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迁移”策略

2017-06-10王雪丽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7期
关键词:迁移应用教学

王雪丽

摘 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巧用迁移规律,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重视课堂练习设计和运用比较方法等,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最终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迁移规律;教学;应用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凡是这种影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称为学习的正迁移;反之这种影响起到抑制或消极的干扰作用,就称为学习的负迁移。我们希望在学习中形成正迁移,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初中社会学业考试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生活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这些要求体现在试卷上给人一个直观感觉,那就是试题源于教材,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所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希望学生能回归教材。回归教材能有效解决考试中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巧用迁移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复习效率。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以下方法:

一、构建知识结构,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迁移意识

依靠教材梳理主干知识,巩固基本知识。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教师应把指导学法纳入课堂教学结构之中,深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做到:示范引导,授之以学法;依据教材,展示学法;总结规律,揭示学法;设计练习,体现学法;区别情况,指导学法。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习迁移,而且要使学生能自发地运用迁移规律来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现阶段实施的开卷考试形式使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忽视对主干知识的记忆,其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将严重影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尽管我们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这需要我们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构建具有清晰性和概括性的认知结构。这也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性,讲清各个知识点,从一个知识点发散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并能根据知识网络随时唤醒相关知识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正迁移。

例如,在复习“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时,因为教材的编排是“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影响),“不断变化的人口”,“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内容比较散,在复习时就可以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就中国人口的现状、影响、对策展开归纳,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资源问题的知识结構的构建,再独立完成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构建。这样,同学们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就不容易混淆,而且还学会了用同一类方法来学习不同知识,并能展开主动的探索活动,促进学生主动迁移,以达到从已知到未知的目的。又如,教师让学生学会评价秦始皇,对秦始皇的功与过(即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利用图表形成知识结构,再要求学生运用评价秦始皇的方法去评价汉武帝、唐太宗等历史人物,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再如,在讲述“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可能影响”时,同学们一起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低洼地区被淹(海水入侵)——影响人类生产与生活。我参考相关资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因果推导表”法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话题,制作一张“因果推导表”。这其实需要学生形成一张小范围的知识结构网,有的同学答案为:清政府的专制腐败——近代中国的落后——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的同学答案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积极、主动、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在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只有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在答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招之即来,不至于做答案时东拉西扯。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习迁移

利用学习的迁移进行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去认识新的知识网络,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迁移奠定基础。在教学中,从复习旧知识,过渡到学习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所以,在讲授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迁移寻找准确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内容之间架起桥梁,以降低衔接的难度,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例如,在“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新课导入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什么?②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什么?③请同学们谈谈看到、听到、观察到的世界不安定现象。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平与和平问题,树立“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的观点。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落后、贫困、危机、债务仍困扰着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引出发展也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已知知识出发,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利用迁移规律来学习新知识。

三、重视课堂练习设计,注意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

有效学习,主要依赖于学生对学习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情境创设可能会采用最新的材料、图表,但考试最终仍然会落到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练习,是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些心理学家把知识的应用看作是知识的再迁移。例如,曾经有一则有关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材料,要求学生从科技变革和政府角度分析唐朝农业发达的原因。这就要求学生运用书本的史料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筛选、运用和迁移能力。又如,在讲完发展问题之后,结合索马里海盗事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你从发展问题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一海域为何会经常出现海盗抢劫现象?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发展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根本原因及其他现实原因,再结合具体材料确定答案。这就需要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学习的迁移。再如,习题评讲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了各种题型的审题和解题的方法,学生就能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运用各种题型的审题、解题方法去正确地审题和解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举一反三就是学习的迁移,也是一个挖掘自己学习潜能的过程。

四、运用比较方法提高学生辨别能力,促进学习迁移

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有意识的比较,有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降低知识的负迁移。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许多相近的概念虽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它们之间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盘点,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比较方法的应用,在对比过程中,如果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的状态,形成有意注意,那么就会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例如,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省与省区,图例与注记,山脊与山谷,地形与地形区,法国、英国及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等都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学生完成知识间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有时也可以有意选编一些容易使学生做错的题目,从而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果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巧妙地利用迁移规律,不仅能缩短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时间,而且还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

猜你喜欢

迁移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