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韩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子分析
2017-06-09彭广宇王林
彭广宇++王林
[摘要]
本文首先对中韩物流技术发展情况、物流技术特点和相关概念等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整理国内相关竞争力研究理论,制定出中韩两国科学有效的竞争力评价标准,并对中韩两国物流技术特点、管理水平以及设备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两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两国的物流实际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合作建议。
[关键词]
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7)0200560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大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加上电子商务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在新环境下,物流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1](114~115)这样不仅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式,而且还能增加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随着中韩两国交往程度日益加深,经济贸易交流活动更加频繁,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2](455~456)因此,本文主要对两国的物流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使国内企业更好地认识两国物流的竞争关系,这对提升国内物流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是很必要的。除此之外,本文将国家竞争理念和先进的物流理论融入其中,为两国的竞争以及合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中韩物流技术发展情况概述
(一)中韩物流技术概念
我国对于物流技术的定义是指对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工艺、设备、装置、方式以及自然科学理论等的统称。另外,中国现代化物流技术不仅包括物资运输、保管、搬运技术,同时还包括物流管理技术、物流信息化技术、物流电子扫描技术、物流跟踪技术等等。[3](110~111)
韩国物流技术主要包括货物包装、装卸、运输、信息管理等,同时,韩国在物流过程中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采用大量先进设备和相关技术软件,形成了运输、操作以及服务一体化的物流系统。此外,韩国规定了相关物流技术范围,简单来说是四个方面,主要包括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涉及到的领域、物流产品的组合以及相关的物流业务。[4](91~93)
通过上述对中韩物流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在物流技术的定义上存在差异,但基本概念以及对物流技术的分类标准却保持一致,都包括物流的基本技术及物流软技术。
(二)中韩两国物流技术发展状况
受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以及技术管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的物流行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国内物流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物流技术水平、信息化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近几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兴起,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加上各行业对物流技术的重视,使得物流行业逐渐呈现多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另外,为满足人们的需求,逐渐将物流先进理念和设备融入到物流行业中,实现了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我国开始建立自己独有的物流系统,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升了物流业务的处理效率,使国内的物流企业开始迈向正轨。
与中国相比,韩国物流技术受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影响更早,发展速度也相对较快。韩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重点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行快速响应、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物流技术,并且得到专业化的国际物流信息网络公司的支持,航运、海运也逐渐发展起来。同时,由于韩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較快,促进了韩国物流水平的飞速提高,现阶段物流货物运输车辆的定位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已经在韩国普遍使用。
(三)中韩物流技术竞争与合作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极大促进了两国的物流合作。其中,物流技术水平的提升、基础设施的构建、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中韩两国在不断竞争与合作的形式下逐渐进行完善和创新。因此,中韩两国物流行业的合作发展,不仅能够为两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帮助,还可以实现两国的经济贸易共同发展进步。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全面提高了中韩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且还给我国物流产业的全面、系统地结构调节和升级带来了契机,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5](8~9)然而,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不可避免地会使中韩两国的物流产业发生激烈的竞争。贸易往来的背后往往是靠着物流的支撑,物流竞争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获取利益份额的规模,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所以,中韩两国的物流企业在不断相互竞争的同时要加强合作,只有一起携手交流,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物流竞争评价指标
一个国家物流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不仅能够反应出一个国家的贸易水平,也能够反应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根据国家物流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技术评估标准,整体性的评估国家的物流发展状况水平是很重要的。笔者通过对相关评价理论的研究,根据物流行业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对于物流行业中的竞争力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一)物流规模
所谓的物流规模其实指的是一个国家对物流事业的需求,具体指标包括国民经济、对外贸易、国家财政、人口数量等等。
(二)物流供给能力
物流供给能力主要指的是利用海、陆、空、各种渠道运输货物的能力,对于物流的货物进行输送,它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物流企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供应范围。
(三)物流基础设施
一个国家公路、水路、铁路以及航运的物流货物的总数,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物流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设备的供应需求。
(四)物流领域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每年招收的物流专业的学生数量以及在校物流专业学生数量、高校物流教师的数量等指标,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五)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提升物流业务的处理效率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物流行业中,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6](194~195)
(六)物流行业发展环境
物流行业发展环境主要指的是外界的宏观环境,其中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条件、国家政策、物流竞争力、交通条件以及市场经济需求等,以上的宏观环境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三、物流竞争因素
对韩国而言,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方面远远无法与中国相比。因此,在进行对比时,不能按照国家的整体指标,这样得出的对比结论不具备参考性。同时,由于我国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各个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沿海发达区域中的物流行业发展大大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7](60~62)因此,需要采取分区域的形式,进行对比评价,这样得到的数据才具有实际意义。
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资料,笔者对我国的整体区域进行划分,其中以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为主,下表为具体的划分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国内的物流技术评价区域共分为31个行政区域,根据物流竞争力的评价因子,将相关的物流宏观环境指标划分成几个等级,A、B、C、D、E、F、G、H、I等级是由好到次依次排列,并且根据专家建议对相关的9个区间进行打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主要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于收集到的各项指标数据,可以应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
四、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比较结果分析
在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于不同的因子进行正交分析,得到两国整体物流技术竞争力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回归估计法我们可以对中国每一个地区的因子得分,以因子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在通过各因子线性组合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标函数,从而得出综合得分。
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得分为1.24,中部地区的综合得分为-0.719,西部地区的综合得分为-1.62,东北地区的综合得分为-1.096。
整体来说,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评价结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国物流技术整体评价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在整体物流技术竞争力对比中,只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呈现正比,其他地区都是负数。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处于严重不平衡的阶段,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物流整体竞争力与韩国相比处于劣势。目前,中国物流技术竞争力特点主要表现为:
首先,中国物流技术竞争力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发达、中西部地区水平不断降低的趋势,而西部地区具有最低值,出现了-1.62。这一调查数据与中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同时,这间接表明物流技术发展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流技术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物流技术水平偏低,虽然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技术发展水平较高,但从面积看,东部沿海地区的面积还不足中国总面积的10%,同时人口也比较少,还不足中国总人口的1/3。
(二)中韩两国物流技术差距分析
首先,通过中韩两国物流技术差异的对比可以看出,差异最大的方面表现在信息技术方面,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关SPSS软件,韩国在物流信息化技术竞争力因子中数值为正值,而中国除了东部沿海地区为正值外,其他地区的竞争力因子数值均为负值。这说明中国在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我国的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在物流领域仍然沿用传统的通讯手段。
其次,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装备也是影响物流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中国与韩国相比,对于物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方面重视不够,企业的结构还处于基础阶段,对于劳动力需求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欠缺。
再次,中国的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公路、铁路等运输线路的里程远远高于韩国,然而在物流供给能力上却与韩国存在不小的差距。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货运量、货运基础设施等与韩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中国物流领域运行过程中相关技术设施利用率相对较低。在国家财政投入支持方面,中国物流领域虽然具有较大的吞吐量,但是设施总量较大,导致设施利用率的比重就相对较小,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物流技术竞争力与韩国相比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中国物流技术发展的优势分析
在本文提出的物流技术竞争力因子中,政策因子为重要的因子之一,对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物流政策因子方面,中国明显更具优势,尽管两国在物流技术发展方面都比较重视,也都制定了与物流有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然而在这些制度、法规的执行方面,中国明显比韩国更具有优势。中国不仅加强了物流工业园区、物流港口的建设,同时铁路、公路等方面也比韩国有明显的优势。
除上述优势外,中韩两国物流技术竞争力相比,中国的物流技术发展优势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中国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设备的先进性方面与韩国相比也不具备优势。但我国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在资源的成本方面非常具有优势,这无疑增加了物流运作的竞争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本土优势。
第二,中国的物流网络性较强。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兴起的时间较短,但是现有的物流公司前身大多數为我国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在物流行业兴起的过程中,逐渐通过转型发展成为物流企业。企业中原本具有大量的物流专用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并且由于我国建立了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具有完善的管理,与当地政府之间的联系也十分密切,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8](146~147)
第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国内的众多物流企业中,更加了解客户的习惯、需求等,企业与客户群体之间更容易相处。
五、中韩物流领域的合作性建议
在中韩两国之间贸易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两国的物流行业需要加强合作,互通友好、在坚持本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开放,加强各个方面的合作。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两国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合作时,要根据国内物流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现阶段的物流技术发展特点等进行有效的合作。
(一)构建中韩两国物流网络
在构建中韩两国物流合作网络时,需要根据双方的物流实际发展状况,坚持和谐稳定发展战略,采用企业、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共同合作的方式。
两国政府首先需要支持中韩物流网络的构建,为物流网络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此外,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为基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逐渐扩展为行业内各个物流企业的合作关系。
(二)加強中韩两国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政府在中韩两国物流合作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两国在物流领域的相关观念、认识等方面应该保持一致性,政府还应该组织建立物流合作交流机制,为两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稳定保障。
(三)加强两国在物流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交流
为了中韩两国物流技术的共同发展,在国际物流技术研发方面,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方面,两国应该加强交流,实现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的共享,进而使两国在物流领域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两国共赢、打造和谐的两国关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韩两国物流行业在很多关键性的竞争因子上存在差异,或者说两国在物流技术发展领域各具优势。然而,中国在物流信息化程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整体上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趋势。因此,两国在物流领域交流与合作方面,还需要统一合作,加强对国际物流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最终实现两国的互通双赢,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相信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技术会更上一个台阶,必将在国际物流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平:《中国物流技术创新分析》,《中日韩物流技术交流》,2012年第9期。
[2]黄春燕、李岩、赵红红:《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2014年第13期。
[3]吴力明、甘辉鹏:《基于因子分析BP神经网络的中国物流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社会转型与发展》,2013年第8期。
[4]李钟林、崔文:《关于我国物流业发展及其动因的实证分析》,《东疆学刊》,2012年第3期。
[5]周正柱:《因子分析法在我国会展物流发展影响因素中的应用》,《世博会会展教育与研究》,2012年第8期。
[6]朴春慧、王书真 :《基于SEM高阶因子分析技术的移动商务信任评价模型研究》,《中国信息经济学年会》,2012年第8期。
[7]权哲男:《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对策研究》,《东疆学刊》,2011年第3期。
[8]蔡芸、汝宜红、杨一铭等:《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因子分析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责任编辑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