

[4] 吴节荣,冯昱栋.针炙疏肝调脏法对脑栓塞偏瘫患者康复影响[J].当代医学,2014,21(36):154-155.

[5] 罗培安.针炙疏肝调脏法对脑栓塞偏瘫患者康复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47-48.

[6] 申智荣.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0):78-7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针灸效果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