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中日月常新美

2017-06-10郑润良

神剑 2017年2期
关键词:军旅题材长征

郑润良

历史题材作品有新突破

历史题材作品历来是军旅文学的重头。今年的历史题材军旅小说在以往辉煌的基础上又有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作家们更注重表现历史与人性的复杂性及其微妙互动,更注重在真实的历史情境刻画中凸显信仰的光芒。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神剑》等重点期刊都非常关注并推出了关于长征题材的多部原创文学作品,《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重要选刊也非常重视对长征题材作品的选载。军旅作家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对历史、先烈的感怀,也纷纷投入了长征等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中。军旅作家陶纯自201 5年推出重磅现实题材作品《一座营盘》之后,在2016年主要转入历史题材创作。他的中篇小说《天佑》将人间正道融于对一个孩童的生命呵护之中,以最纯真、纯粹的人性之美诠释英雄情怀,令我们对革命初心的秉持有了更深刻的感怀,进而对人民福祉的创造者有了更入心的感恩。他的小说《秋莲》以女主人公秋莲的复杂人生遭遇诠释了历史的吊诡与人性的微妙复杂以及信仰对历史与人性的穿透力。这两部作品都有众多选刊转载,是2016年比较有分量的历史题材的军旅小说。党益民的《雪祭》笔力遒劲、饱含深情,以几代西藏军人的奉献故事艺术地再现了和平解放西藏、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及部队修筑青藏、川藏、中尼公路等重大西藏历史故事。新生代军旅作家裴指海创作势头强劲,2016年推出了两部长篇,其中《香颂》发表在《钟山》长篇小说专号B刊头条。这是作者创作的历史题材小说“幸存者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小说以一个女大学生在战争及战争结束后的遭遇为主线,反映战争中人的命运及战争对人的影响、战争中人性的丰富与复杂。作家李骏历时八年之久,推出了长篇新作《黄安红安》,以大别山下两百个将军的故乡、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为背景,从近百年的历史长镜头中审视革命对于乡土社会及其伦理的深远影响。曾皓的短篇《会唱歌的井》切入点明显有些与众不同,颇有新意,他站在一个国民党军人妻子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红军故事,虽深沉而悲伤,却不乏温情与人性关怀。视角不同,看点便也不同,但人心所向的结局毋庸置疑,就连记忆也不能抹杀。

除了虚构性的小说文体,今年许多军旅作家也推出了关于长征题材的非虚构长篇作品。擅长历史传记写作的丁晓平经过多年的资料积累与准备,推出了《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一书,完整、系统、准确地解读了长征走向世界的传播秘史。难得的是,作者在向读者传递自己掌握的丰富史料信息的同时注意到了知识性与文学性的融合。曲爱国、张从田合著的《长征记》资料翔实、叙述生动,注重宏觀视野与微观细节的结合,也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

军旅现实主义正蔚然成风

2016年的军旅文学延续2015年的好势头,努力达到对当代军旅现实的深度开掘与总体理解,军旅现实主义已蔚然成风。

新生代军旅作家西元的中篇小说《枯叶的海》以近十几年来军队政治生态的变化为聚焦点,试图把军队放在一个较大历史尺度下进行考量,通过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书写时代变化,是继陶纯《一座营盘》之后抨击部队旧习气、迎接新的政治生态的又一部军旅现实主义力作。2016年,西元还凭借《死亡重奏》获得了“2014-2015年度((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这是对西元个人也是对军旅文学的褒奖。王凯已奠定了自己在70后作家中的中坚力量的角色,2016年陆续在各大刊推出几部高水准的中短篇作品。王凯擅长从基层小人物入手,书写普通基层官兵的职业梦想与日常烦恼,《铁椅子》《白鸽》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与水准。朱曼鸢的中篇小说《马桶》以其惯有的幽默风格,从一个别人不容易注意的视角观察机关生活与部队生态。王玉珏的《跷跷板》借用当代军营版“麻辣婆媳”的故事外壳,讲述基层军官寻求“平衡”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企图。刘跃清的《几个女兵一台戏》也是现实军事题材,通过生动细节表现当代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值得注意的还有新锐作家孙东亮、伍会娟、于蛟龙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孙东亮的《边防往事》聚焦的是边防分队风气建设问题,关注来自单亲离异家庭的官兵。伍会娟的《抵拢倒拐》讲述入伍动机各异的作战部队官兵,被军营文化感染熏陶,点燃了强军梦想。于蛟龙的《兄弟》写两个普通的战友一同面对困境,寻找人生的真谛,最终彼此的人生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梦想得以实现。此外,胥得意2016年推出《北纬52度》《倾情歌唱的军营行者》《无法忘记的面孔》等三部报告文学力作。

铁骨与柔情:

军旅女作家展风采

军旅女作家的创作更多从军人的情感、婚恋入手,着力塑造铁骨柔情的军人形象。裘山山的《红围巾》关注的是边地普通士兵的情感状态。“红围巾”这一意象与其说寄托了“老革命”几十年来对邱医生的单相思,毋宁说代表了宽容与人性之美。王凤英的《有列火车那样开过》以某高原导弹研制基地为背景,咏叹高原军人及其家属为国家所做的巨大奉献。文清丽的《来自钢三连的邮件》聚焦军人的牺牲给他的家庭带来的影响,虽然沉痛,却也不失昂扬的力量。王甜的《罗曼史》讲述士官的婚恋故事,通过主人公的主动倾诉来表达内心情感与观察。徐艺嘉的《沙漠之羊》以西北大漠深处军用铁路大动脉旁边的点号哨所里的一只羊“沙漠之羊”为叙述主体,以幽默的笔触讲述一个美女记者到来后引发的哨所里的“纷争”,实际上是在讲述边疆战士的孤寂与坚守。张子影的中篇小说《旧年之雨》写了一群军校青年男女学员的成长历程,作品采用回望式、时空交错的多重叙事法,让读者跟随人物进行了一场以情感为牵引的跨年代时空旅行。她的长篇报告文学《叩门天门》,记述了一群在“刀尖上行走的”大义舞者——空军试飞员,她的时而诗意曲回时而磅礴跳跃的多样化写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非虚构作品同质化的写作模式。

可以看出,军旅女作家们在叙述手法、叙述语言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尤其擅长对基层官兵情感生活、心路历程的书写,塑造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当代军人的立体形象。

军营外的

军旅题材创作如火如荼

21世纪以来军旅题材影视剧热播,事实上在当代文学的创作领域,军旅题材、红色题材也已经成为很多非军旅作家极为关注的题材。2016年,非军旅作家同样推出了多部军旅题材的重磅作品。作家张品成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创作红军题材作品,先后推出“赤色小子”系列、《红药》等重要作品,反响极好。2016年是他红军题材创作的又一个丰收年,出版了《陌生地带》《非常地图》《红戏》《一个人的长征》等四部长篇小说。张品成的作品源于作者对红军题材的多年积累与思考,视角独特,克服了当前红军题材作品细节不够真实、人物概念化、故事模式化等通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袁劲梅的《疯狂的榛子》对中美空军混合联队“飞虎队”抗战史实的书写,夏长阳的长篇小说《奔腾的河流》对红军初创时期的艰难与成长历程的叙述,洪放的中篇小说《失踪者》对长征前后红军经历的挫折与历史教训的追溯都格外引人注目。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军事题材作品也已经成为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铁血网推荐军事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军旅长歌》(作者龙红桂,笔名烨夫)入围“北京市2016年向读者推荐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这也是继《白狼》《世代枪王》被列为2015年推优作品以来,铁血网推荐的优秀军事文学作品再次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与韩剧、日本动漫并列的亚洲三大文化产品之一,对于它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小觑。同样,对于网络军旅文学创作者这支潜在的创作队伍也不应该忽视。

责任编辑/刘稀元

猜你喜欢

军旅题材长征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本期主题:军旅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智珠二则
智珠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