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策略
2017-06-09李慧
李慧
【摘 要】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框架含有的必要成分,不论是监督还是管理上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内部审计如果被判定无效,那么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整个内部控制评价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本文对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内部审计进行提供更好的改善策略,从而不断满足企业风险管理以及服务对象不断升级的需求。
【关键词】内部审计;有效性;策略
在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并且它作为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一定的缺陷,那么其内部控制评价的现实意义也就不大,这就需要对内部审计的进行研究,并且为提高其有效性提出有效地策略。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希望为同行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1.内部审计有效性涵义
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的概念在很久之前就被提出来,其主要的涵义就是内部审计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达到其所规划目标的程度,因此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就把前者解释为“用来提高价值以及改善经营模式的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进行内部审计时,最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以此来实现企业良好发展的态势。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主要就是按照相应的准则,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以及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评价,并且根据审计对象的真实状况来判定其有效性,比如考察其经营和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与否。如果内部审计被认为是无效的,那么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和管理层有部分联系;审计范围受限,不能全面覆盖业务经营活动或者相关单位;缺乏有效的技术以及人才、资金的支持;审计工作仅限于交易活动层面。
2.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意义
内部审计是管理企业的重要基石,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前者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侧面来了解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意义。如果内部审计被认为是无效的,那么将会导致管理层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缺乏说服力,根据目前相关事例进行总结,可能会产生以下现象: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并且使相关人员收益受损,因为内部审计存在缺陷,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公司的评级下降。因为内部审计导致的评级下降,不仅会使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上升,还会使其不能使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融资,在很大程度上会面临一定的违约风险,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严重的影响。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对于前者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1.内部审计有效性需要被提高的原因
(1)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自从前些年,一些企业发生了丑闻,以及一些经营失败的典型案例,如世通,不仅是企业及相关员工,就连投资者也受到了牵连,在经济利益相关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也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发生频率过高,使得人们慢慢认识了风险管理的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既是对风险管理的确认者,也具有对其再管理的作用。如果内部审计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就会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对其评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內部审计服务对象的需求
由于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使得很多企业的经营风险变得更大,并且其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对其期望也由传统的内部审计逐渐延伸到风险管理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在内,内部审计都应该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应对其发展过程存在的变化,参加企业的发展战略,成为其价值链上的重要部分,从而更好地满足其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的需求。
2.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1)在企业管理中有效实现其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风险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其管理水平也已经成为相关机构对公司进行评级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就需要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内部审计不仅是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的必不可少的成分,也是公司风险管理中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道防线。这就需要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使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中达到有效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得公司的风险管理质量提高,从而满足《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要求。
(2)改进内部审计的职能
有效的内部审计就是为了满足审计委员会、管理阶层以监管机构等诸多服务对象而存在的,但是就目前有效性现状来看,还不是非常的令人满意,在审计过程中还有一些缺陷需要去改进。因此就需要把内部审计职能进行适当改进,以此来减少服务对象对其服务效果的期望差距。在满足内部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增值作用,更好地帮助公司制定一系列的战略目标,以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建立矩阵式内部控制机制的设想[J]. 张晓杰. 审计研究. 2010(03).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内审机构报告关系的探讨[J]. 李明辉.审计研究. 2009(01).
[3]基于价值导向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理论、模型及应用[J].闫学文,刘澄,韩锟,卢薏,胡浩,刘祥东. 审计研究. 2013(01).
[4]内部审计水平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王守海,郑伟,张彦国. 审计研究.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