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思考
2017-06-10覃勇福
覃勇福
摘 要:对重启教育改革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优化目前固有的传统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方法研究,指出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课标制定与教材编制的问题、教育体质制约问题以及教育公平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在于实施素质教育、重新审视现有课标及教材、建设现代教学制度以及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重启教育改革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优化教育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改革 教育体质 公平教育
引言
在经济持续且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为进行义务改革教育,大力度的在基础教育方面投入资金,优化教育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需要优秀的人才,但在教育改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解决现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优化整个教育环境,提高国民教学质量。重启教育改革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改革现状
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优秀的教育改革方案,重启教育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以往改革不足的反思,是在拥护和坚持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模式、整体教育价值的全面优化。基于对现有教育改革发展中依然存在的严重问题更严峻的挑战,重启教育改革,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更大力度的完善教育公平[1]。
二、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对教师及学生的影响
应试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偏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单纯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等问题,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提升。应试教育的弊端表现的已经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出来的学生就像解题的机器一样,完全按照教师所教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缺乏创造性,使学生不能很好的创新思维。总结起来应试教育存在几点问题,其一,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积累,忽略学生素质以及个人探究能力的开发。应试教育下的学生知识水平是较为丰富的,但是缺乏创新与创造意识。其二,应试教育更加注重理论而远离實践,偏重简单而又高效的讲授方法,给学生灌输固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是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反而忽视学生能动性。其三,应试教育偏重对“好学生”的教育,严重忽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差等生,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极为明显。其四,这种教育模式只能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应试教育的发展弊大于利,那么重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
(二)课标制定与教材编制问题
课标制定与教材编制的编写者大多是教育学里专家,但是由于这些专家对中小学教学实际情况了解相对较少,因此,他们制定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出现问题过难、繁琐,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记忆训练,没有重视通过学生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理解课本知识,忽略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体验和情感态度对学习的影响。教材的编制要遵循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充分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认知程度,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育体质制约问题
教育体制制约问题是现有教育发展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虽然教育改革也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教育体质制约问题上的改革效果却并不明显,政府对现有的学校不论大小,统治都过于死板,这就使得学校的政治化倾向极其严重,缺乏了学校原本应该富有的活力。理想的办学主体应是多元化、形式多样且充满活力的,但在我国现有的办学体质中并未体现出来,而且与之相差甚远。
(四)教育公平问题
尽管教育公平问题是教育改革的的突出性针对问题,在教育公平性问题上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得教育不公平问题有所改观,但教育公平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中,城乡教育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虽然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方面政府做了诸多努力,但在实际操作的时,首先会因长期形成的教育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其次,乡村教育资源仍存在落后现象,远远比不上城市学校的优质资源。最后,因一些乡村中学和小学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上学难的状况。
三、重启教育改革对策
(一)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重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应开展各种大型专题活动,例如,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召开丰富多彩的主体班会,通过各种活动的举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从实际上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开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教会他们学会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监督、管理、评价,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二)重新审视现有课标及教材
课标及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向,若课标和教育内容出现偏差,那么学生学习方向将受到影响。根据原有课标及教材出现的问题,教学专家在编排新的课标和教材应注意删繁就简,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例如,原有的课本内容对学生而言接受困难,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理解其深意。删除脱离学生认知水平,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删除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内容,删除重复的知识,在教材编排上增加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气息。另外学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拓展课程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实践,打破以往教学内容的狭隘性。加强教材内容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得教材内容丰富而又有趣。教材编写者还可以从教学课程适应性上入手,在编写教材内容时兼顾城乡发展,教学空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性。
(三)建设现代教学制度
教育存在严重的制约问题与学校应富有活力、积极创新的宗旨不相符合,例如,在教学方面,教师只尊崇课本内固有的知识,并不注重学生们自己的想法,在某些方面严重禁锢了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所以,要改变这种教育体制问题就要实现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想要完善终身的教育体系,就意味着各级各类的教育体系都要保持良好的协调发展和良好的沟通,从而改变原有的教育死板的现象,使教育更富有灵活性和创新性。成功构建这样的教育体系,需要教育结构和教育制度进行更有力度的改革,并且在教育机制方面不断的创新思维。
(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一直处于劣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教师的水平远低于城市教师的水平,例如,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学历并不是通过正规的全日制大学取得,而是通过自考本科等渠道取得,但大部分外调教师都是骨干级教师,相比于农村较差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这些骨干级教师更愿意选择条件优异的城市学校进行教学。政府应尽量改变这一现象,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模式的发展,首先要优化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其次,对教师的要求也应该更高。最后,要改变教师思想中存在的城市比农村好的固有思想,让大部分教师更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
结论
重启教育改革是基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育改革是一种探索,目的在于教育创新。重启教育改革是期望在教育改革路径、改革方式上有新的突破。过去学校的教育是学生被动的适应教育,现在,教育必须适应学生,教学从灌输教育转变为对话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改变,只有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那么重启教育改革才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郝德永.教育改革的合理性追问与警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6-11.
[2]周海涛,景安磊.新高考改革助推教育升级[J].教育研究,2015,(08):91-97.
[3]邵泽斌.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合理性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 (0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