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奖评定方法初探

2017-06-09杜美萍

科教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

杜美萍

摘 要 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育人。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及下属二级学院——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师教学质量奖评定方法。

关键词 教学质量奖 评定方法 教学管理

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课堂教学质量等级评定的合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有利于引导高职教师为学生投入更多的教育情感,投入更多的爱,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概况

2013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苏州市职业大学出台了《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办法》,实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采用综合评价的形式,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督学评教(含校、学院领导,校、学院督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

各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初评比例为:推荐为“优”的教师不超过30%;提交学校教学质量评议委员会考虑是否应评“差”的教师不超过5%;其余教师可分别确定为“良”或“中”。

在课堂教学质量被定为“优”的教师中,对表现特别突出者给予教学质量奖,其比例不超过评“优”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获教学质量奖的教师应完成本学年学校考核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成绩显著者;参加教学竞赛(含指导学生竞赛)成绩突出者优先。

2 学院执行中的困难

一年一度的教学质量等级评定与教学质量奖的评定,经过四年时间执行下来,二级学院深感压力越来越大,暴露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

2.1 教学质量奖名额太少

笔者所在的管理学院,专兼职教师共57人,按照学校规定的评价方法,推荐为“优”的教师不超过17人,获教学质量奖的教师不超过5人。尤其是教学质量奖,因为名额太少,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实质是奖励课堂教学评价中评教分数位于最前面的,根本不能兼顾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成绩显著者,因而不能有效鼓励更多的教师投身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2.2 学校给定的评价方式可操作性不强

根据学校下发的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办法的通知精神,学院根据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督学评教、平时听课,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座谈会记录、平时的教学巡查等综合情况,推荐本学年度课堂教学质量为“优”的教师人選和教学质量奖励人选等。特别对于教学质量奖励人员,通知还要求应充分考虑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中成绩显著者,以及参加教学竞赛(含指导学生竞赛)成绩突出者。根据学校统一的考评方式,涵盖内容较多,但可操作性不强。学院根据学校的原则意见,由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奖励人选,报学校教学质量评议委员会审议确定。当学院教师对学院评议结果提出质疑时,学院层面不能拿出评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总是感觉管理工作不够到位,不能让授课教师心悦诚服,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一大缺憾。

2.3 教师对教学质量奖关注度越来越高

大学教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重名而轻利。学校对于教学质量等级评定为优秀的教师,也只不过发文在学校广而告之,并没有额外的奖励。对于获得教学质量奖的教师,也是象征性的给予额度很小的奖励。在几年之前,对于教学质量等级的评定,尤其是教学质量奖的评定,学院老师们关注度不是很高。所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在讨论教学质量等级评定时,主要依据是校教务处反馈的当年度教师课堂教学的评教分数。

近两年来,学校教师职称晋升、职称晋级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学质量等级评定结果直接影响教师职称晋升及晋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院教师对于教学质量等级及教学质量奖的评定结果越来越重视。

为此,学院负责人及分管教学领导压力倍增,亟需出台更细化的教学质量奖评定方案。

3 教学质量奖评定建议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学院层面制订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和教学质量奖评优的可操作的量化的实施方案,使评定结果更合理,也有助于鼓励教师更多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利于鼓励教师投身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笔者根据所在的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质量奖评定方法,具体见表1和表2。

附相关说明:

(1)教学质量等级为“优”的评定依据,原则上根据校教务处反馈的教师评教(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督学评教)的分数,根据优秀等级的名额按评教分数从高到低依次选取。

(2)在当年度有英语四六级监考、英语AB级监考迟到现象(以教务处备案下发信息为准),或存在类似违背教学常规的教师,当年度课堂教学质量等级不得定为“优”。

(3)为鼓励更多教师投身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在学校给定的校级教学质量奖的名额基础上,同比放大比例,评定学院教学质量奖(如学校给予学院教学质量奖的名额是5人,学院根据本评定方法,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评定校级教学质量奖5人,学院教学质量奖5人)。

(4)学校教学质量奖获得者必须是教学质量等级为“优”的教师,学院教学质量奖不受上述限制。

(5)校级教学质量奖:学校教学质量奖奖励金额为3000元,学院同比配套奖励3000元。学院教学质量奖获得者,学院奖励3000元。

(6)学院奖励金额在年终绩效分配时一次性兑现。

4 结束语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提出教师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及教学质量奖评定的合理化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使教师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及教学质量奖的评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使评优工作更公开、公平、公正,有利于营造学院的和谐氛围,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教师积极投身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投身于人才培养工作,必将对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萍等.建立学生成绩“分析—反馈”机制,提高教学管理精细化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15(2).

[3] 孙艳青.关于大学生评教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6):190-191.

[4] 李波林.浅议高等学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 132.

[5] 马秀麟,衷克定,刘立超.从大数据挖掘的视角分析学生评教的有效性[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78.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等五部门:规范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依托数字化与信息化构建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