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技校数控专业教学探究
2017-06-09王淑芳
王淑芳
技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保障学生毕业能够适应市场与岗位需求变化,专业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熟练技能为辅助,围绕岗位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一、结合数控专业实际选用校本教材,体现职业特性
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优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数控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上,要以学生发展前景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立足点,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加入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独具创意,思维活跃,知识广泛,以适应人才就业需求。换言之,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结合数控技术操作的特殊性,突出数控专业特色,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对于数学的学习,应以夯实数学基础为目标,无须过度深入研究;对于机械制图的学习,应以了解并掌握读图技巧为重点,以满足今后数控岗位的职务要求;对于计算机绘图的学习,应重点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求学生尽可能考取中高级绘图员资格证书;对于机械制造基础的学习,则要围绕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工艺等几个重点方面;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夹具工艺、夹具基础知识的学习,应将设备、工装和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教学体系;而对于生产实习及课程设计的学习,则要联合对口企业共同开展,以现场工艺编制和工装设计为主,由教师与企业技术员协同评判。除上述外,还应展开数控加工编程实训,要求学生尽可能考取国家数控操作工艺员中级证书。
二、端正教育思想,重视对数控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
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技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控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实践能力培训。例如,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教师,再由教师带动学生的培养。其中,对于技校现有数控专业教师能力的提升,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形式,派驻教师到岗实操,可以增加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避免教学时教师泛泛空谈;又或是引入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员工到校担任客席讲师,聘用成熟的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解数控岗位实际生产知识。再者,确立学科组管理责任机制,在充分开展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确立学科组教学的具体目标,让全体教师基于这一共同目标生成“命运共同体”式的责任意识,将总体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管理细节当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确立学科组的工作规范,形成学科教学例会制度和工作例会制度,组织数控专业教师定期开展分析研讨、学情摸底以及学生学习质量分析的研讨会议,充分利用教师的整体力量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深度剖析,及时解决,以不断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促其不断提升自我,进而强化教师队伍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改革,增加实训学习的机会
校企合作模式是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对此,技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将就业作为教学导向,让学生走入企业,实现毕业、就业、工作的零距离对接。这就要求数控教学应进一步将重点定位在数控岗位实训环节,以实际岗位需求和市场就业形势为导向,与企业共同建立生产实训基地。利用校企合作基地,鼓励数控教师与数控专业技工共同学习,共同负责学生的实训教学,从而让参加实地、实岗训练的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实战”学习,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同时亦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及维护维修能力。
四、小结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无论怎样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点仍然围绕在技能方面。因此,技校数控专业教学必须兼顾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實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既要让学生走上岗位前积累一定的操作经验,也要让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两者长期合作的可能性,以保障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本文以数控专业为例,围绕数控专业实际选用校本教材、重视对数控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改革三个方面综合探讨了提高数控专业教学效果的具体思路,以期能够为提高技校数控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满足数控行业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单位: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