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中国高校德育实效性提升探析

2017-06-09魏鹏飞

科教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效性

魏鹏飞

摘 要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德育理论中最具盛名的流派之一,他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学校德育模式要求在德育过程中符合大学生德育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创新方法、优化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中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高校德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28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WEI Pengfei

(School of Marxism,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Kolberg's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moral theory, his moral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mode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respect students' subjectivity, teaching, innovation method,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with strong the significance of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ina.

Key words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发展的过程。”①随着年龄的变化,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对于同一个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解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的区别。据此,科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包括前因循水平、因循水平、后因循水平三个水平和他律道德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社会契约或功利和个人权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等六个阶段。

1.2 科尔伯格学校德育的两种模式

(1)新苏格拉底模式。该模式得名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的教学原理,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这一模式要求教育者设置一个道德两难性环境,以道德两难问题使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从而令其积极思考以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可以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但是,如果一个群体缺乏民主和公正,学生会对道德两难问题产生伪善性的认知。因此,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只能间接地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基于这一原因,他把研究重点转移到道德行为上,创立了新柏拉图模式。

(2)新柏拉图模式。科尔伯格借鉴涂尔干和杜威的思想对新苏格拉底模式进行改造,充分发挥团体公正在个体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模式因为类似于柏拉图“理想国”的主张而被称为“新柏拉图模式”。该模式采用公正团体法,把学生置于一个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全体成员共同管理的集体中,在民主管理的道德氛围中,通过参与处理集体中的各种事务来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这一模式是对新苏格拉底模式的改进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公正团体法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充分发挥了学校和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因循水平向后因循水平过渡的阶段,道德思维水平已经从经验型思维上升到理论型思维,已经可以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然而,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既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的大学生,也有存在严重道德问题甚至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大学生道德问题知行不一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2)高校德育片面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差异。在我国高校中,德育的主要阵地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論课。课堂集体授课的形式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难以得到落实。受我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教学内容更多涉及到集体层面的内容,强调道德教育要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很少关注,这样就难以满足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个体需求。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高校德育工作难以收到实效。

(3)高校德育过分突出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地位相对较弱。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通过显性的德育课程和隐性的道德教育两种途径来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显性的课程教育普遍受到重视,而隐性德育明显不受关注。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得隐性的道德教育途径难以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得到落实。同时,家庭社会氛围、校园文化以及教师个人魅力等隐性道德教育的因素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4)我国部分大学生受“道德价值相对主义”的影响。道德相对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坚持道德的相对性、易变性,否定其绝对性,否认道德判断有一个普遍而永恒的标准,否认各种道德观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对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②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也日趋多元化。道德价值相对主义被一部分大学生所接受。这样就难以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3.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高校德育工作要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道德发展有其客观的内在规律性,道德教育不能凭教育者的主观愿望随意跳跃。③教育者在设置德育目标时,必须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要把握住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制订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实施方法,引导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在制订目标和要求时忽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的问题,导致德育的内容“假大空”,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德育目标符合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特征。

(2)高校德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科尔伯格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中非常重视从实践中开展研究,而这正是我国高校德育所欠缺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更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工作,而忽视了对道德认知成果的实践检验。脱离了生活的德育工作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道德冲突等问题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要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实践来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发展。不然,学生学到的就只能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无法使自身掌握的道德知识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相联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以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为主要任务。④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片面强调灌输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实现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开展和道德知识的有效内化,保证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3)高校德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大学生的个性化。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时,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者必须深入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所处的阶段。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在满足大多数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要针对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特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这是保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3.2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模式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1)创新德育方法,实现“灌输”与“认知发展”两种方法的互补。灌输的方法是我国高校德育的传统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是灌输的方法片面的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地位,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的内容。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目标性针对性相对较差。所以,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必须要创新德育的方法,将传统的灌输方法与道德认知发展方法相结合,以满足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需求。

(2)优化高校德育环境,重视隐性德育的作用。我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注意优化德育环境,充分发挥良好的环境在人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隐性德育是一种无意识道德的教育,它在不被学生察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提高。高校要重视隐性德育活动的价值,主动开发隐性德育的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展隐性德育还应注意构建一个立体的网络,包括校园文化设施、校规校纪、校训校歌、校风学风等一系列构成要素。通过这一网络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要比单纯的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为了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必须重视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善于在德育工作中使用这一方法。

(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为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提供人才保障。在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者必须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道德认知过程中的不足,解决他们在道德认知中面对的矛盾和冲突,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要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要求我国高校的德育老师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并内化,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注释

① 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8.

② 韩亚丹.促进道德认知发展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29.

③ 杨国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4(14):61.

④ 邹绍清.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借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78.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