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2017-06-09吴淑娥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提高高中物理

吴淑娥

【摘 要】习题教学是实现高中物理三维目标的有效手段,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巩固、熟练、活化基础知识,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也可以从中反馈出教学效果。但习题众多与学生有限的精力构成的矛盾迫使我们要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选编的习题少而精,而且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呢?本文结合实例,对这个问题做了几点经验总结。

【关键词】提高;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环境下的物理课,习题教学是不可或缺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习题教学的关键在于习题的分析,习题分析要注意语言应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灵活性,体现出“文句清新活泼、内容生动幽默、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在探求物理奥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轻松建立立体化模型,经历快乐的情绪体验,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力量,从而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1错题焕新生,例题催新题

从知识的角度出发,举例要有针对性,即题目的深浅程度要针对课程标准、新教材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题目能针对学生在解答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例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习题课时,选择了一道纠错题:

例:一长为L的细线固定在O点,点O离地的高度大于L,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线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00,如图所示,求:小球由静止释放后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

有一同学做法如下:小球沿圆弧AC运动到C 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取小球在最低点C时的重力势能为零,则有:mgL(1+sin300)=mvc2/2

请问: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

这道纠错题,作为课本例题的引申和拓展,对于深化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防止和克服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很有益处。同时,正因为该例题是课本例题的延伸,因而它又蕴涵着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对于一道题,不能做完了就万事大吉,浅尝辄止,还可以进一步将它的条件进行变换,或重新组合,得到更高层次的新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做一题有一题的收获,做一题以通一类。

学生纠错这种形式,能使师生始终保持信息畅通的双向传递,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机会,强化了他们的期望意识,具有鼓动他们互相竞争,互相评价、互相启迪、促进合作的教育功能,活跃了课堂的研究气氛。在纠错的过程中,渗透了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教育,使学生懂得,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不但要善于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还要善于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因此,这也成为上海高考的王牌题型。

2多媒体辅助,再现物理情境

在习题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物理情境的探索、思考和构建更有效,教师的引导应与设置的物理情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受生活阅历的限制,某些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只是在头脑中存有粗浅的认识,情境不够完整,细节不够丰富,而自然界的现象,很多不可能直接在物理课堂上原样展示。应用多媒体手段,可以生动、丰富地虚拟情境,可以用计算机来展示静态的文字、画面,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等来发现问题。坚持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整体性、有序性和深刻性,进而强化实践意识,提高“情景”与“物理条件”的转化能力。

比如,鲁教版《物理②》《平抛运动》后有一道飞机扔炸弹的习题,学生对于炸弹的运动轨迹很不好理解,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则可集飞机的飞行过程和炸弹的运动过程于一屏幕,再配上飞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既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又可使教师费时费力讲不清楚的问题只通过一个动画设计就轻松完成,学生从动画展示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结合实验,动脑动手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设计、选取习题时,应多选用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的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这些习题所依托的物理情景如能在课堂上设计再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动脑动手,观察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拓性思维,养成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的科学素养。

例:如图,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

C、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

D、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

教学中我结合鲁教版《物理①》相关内容,做了如下处理:

实验演示1:手持一未开口的灌满水的饮料瓶,在饮料瓶的下方戳一小孔,让瓶中的水漏出 (发现只有少量水自孔中喷出,然后水就不再流出)

实验演示2:在瓶的上方再戳一个孔(发现水能持续地喷出)

实验演示3:放手让瓶自由下落(发现水不会漏出来)

思考后演示实验4:竖直上抛饮料瓶(发现瓶子出手前水快速喷出,出手后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水都不再流出)

总结归纳(略)

课后思考:结合该问题对一次性输液管在输液时药液能连续滴出的现象作简要说明。

以上的习题教学,在演示实验的引导下,由浅入深,悬念重生,同学們“带着兴趣,带着悬念,带着思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在同学们的全程参与互动中,使“要我学”的外压力变成“我要学”的内动力,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从而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好学、会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

总之,以上三种途径,改变了以往教师“口头灌”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就题论题”的传统教法,更突出了教师的引导功能和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内容的有效性去设计习题,从教学的有效性去选择习题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拓著.《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2]肖优优著.《定性实验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浙江温州中学.

[3]傅永义著.《物理教学探讨》2004年10月《新课程下物理习题教学策略初探》.

[4]冯建丽,陶成龙合著.《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5年2月《浅谈物理习题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

[5]朱红兵著.《物理教学》 2003第7期《“平抛运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提高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