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2017-06-10耿银平
耿银平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是为了让更多人把读书当作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而这需要我们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人了“加急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浓厚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誤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看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疑问和进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和健康类的工具书。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抛诸脑后;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