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
2017-06-09周静
周静
【摘要】 目的:探讨神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的患者76例,按照数字均分原则将所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试验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氧代谢率、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脑氧代谢率、颅内压及治疗过程中压疮、脑水肿、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温度突然降低导致的心律失常、压疮、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超低温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超低温治疗; 人性化护理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79-02
超低温治疗是针对脑出血、脑缺氧和脑缺血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通过体表降温、体腔降温、血液降温等物理降温方式,以及血管内灌注降温和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方式将患者体温降至可控水平,从而控制患者颅内压,降低脑代谢率和脑水肿发生率。超低温治疗在降低患者大脑新陈代谢和器官能量消化的同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的现象,增加呼吸道感染、压疮的发生率[1-2]。本次试验通过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的患者76例,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氧代谢率、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神外科手术的超低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的患者76例,各38例。试验组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38~73岁,平均(53.7±2.9)岁,其中有16例患者为脑出血,有12例患者为脑卒中,有10例患者为脑梗死。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4例,年龄36~75岁,平均(54.1±2.6)岁,其中有15例患者为脑出血,有12例患者为脑卒中,有11例患者为脑梗死。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76例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超低溫治疗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年龄36~78岁,平均(53.6±2.7)岁。排除标准:(1)排除处于昏迷状态脑电无活动的患者[3]。(2)排除有认知障碍的患者。(3)排除脑出血、脑梗死、脑中风、脑缺氧等终末期患者。(4)排除活动期出血患者。(5)排除患有白血病、败血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上签字,活动受限的患者由直系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协议。
1.2 方法
1.2.1 神经外科超低温治疗 本次试验中采用对神经外科患者身下平铺降温毯、冰袋、穿戴冰帽者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同时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情况适量给予冬眠合剂。
1.2.2 对照组 护理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点。(1)日常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等护理的过程中,应动作娴熟,定期检查患者静脉通道、导尿管的畅通情况,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吸氧管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2)皮肤护理。超低温会导致患者血管收缩,降低血管末梢循环能力,增大压疮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嘱陪床人员定期对患者躯体肌肤进行清洁,保持全身皮肤的干燥、洁净,并对患者背部、骶尾部、足部用海绵垫进行保护。(3)落实责任制。神外超低温治疗患者,在超低温治疗早期由于钠钾离子代谢出现障碍,可诱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情况,护理人员每30 min对患者生命体征检测一次。
1.2.3 试验组 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环境要求。控制病房相对湿度,保证病房湿度在55%~60%,控制病房人员流动,医护人员、家属及相应陪床人员进入病房需穿戴隔离衣、戴口罩,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洗手。每日对病房进行30 min紫外线消毒,并用含氯消毒液对病房地面、桌椅等进行消毒。(2)口腔护理。神外超低温治疗的患者在早期多进行鼻饲和静脉全营养治疗,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静脉全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单位时间滴注量的多少,并嘱患者每日清洁口腔。(3)临床监护。对于超低温治疗时的患者,每隔半小时对患者体温、血压测量1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在进行常规检测时注重对患者意识、瞳孔等能有效反映颅内压变化的体征进行观察。患者床旁放置心电监护仪,对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监测。(4)复温的护理。护理人员应把握复温速度,保证患者体温每4 h升高1 ℃,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防止患者由于复温过快出现反跳性高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氧代谢率、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氧代谢率、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氧代谢率、颅内压的变化情况,试验组治疗后脑氧代谢率、颅内压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个体体温每降低1 ℃,心输出量会相应减少5%,而脑代谢率会降低6%~10%,可有效调节患者脑血流量,减少大脑中兴奋递质的释放,从而减少脑出血、脑梗死患者神经元坏死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脑梗死的面积,对脑神经细胞信息传递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5-6]。但是超低温治疗在降低患者个体葡萄糖、氧代谢率的同时,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容量减少、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症状,因此神外科超低温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每30分钟对患者心率、血压、体温等进行1次检测,保证患者平均动脉压(MAP)>80 mm Hg,颅内压在<20 mm Hg。若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应立刻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面罩吸氧或持续机械通气[7-8]。若临床检查发现肺部有干湿啰音,应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和吸痰治疗,反之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和坠积性肺炎[9]。临床上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灌注,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另一方面应减少由于高血压、心动过缓等原因而使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神外超低温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一方面能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方面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测,针对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及时的用药治疗,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10]。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为上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对神外超低温治疗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温度突然降低导致的心律失常、压疮、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超低温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黎黎.超低温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245-246.
[2]刘义容,封大连,徐義兰,等.护理干预在全身压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12):455.
[3]周荣.早期护理干预对降温毯超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32(11):1722-1723.
[4]赵忠华,孙佰珍,李晓静,等.护理干预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209-210.
[5] Ndongson-Dongmo B,Ping G,Mece O,et al.Low ambient temperature induces increased mortality,cardiac ANS dysregulation and heart dysfunction in endotoxemic mice[J].Infection,2015,43(Suppl.1):515.
[6]黄红珊.综合护理干预对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2(1):307.
[7]苏艳秀,文艺燕,郑晓薇,等.保温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低温和寒颤的影响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129-130.
[8]冯玲玲.护理干预在全身超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26):46.
[9]韩秀红,李鑫,夏莉萍,等.护理干预在全身超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8(15):244-247.
[10] Derez Tine,Pennock Gill,Drury Martyn,et al.Low-temperature intracrystalline deformation microstructures in quartz[J].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2015,71(Feb.):3-23.
(收稿日期: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