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中“课上课下两个样”现象之解析

2017-06-09吴明富

江西教育B 2017年5期
关键词:竖式解决问题身体

吴明富

在我们周围经常遇到或看到这样的学生,课堂上看上去非常投入,回答问题既积极又有条理,可一到课后做作业常常错得离谱,成绩忽好忽坏,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课上课下两个样”的现象呢?笔者开始关注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从与同事交流中,发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之间存在一些差距。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如何解决“课上课下两个样”的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使学习真正发生

出現“课上课下两个样”的原因之一,是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发生。有人曾这样评价大陆和台湾两地学生的课堂表现:大陆的学生很配合,都能说出老师需要的答案;台湾的学生很“任性”,回答问题往往出人意料,无法掌控。是大陆的学生太聪明还是台湾的学生太调皮?回想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简单的内容复杂化,殚精竭虑于如何创设标新立异的情境,如何设定花样翻新的教学环节,如何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等等。课堂教学华而不实影响了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深度把握,课堂上只“见”教学设计“难见”学习生成,学生回答问题浅显没有深度,看似学生对教师问题回答得积极而有条理,实际并没有真正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大束缚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远离繁琐,远离包装,远离形式主义,回归简约与本真,回归数学本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眼下每位教师也是继续教育永远的主题。斯霞老师说过,在课堂上,学生说的话要比老师说的多。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学会放手,学会少说。当然放手不是撒手,少教不是不教,教师要善于做“减法”,通过方法的指导、问题的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好学生学的“加法”。

二 、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使知识融会贯通

出现“课上课下两个样”的原因之二,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中不能光教方法,更要明理,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模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知识才能融会贯通。如“除法竖式”是小学生学习运算知识中的一个难点,常听其他教师说,不管我们如何精心设计,总是有一些学生无法掌握除法竖式的格式结构,对此笔者也曾一筹莫展。在一次教学之前,笔者反复思考“除法竖式为什么要这样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了以往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如下:

课始复习:用竖式计算,42+27=( ),87-56=( )。

新知探究: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12÷4=3)教师提问:“如果用竖式来算,你想怎么写呢?”学生大多仿照加减法竖式书写。

师:“同学们,老师的竖式是这么写的。”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比一比,你们的竖式和老师的竖式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学生相互议论了几分钟后开始发言,觉得自己的写法好,跟加减竖式一样,既简单又好记,老师的写法太复杂。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你们自己的写法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为什么除法竖式不像你们那样写,却把它写复杂了呢?”

刚刚还叽叽喳喳的学生现在集体沉默。师: “想过为什么了吗?它这样写的道理是什么呢?大家说说12÷4=3表示什么意义呢?我们用作业本来分一分。”

教师拿出12本作业本,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分。分完后问:“老师手上原来有作业本几本?还剩几本?现在桌子上表示是几个几?是多少本?”

生:“老师手上原来有12本,分完后剩下0本,现在桌子上的本数表示的是3个4本,3个4本是12本。”

在与学生对话中教师相机指着竖式中每一部分,让学生在分的每一步与除法竖式的每一步间建立起对应联系,体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就是把整个分的过程像画画一样把它画(写)下来”,深刻领会除法竖式书写格式的合理性。同时,让学生理解第一个12是总数,第二个12是分掉的部分(即把12分成了3个4)。虽然都是12,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这时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的巩固,因为有余数,所以还能进一步说明除法竖式的合理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有意放慢脚步,与学生反复交流讨论,很好地解决了列竖式计算除法的难点,使后面的学习变得简单轻松。

三、关注学生思维的本质,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出现“课上课下两个样”的原因之三,是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本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厘清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还要关注学生怎样学。特别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关注学生思维的本质,提高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如一年级“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有这样一组题:

(1)写出三个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 )>( )>( )

(2)写出三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 )<( )<( )

这是一组拓展提高题,与课本例题相比,难度要大得多。它们不仅是三个数进行比较,还要求学生按要求写出具体的数。学生解答错误的情形有没看清题意写错数的,有没注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

有位学生的答案格外引起笔者的注意,题(1):(76)>(36) >(46) ,题(2):(63)<(66) <(64) 。当问他在填写这三个数时是怎么想的时,他说:“题(1)中我填的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都比第一个数小,题(2)中填的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都比第一个数大”。原来他在填后面的两个数时都是跟第一个数进行比较的。

弄清了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实学生思考问题有偏差不要紧,教师要知道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错误的缘由,并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关键,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四、注重操作实践积累,让学生加深理解

出现“课上课下两个样”的原因之四,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不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如“我们身体上的尺”就是结合厘米和米的认识安排的一次综合实践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测量或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特别是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常常会把身体上的某个部位当作直尺来测量和估计。用“身体尺”测量不仅让学生感受“身体尺”的实际应用价值,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积累测量和估计的活动经验。

本次活动首先是认识“身体尺”,测量“身体尺”一拃、一步、一脚的长,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接着问“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是几脚?”建立米和厘米与“身体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米和厘米的理解,让学生能正確合理地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具体的测量和估计。紧接着,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用“身体尺”测量篮球场、教学楼的长和宽。这时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自主确定测量方法并记录在记录卡上,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形成的长度观念,提高把握物体长度的能力,还可以积累测量和估计物体长度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实践能力。

五、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出现“课上课下两个样”的原因之五,是学生审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课上学生的“答”一般以教师的引导为前提。因此,学生的关注度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即使出现回答不全面也不会影响全班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性。而学生在课下时,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再加上身边环境的影响,使之梳理信息不全面,分析问题不彻底,或不能集中注意解决问题等,造成作业错误率偏高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读题要细心,审题要全面,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出现“课上课下两个样”的原因也许还有其他方面,但只要有了不断求索的精神,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会越教越好,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一定会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东至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猜你喜欢

竖式解决问题身体
竖式趣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竖式填数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错误的竖式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