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厂化育秧苗期管理及运送设备研究
2017-06-09安鹤峰
安鹤峰
摘要:根据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生产流程及作业需要,介绍苗期管理常用设备及机具结构、适用范围,以及秧苗运输机具的种类、结构,为水稻工厂化育秧作业提供机具参考。
关键词:灌溉设备;温度监测/控制设备;苗期管理;运输;水稻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1-0033-02
目前,我国北方稻区多采用工厂化育秧方式进行水稻秧苗培育,即在人为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批量生产优质秧苗。工厂化育秧一般以大型日光温室、标准塑料大棚群为基础,配备培养土配制混合机、育苗播种机、育苗催芽室、机械传送系统、自动喷灌设施等。育秧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因此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1 水稻工厂化育秧苗期管理设备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苗期管理分出芽、绿化、炼苗等阶段,常用设备有灌溉系统、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秧盘输送系统等。
1.1 灌溉设备
工厂化育秧过程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是漫灌和喷灌。由于漫灌存在水分不易控制、增加温室温度等缺点,而逐渐被喷灌技术所取代。
近年来,喷灌技术在育苗大棚中得到了很好应用,可确保秧苗整个生长期处在良好状态。喷灌系统的基本组成见图1。
常用的喷灌系统主要分为固定式喷灌系统和移动式喷灌系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时,应根据棚室的具体结构合理布置喷头的数量和位置,确保喷灌均匀。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喷头宜采用棚顶倒挂式喷头结构,否则采用立杆式结构。
喷头固定式喷灌系统喷洒的水滴只有在土壤中进一步扩散,才能达到理想的喷洒效果。而移动式喷灌系统可以随着喷灌台车边行走边喷灌,喷洒水在地面分布的均匀度可达90%以上。
1.2 温度监测/控制设备
目前,温室大棚的降温方法主要有微喷、遮阳网、通风等。为满足大棚降温、排湿、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等需要,普遍采用的通风设备是在前、后坡覆盖薄膜的上部设置通风带,以及安装卷膜通风设备(卷膜器)。
常用的卷膜器有手动和电动两种。电动卷膜器可以实时监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因子,通过传感器等电子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其中,较先进的自动卷膜装置由电源、温度控制系统、电动卷膜器、爬升机构、卷膜轴等组成。
近年来,随着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大棚种植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时时掌握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这使得电动卷膜器的升级产品——大棚智能远程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该系统功能逐渐增多,操作更为方便,可对大棚的降温、灌溉、卷帘等作业进行一系列相应控制。大棚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
2 水稻秧苗运送设备
入苗作业流程有以下2种:
1) 從作业区或堆积区到育苗大棚内的作业流程为:播种后的秧盘→自动输送机或其他搬运机械→育苗大棚内→秧盘摆放。
2) 从作业区或堆积区到育苗大棚外再到育苗大棚内的作业流程为:播种后的秧盘→自动输送机或其他搬运机械→育苗大棚外→育苗大棚内→秧盘摆放。适用的搬运机具有独轮手推车、双轨四轮搬运台车、履带式搬运车、输送机、叠盘机等。
出苗作业是指成苗从育苗大棚内收集及运出的作业。出苗作业时,卷苗工人将成苗卷成蛋卷状,搬上(或通过输送带)运送机具运至作业现场。适于出苗作业的搬运机具有独轮手推车、双轨四轮搬运车、履带式搬运车、三轮车、货卡车、输送机等。
三角带式输送机(见图3)常被用于育苗工厂的入苗及出苗搬运,属于连续搬运,主要配套于全自动育苗播种机流水线。该机可直接输送秧盘进入育苗大棚,省工省时,搬运效率高,是理想的工厂化育苗配套机具。
输送带式输送机按驱动方式有全驱动与半驱动之分。前者每个单体均配有单独的驱动装置,输送距离较长且便于拆卸,但价格较高。后者由一组驱动段单体和多组非驱动段单体所组成,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输送距离较短且设备造价低。全驱动每个单体间的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3种。
简易辊道式输送机由多个辊道式输送机串接而成,分为框架、滚子和支架等部分。在框架内按一定间距架设若干个辊子,由辊子来载运秧盘,依靠自身重力或人力推动来实现秧盘或育成秧苗的输送。
水平移动的辊道式输送机(见图4)通常用于水平方向较短距离的入苗和出苗作业。
吊挂型简单滚子式输送机可实现倾斜运送,解决了上下车之搬运问题,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缺点是输送距离较短,向下微斜角度过大时速度不易控制。
移动倾斜式辊道输送机配有行走轮,移动方便,倾斜角度可调,主要用于秧盘摆放及育成苗的摆放、装卸、传输。
参考文献
[1] 邹海英.山区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分析[J].福建农机,2016(2):21-24.
[2] 罗琼,王昆,许靖波,等.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 073-6 075.
[3] 孟元元,冯伟东,佘永卫,等.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机械设备研究及发展[J].农机化研究,2014(7):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