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理论指导下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分析

2017-06-09韩维

科技资讯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英语教材大学英语

韩维

摘 要:ESP教學理论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习者的需求之上。因此要开展体育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探讨,必须通过ESP理论对相关问题的梳理和分析,从而对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提高和改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文笔者即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就ESP理论指导下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展开分析。

关键词:ESP理论 体育院校 大学英语 英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TB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92-02

自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后,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也得到了稳步发展,而要想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长久稳步发展,还必须要培养大量的拥有较强外语交流能力的体育人才。这就要求体育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体育相关的知识。然而多年来,各类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在基础语言技能类课程中多选用全国统编教材。这些教材选材精当、设计合理,对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专业特色相结合。因此,就必须启动并促进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发展进程,以此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1 教材设计指导原则

ESP理论自1969年第一次被提出以来,经历了逐步的完善和发展。Strevens 在之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ESP的目标、内容、重点进行了总结:(1)教学目标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要求;(2)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3)教学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1]。因此,体育院校大学英语的教材,应在整体结构的安排,课文的内容和主题,以及课后任务的设计等方面,融入体育因素,同时兼顾该院校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就业需求。

1.1 整体结构的安排

目前体育院校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一般以话题为单元,开展教学活动;以课文为核心,进行语法及句型练习。各个单元的话题涵盖面广,与时俱进,同时意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各个单元均为孤立的话题,单元话题间相关性较差;一些话题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与学生专业特点及就业需求相差较大,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考虑到体育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认知水平,同时兼顾提高学生认同感和学习热情,可以保存话题单元的基本结构,加入几个不同国籍,不同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运动员为主线人物,以这些大学生运动员的经历及专业展开各个话题。从运动员出国比赛的物品准备、签证问题、机场用语、住宿、及饮食,到基本运动训练、购物、娱乐,同时融入常见体育项目中的习惯用语和高频词汇。

1.2 课文选材

课文的选材内容应以大纲中的单元话题为中心,与系统性的语法相结合,以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辅助以实用性强的听力口语知识。

很多体育类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起点较低,对于国家推荐教材中的语法知识接受较困难,因此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应结合该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考级,考研及工作的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合理安排语法知识的结构,适当降低语法难度。

从语言角度考量,课文的语言应当符合真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2]。因此课文的语言应保持英语母语国家的习惯性用法,同时有机地融入各类体育知识,如:体育运动竞赛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体育机构组织的简单介绍,赛事规则及流程,国内和国际优秀运动员等。但应避免受到学生词汇量的限制,人造一些不真实的语言。

1.3 任务及练习题的设计

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该校实际情况,对三个要求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以及词汇量的具体要求与指标作适当的调整,但要特别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3]。考虑到体育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倾向,听力及口语能力是他们急需提高的。因此,在教材的任务及练习题的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中,在正式课文学习之前一般应包含一些“准备活动”或“热身活动”,介绍话题,激活相关语言知识备用[4]。教师应在几个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当启发并引导学生对于导入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个人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材的多样性原则

2.1 根据不同的专业

ESP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开设的英语课[5]。正是因为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所以其更注重的是实际上的应用。因此,各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取消统一采用公共英语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将其专业需求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如,体育院校就应该将体育项目中的习惯用语和高频词汇融入到英语教材之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们使用英语获得信息与交流的能力,进而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

ESP教材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标与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必须要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以及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目标设计计划,确保其所培养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也就是说要综合培养学生们在体育专业上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切忌不可偏废。而要想达到此点要求就要进一步丰富教材形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纸质教材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的利用教学光盘、录音带、视频、图片等形式辅助进行教学,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富有生气。此外,还可以工作流程为基本导向,编写体育院校专门的英语实训教材内容,并通过英语实训教材的学习与讲解,将完整的英语体育项目流程引入到课堂之中,进而构建一个真实的英语体育交流环境,并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将所学到的英语新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衔接,使学生们能够在每一节实训课之中都做到学以致用,从而给学习者们提供充分的实践经验,去学习到英语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3 结语

随着体育竞赛的国际竞争性增强,体育产品与服务更加面向国际市场,体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国际化产业。也正因如此,要想进一步保证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稳步发展,那么势必要求拥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的体育人才,同时还能够拥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但长久以来,体育院校的教材问题始终是影响英语专业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基础阶段语言技能类课程教材的问题尤为突出。所以,对原有教材进行改革与创新,在ESP理论指导下科学的编写教材,以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发展对象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工作上深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1-5.

[2 Seaton,Brain.A Handbook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erms and Practice[M].London and Basingstok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Mc Donough,Jo.,Shaw,Christopher.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 A Teachers Gudie[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08-110.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英语教材大学英语
体育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Coursebook Evaluation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Textbook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