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地铁丢书”活动的正能量

2017-06-10崔杰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人为全民

崔杰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阅读关乎个人成长,亦关乎民族的未来。有调查数据显示:犹太人平均年读书量为64本,日本人为40本,美国人为21本,而中国人仅为4 5本……由此可见,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离书籍越来越远。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又将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要“致力建设书香社会”。打造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这应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今天的“地铁丢书”活动就是要将书“丢”给地铁上的陌生人,让人们在地铁上阅读,并且将这种阅读的风气传播开来,使书香文明搭上时代的列车。

不可否认,“地铁丢书”活动的出现遭遇到了种种的不解和质疑,但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公益活动,是一种汹涌而来的文明的力量。正因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娱乐界、文化界名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他们不仅怀有热情,更能付诸行动。

诚然,这一活动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地铁车厢太过拥挤,不方便阅读;人们工作压力大,上班途中没精力看书;书籍可能会受到损害,或被人“顺走”,或被打扫卫生的阿姨收走……从这一角度来看,“地铁丢书”活动确实算不上方便人们阅读的好创意。

但是,即便这项活动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毕竟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能让人们再次意识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创造出一种热爱阅读、乐于阅读的氛围,在人们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不是所有事情的意义都应当以成功作为评判标准的,“地铁丢书”活动无论结局如何,它都是催开阅读之花的一股春风,意义重大。我们要用超越成败的眼光去看待它,就像我們明白阅读本身未必能带来利益一样。而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由此看来,“地铁丢书”活动,功莫大焉!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人为全民
十二星座之“家长会被批评后……”
3月历史大事记
电影《天堂电影院》拍摄手法及情感主题浅析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浅谈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浅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山高人为峰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
人为的“逆行射精”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