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企改制背景下报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17-06-09邓丽平

中国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出版发行财务管理

邓丽平

【摘 要】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政策,意味着正式拉开了以出版发行行业先行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大幕。按照有关要求,转企改制工作已完成的报刊出版发行等单位均应按照公司制要求,尽快完善国资委有关产权登记手续,以及企业法人制的框架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制度、财务制度、内控制度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出版发行行业如何在转轨后增强单位的综合实力,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法及手段与企业化财务管理对比,对完善事业转企业的会计核算建设、规范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出了改革思路,并以举例方式,对如何加强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从而推动报业企业财务管理更加有序和完善。同時,阐明了只有不断提升报业财务人员管理水平,才能逐步步入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正规,实施个性化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健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加强财务人员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分析,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规范预算管理,实行部门预算汇总集中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报业企业;出版发行;转企改制;财务管理

新闻报业出版业通常情况属事业单位,由政府创办,依据政府有关规划运作,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创造社会效益是关键。而且收入来源绝大多数为财政拨款,致使报业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和相应的控制措施。转企改制以后,所有的收入来源都要与财政脱钩,实行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措施,这对于一直深受政府“保护”的报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

一、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改制后的报业面临着诸多随改制应运而生的难题,财政税收政策、新闻出版发行行业政策、原有职工的再分配、内退职工的安置、脱离事业单位后的职工社保问题、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有房屋土地资产的单位的土地处置等等诸多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的问题。财务收支由完全按财政预算数下拨资金按预算额度支出资金到企业自收自支,也就由过去的以核算及控制预算支出数为主转变为能够掌控企业运营的全方位预测,提供决策分析,控制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等。财务管理如只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最终很可能导致报业企业无法继续发展,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

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包括资金的运作,如资金的筹集、投入、支配等,还应包括本企业与外部各个个体如:与债权债务人、与投资人和被投资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以及企业本身上下级单位之间、企业和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等等。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每年年底的预算编制、资金收支管理以及成本的控制等工作,在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对报纸的采编印刷成本控制是关键。因此,报业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预算管理编制;有利于资金的收支管控;有利于各项成本控制。

二、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财务人员专业水平难以满足会计核算要求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其财务制度也相应的由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转变为企业财务制度,而两者间的重大差别使得财务核算工作无论从会计科目还核算方法等都需要有较大变化。例如:事业单位核算固定资产,需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账户。固定基金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由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所以无需计提折旧。这样就使得成本核算起来不够准确,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经济状况。而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磨损,要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去。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对预算资金的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以收入实现制为基础,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诸如此类由两种体制下所应用的财务制度不同而产生的会计核算的差异需要有专门的从事企业会计工作的人员来完成。而财务人员常年从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会计核算要求知之甚少,使得现有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能满足转企改制后的报业企业财务核算要求。

2.财务报表、分析难以反映真实现状

报业单位原以事业单位核算基础编制报表,并且只针对预算的收入支出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与企业单位按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相比,可用性相对单一,没有真正反映出资金的合理使用情况及其创造的价值,这与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制有直接关系。事业单位强调预算管理,预、决算报表数据要求一致,偏差率不能高于限额。因此,财务管理中只能注重预、决算数据一致性,而忽视企业所应有的成本费用的核算对比分析,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没有数据支撑,使单位缺乏竞争力。

3.预算管理缺乏全面有效控制机制

报业行业原有财务管理体系中缺乏资金的统筹计划性,虽已编制年度预算,但在资金实际使用支付过程中,简单粗糙,一般情况下都是只要有相关领导签证,票据齐全就可以来实报实销,财务人员没有做到对各项资金在使用前的预测规划,即没有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按月做出分析报告,季度终了没有按照预算的执行情况设置调整预算制度流程。在使用中不能认真履行预算控制环节的责任,而只是充当着执行员的角色,并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

4.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工作薄弱

一方面,转制前报业单位为事业编制,同时以企业方式进行着市场化运作,这种情况下,转制后报业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缺乏全面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脱离了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管理模式后,并没有完全摆脱掉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时对其从事经营活动的风险识别、风险规避等能力的缺乏,以及对风险控制意识的加强,因而在构建新的财务管理体系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风险管控机制的缺失。

另一方面,2014年我国正式实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在此之前没有统一的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即使有内控制度也没有考虑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而是统一的照搬照抄,并没有起到真正有效的控制监督作用,对于内控中的内审环节更是不曾涉及,这些都会给转企改制后的报业单位留下财务管理的隐患。

三、转企改制后的报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

转企改制后的报业企业不仅仅是单位性质发生了变化,最为关键的是财务管理理念也应随之改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人员应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1.加强企业化财务核算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转企改制前,报业单位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财务核算,其中的成本费用核算、资产核算以及权益核算都与企业存在着很大区别。转企后,财务核算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重新建立会计科目,例如对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等等。

财务各个岗位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还不够,还应该努力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人才的财务队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人员需要由专门的培训机构来对其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不仅局限于企业财务核算方面,还应让财务人员掌握全面的生产经营方面知识,与财务工作相结合,从而能够从财务角度提供全面的经营指导建议,提供财务分析,监控资金使用,成为一转多用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2.定期上报财务分析报告,加强企业资金活动监管

转企改制后的报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加强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监督,通过对上级领导提供数据分析报告来监控资金的使用去向及使用效率。企业财务分析报表可分为按自身情况或上层领导要求自行编制的,也可借鉴通用报表即有上级单位指定报表,或两者兼做。无论那种形式的财务分析报表,都应该提现出一定时期的企业经营状况,收入完成情况,成本费用支出等的各项指标的分析数据。以下就其中的报表分析方法举例加以说明。

(1)比重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被普遍采用。可针对报业行业报表中刊登广告的客户群体的行业结构构成以及针对刊物发行量的区域分布的比重进行分析,也可针对财务报表中各项科目采用环比或同比计算出数据加以分析。

(2)收支結构分析法

顾名思义,此方法是将利润表中收入支出项按其组成结构重新细化后按收入元素分配组成,按支出费用类科目元素分配组成,经过拆分对比后形成分析数据。比如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及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作为收支结构表中总收入的组成部分,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等作为收支结构表中总成本的组成部分,收支差额与利润表中利润额完全一致。经过拆分对比后,可分析出此消彼长的收入成本费用对利润的影响。

(3)本量利分析法

财务管理中运用本量利的分析方法,可以对报纸的发行量进行盈亏分析。举例:报社某年日均发行报纸量7万份,报价0.8元/份,全年有关成本数据见附表。

报业企业发行成本中变动成本部分为纸张、印刷和发行费用,固定成本部分为管理费用和采编费用。如图可见单位变动成本为0.46元,用量本利分析法可分析出保本销量为8.73万份,在报纸销量达到此数量时即可保证盈亏平衡。但这并不意味报社发行量低于此就没有收益。如果再用本量利方法中边际贡献来计算,当每份报纸的边际贡献为0.37元时,即为正数时就可用收益来弥补固定成本,不会出现亏损放大情况。也就是说当边际贡献大于零时,发行量越大,边际贡献总金额越大,对报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越有利。

3.注重预算编制,构建良好的财务管理模式

报业单位原预算为上报财政,即在第四季度开始编报本单位预算建议数,上报到财政审核,财政部审核后下达控制数,即为一上一下;单位收到财政下达的控制数后编报预算上报,财政部审核合格后下达预算批复,单位按预算数完成全年的收入及经费支出。转企改制后报业单位应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编制年度预算,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再到逐级汇总的过程编制,并需结合本企业战略规划目标,客观准确的进行编制,任何部门、环节都不能疏忽,否则影响数据的真实准确。需要考虑的内外部因素:(1)有收入的来源能力因素,资金的筹集运转因素和员工的执行情况等,(2)外部因素是整体报业行业的市场变化、国家对报业行业的政策变化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营销策划等。(3)报业的预算编制主要由销量定产量,销量预算提供现金的流入量,产出量决定现金的流出量,资金的筹措和运转机制就形成了预算的编制基础。因此,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和水平是保障预算能否顺利执行的基础。

预算在经过审议通过后下达到各个执行岗位,各部门在执行前应将指标细化分解到人,横向纵向落实的各部门各岗位,形成预算执行的责任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如出现预算数与实际完成数据有差异的,应采用不同分析方法,按照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方法等等,从各项量化指标中分析出差异的原因,现实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以便对今后的预算编制和企业的经营策略做调整。

4.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转企改制后的报业企业的内控管理也是财务管理建设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行内部控制制度意义重大,既是适应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又是企业提升自身经营发展水平的要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内部控制是为企业经营的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障的过程。

制定内控制度还必须结合报业企业的经营规模、管理特点和水平等,研究和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特点的、在某些方面是独有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1)内部控制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2)在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是内控制度的五大要素之一,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始终会伴随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如何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风险,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者避免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必要所在。

内部监督也是保证内控制度实施的前提。不仅要对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监督,还应该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行、效果进行监督,也就是建立内审机制,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规避潜在风险,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转企改制为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转企改制后非时政类报刊可以真正成为企业,按照现代公司法的要求,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对于改制后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与企业自身行业特点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独立个性化的财务管理构架,并尽快深入细化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工作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支柱,为转企改制后的报业企业尽快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

参考文献:

[1]孟劲松.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资产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5(03) .

[2]李晶.报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0(12).

[3]易金翠,潘波宏.公司治理创新与财务管理改革 [J].会计之友.2014(04).

猜你喜欢

出版发行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В КИТАЕ ВЫПУЩЕНА КНИГА О ПРОФИЛАКТИКЕ ПНЕВМОНИИ, ВЫЗВАННОЙ КОРОНАВИРУСОМ НОВОГО ТИПА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出版发行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浅议图书营销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与发展
近代商务印书馆英语教材出版发行回顾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
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发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