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人的本性观”与课程
2017-06-10程东海
程东海
摘 要:道家的道,是哲学中先与本体论的探究,回到本真存在状态,是道家所追求的目标。课程做为道家眼中的世间一混沌体,拥有着两种属性。依道家哲学,课程的目的就是达到道的理想状态中的存在。为此,课程要达到万物与我为一和返璞归真两个要求。
关键词:道 课程 本真存在 返璞归真
一、道的层面的课程
道家的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含,不是在时间上先于万物的绝对实体,也不是在空间上隐藏万物背后的现成的东西,既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亘定不变的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又不是世间的万物本身,而是天地世间万物作为自身存在的要不然状态,是世间人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感知到世间万物并与之相融到一起的境域,是先于主客体关系问答的前一种状态,是超越形而上学体系的前一种关系。
二、课程的目的
道家哲学是关注实践的哲学,虽然道家在治世方面提倡追求的是无为而治,但要达到“无为”状态的方法和过程,却是有所为的。道的境界即无为无不为的境界。无为是不知道怎么为,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为,是不知道为什么。《知北游》中无为谓对知的回答,正是无为的体现。但这个故事或寓言本身却是在探討通过何种途径、使用何种方法才能够体悟道、达到道的境界。道家通过大量的小故事来讲述道的无为之处,上及尧舜,下及无名,正是无不为的体现。无为无不为的道的境界,正是人之为人的最原初最本真的存在方式。是天人未分、心物一体的存在方式。作为物质与意识共存交融的混沌体的课程,其首要目的就是使人摆脱俗世对人身体与意识方面的禁制,回归到天人未分、心物一体的人的本真存在状态,达到玄暝默然无为无不为的道的境界,在诸多论述之前,首先要对“课程的目的”这个提法做一些辨析:这种提法合理不合理,是不是合乎道家道的要求?与“我们在弄清楚‘教育是什么之前,不可能有关于哲学的严肃讨论”[1-2]的教育和哲学的外部式结合方式不同,道有哲学由于侧重点与其他哲学的不同,而导致道家哲学与教育学理论的结合只能是内部式的结合,整个结合方式是教育活动作为世间一混沌体融入到道这一无所不包无所不含的混沌体中,无间融合。具有两种属性的课程也是物质与意识的混沌体。其混沌中侧重于物质产部分,即做为媒介的课程,或者说道的侧重于物质的那些混沌,并不能完全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即是说,人的本真存在是不仅仅由人的自身的存在支撑起来的,而是与世间万物的存在一起支撑起来的,世间万物的存在又依赖于人的意识——道家哲学并不遵从逻辑学目的三段论。依傍于人的意识谈目的,并不违反道家的要求。课程混沌体中的侧重于意识的部分,即做为教育活动运转过程的课程,或者说道的侧重于意识的那些混沌,本身就包含人的意识,追求无为无不为境界的道家哲学,本身就表现出很强的目的性,因此,作为教育活动运转过程的课程的目的这一提法,不悖于道家的要求。
三、如何达到课程目的
作为注重实践的道家哲学,并不具体描述什么是道的境界,而是花费大量篇墨来描述怎样才能达到道的境界。现代以技术理性为主导的世界造成了对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抑,道家道的境界的本质就是要清除这些压抑,破除人对这个现代技术世界的偏执,达到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状态。要达到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道的境界,也正说明现时还没有达到道的状态。课程作为世间一混沌体,交融于道中,这种状态只是依道家理论所描述的理想状态(如下图)。
现时世界中的课程,被崇尚技术理性的世界所占有,纯粹表现为支配学生及老师的工具,成为一潭死水,不具生命力。要依据道的要求,打破这种状态,就要使课程脱离技术理性的支配,还课程以生命力,使课程成为道家理论描述的理想状态中的课程,即拥有两种属性的课程,作为世间一混沌体的课程。这里表述为,使课程成为道家哲学理想中的课程,使课程达到道的境界,而不是表述这课程使人达到道的境界,返璞归真,回到人的本真存在状态,这是因为,依道的境界所描述的理想状态中的课程,本身就是物质与意识的交融混沌体,拥有两种属性,已经把人的存在纳入到课程之中。
要达到道家道的境界中理想状态的课程存在状态,首先要的,就是万物与我为一。首家从人心的运动变化去阐释生存的本质和人的本性,认为,人只能生存于环绕着人的世界之中。庄子“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意思是没有天地自然万物,我双如何能够存在呢?没有我,天地自然万物又如何能够存在呢?从心与物的角度讲,道家所讲的万物与我的关系,并不是要说明万物与我互为存在条件与前提,而是要说明万物与我的存在就是这种关系的存在,而非万物与我在存在之后才有了这种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万物与我的存在,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性存在,庄子才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不悦生、不恶死,随自然而来,终又复归自然而去,这正是人这本性的一种体现。要达到道家理想状态中的课程存在,还有一个要做到的就是返璞归真。道家描述的圣人之所以能遨游于天地万物,就在于他按照本真之性而存在于世。圣人如此为,并不是有何特殊的本领,而是因为这是其天命,或者说这是其本真之性、本真之存在状态,圣人之所为,都是按其本性行事,道家所讲,率性而为而已。人的这种本真存在方式,即是道家所讲的天命,天命,其实就是人性,前形而上学阶段所讲的人的存在方式。课程在这一阶段要做的,只是把人的存在方式由世人的存在转换引导为人的本真存在,亦即人性的返璞归真过程。论及至此,道家人性论哲学观下的课程的理论基础已初步明晰,课程作为混沌体,拥有两种属性,作为教育活动运转下去的媒介,和作为教育活动运转过程本身,这两种属性分别对应于人之本性中的世间万物的存在和与世间万物的存在同在的玄静默然的心境。这并不是说课程就是人之本性,只是说课程作为世间万物的一个存在,与世间万物中的其它存在一样,都和道相对应,或者说,都是道的一部分,都与人之本真存在相联系,或者说,都与人之本真存在互为条件。那么道家哲学观下的课程的目的何在?从道家所追求的道的境界来看,为了达到道的境界,可以无不为,由此,课程的目的的提法合乎道家道的要求,且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合乎道的要求,达到道的境界。要达到道的境界,实现道家理想状态中的课程就要做到万物与我为一和返璞归真。道家哲学观下的课程基本理论止于此。
参考文献
[1]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在心物一体中人成其人物成其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2.
[2](美)奥恩斯坦等著;余强等译.当代课程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6.
[3]唐雄山.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与重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