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绘画实践培养高中学生美术能力

2017-06-09燕燕

江西教育C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画作绘画

燕燕

在高中新课改中,实施实践活动教学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好策略,但这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我们应该抓住“从做中学”等教育理论精髓,在体验性绘画实践环境中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来锻炼其美术能力,而学生在不断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则可很好地保持对美术学习的爱好,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师生在思想上没有重视美术学习。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部分学生认为美术教育意义不大,各项考试基本上与美术没有关系,但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各方面正是因为有了美学美感的存在才更加精彩。同时,有的教师也没有做好美术教育准备,总认为自己的教学没有以知识为主应考科目那么重要,是可有可无的,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就很随意,在课改课堂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教师进行教学时,几乎没有开展新课改绘画实践活动有关活动,这就使得学生也出现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学习美术的必要,这就严重阻碍了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美学鉴赏、审美等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2.在教学形式上流于表面。由于师生在思想方面不重视,导致整个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没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很多教师在形式上忽略教学理论,仅仅是表面化地进行美术教育。当学生参与绘画实践活动时,很多是怀着贪玩好耍的态度,几乎没有认真参与绘画的讨论、创作,只是看着其他人探究实践,这样,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发展自然得不到提高。

3.考核、评价对美术教学较少、也不具体。高中美术教学在考核、评价方面还停留在以往传统时期,没有注重差异化评价和教学,很多考核制度没有对学生能力和课堂兴趣等做要求,教师的评价也没有从实际出发,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4.教师组织的绘画实践活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绘画要求或难度没有把握好。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正在快速发展成熟,教师若仍然采取死板的方式来管控课堂中学生的美术绘画行为,势必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而在活动设计上,不少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只是为了开展活动而设计活动,这样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

二、绘画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绘画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是教师,绘画实践的主人公是学生,绘画实践的对象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见、看见的一些生活事物或者现象,因此绘画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之一是要结合课标和教学知识点进行。其二是要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它有激趣引导等作用,是设计绘画实践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绘画实践设计的根本原则是围绕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结合学生兴趣、生活经历等,做到和学生实际情况良好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践对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引领作用。

三、借助绘画实践培养高中学生美术能力的策略

1.借助绘画实践首要工作是促进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在心理上还是缺乏正确的导向。教师借助绘画实践锻炼学生美术能力,不仅要求学生从主观上要对美术学习重视,而且还要明确制定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的措施,要求学生不论是从书本上,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美术现象和事物都要尝试用美术思维去观察和思考,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2.抓住兴趣点,用具体的绘画要求来评价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在高中美术绘画实践课堂中,教师通过引用美术知识图片载体和事物案例等吸引学生,要多利用学生喜欢的美术事物和现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进行绘画实践。然后在学生展示画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分析画作的颜色、线条轮廓、结构等等,用积极正面的鼓励性评价指导学生逐步提高画作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展,学会创新性绘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比如:给学生展示一幅简单的油画,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色彩的变化,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受到的色彩变化情况,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方式创作更多色彩搭配的画作,教师对那些绘画新颖的作品进行奖励等等。

总之,在高中美术绘画实践中,教师需要紧密设计教学活动任务,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有相应的案例做示范,这样才能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美术综合能力。此外我们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多给学生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把主动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绘画的过程中爱上美术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画作绘画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