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与发展共赢
—— 贵定县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17-06-09徐海星

当代贵州 2017年19期
关键词:石漠化绿水青山绿色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徐海星

生态与发展共赢
—— 贵定县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徐海星

贵定在发展中不仅做到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绿水常流、土壤常净,还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贵定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丽芳(左三)到德新镇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贵定县政府办供图)

初夏时节,漫步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甘溪林场,绿荫如盖,满山青翠,鸟语花香,游客络绎不绝。

55岁的护林员彭芳前在林场工作了近40年,每天他都会和同事出门巡山。看着树林越来越密,枝叶越来越繁茂,彭芳前说坚持这么多年的造林护林很值,“以前生态差,林子里连鸟都没几只,现在鸟越来越多,这一声声鸟叫,好听!”

坚守底线,青山永续。贵定在发展中不仅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让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绿水常流、土壤常净,还将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守青山绿水

“这次技改,我们投入了十多亿,采购的都是国际领先的设备,坚决杜绝废气、废水产生。”贵定卷烟厂厂长王天兵说,“投入很大,成本很高,我们也有压力,但这钱我觉得应该花,生态是底线,我们应该主动作为。”

贵定卷烟厂是贵定县的纳税大户,同时也是贵定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的主要企业之一。2016年1月开始启动易地技改项目,在生产设备升级更新的同时,更加注重绿色化生产,新厂房中安装了双风管除味净味、污水处理设备等,以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的目的。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色发展,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贵定实实在在的行动。贵定县委书记莫春开说:“绿水青山首先要留得住,贵定为此从源头做起,在发展理念、产业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将大生态理念贯穿其中。”

在制度建设上,贵定建立了以生态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业绩考核奖励制度以及主要领导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昌明经济开发区入住了这么多家企业,但没有一家有烟囱,全部引进的都是零污染的企业。”昌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星松说。“项目招商中,我们就明确了必须选择零污染的企业,一旦有污染,再大的项目都不能入驻园区。”

不仅在昌明,贵定所有工业项目招引中,坚持“绿色招商”,明确提出坚持“三个不要”:坚决不要产业层次低、高耗能的企业,坚决不要有废水、废气排放的项目,坚决不要占用林地开展建设的企业。

落后产能坚决淘汰,恒赢纸业有限公司、通达纸业有限公司等污染严重的企业相继淘汰。对前景较好的存量企业严把“升级关”,更大程度上实行绿色生产。2011年以来,贵定共计淘汰落后产能24.12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定控制在省、州指标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贵定针对农村垃圾污染环境问题,建立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移、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县城及邻近乡镇的生活垃圾通过集中,再运送到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窑焚烧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零排放处理,日处理垃圾总量达200吨。

通过一项项具体有效的措施,绿色发展理念已在贵定深入人心。GDP增长的同时,全县生产总值亿元GDP能耗却下降4.63%,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均为100%,绿色成为贵定发展的主色调。

建绿色家园

“音寨今非昔比,光秃秃的荒山有了树,树上的果子还能卖钱。”盘江镇音寨村党支部书记罗廷模还记得早些年石漠化的环境,“当地群众都到山上砍柴烧,树越砍越少,石漠化越来越严重,日子也越过越穷。”

后来,县里号召封山育林,发动村民在荒坡上种果树,不仅治理了石漠化,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以前砍树,日子越过越穷。现在种树,收入越来越高。”红旗村村民陈碧文深有感触。

贵定山地丘陵占了全县总面积的96%,生态极为脆弱。让青山更绿,家园更美,遏制石漠化蔓延和水土流失是贵定绕不过去的坎。

贵定对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25度重要水源地坡地实施退耕还林,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绿色贵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是这一项项有力的措施,五年来,贵定共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560平方公里、882平方公里,这二者面积之和相当于贵定总面积的80%。

建设的脚步到哪里,绿色就跟随到哪里。除了自然环境种树增绿外,贵定在发展建设中同样注重增色添绿。

对于新建项目,绿化建设要同期进行。已建成项目,则通过绿化建设来提高绿地面积。截至目前,贵定县城镇化建成区12平方公里,园林绿化覆盖率41.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01平方米,建成公园4个,公园面积4.5公顷。

园区建设同样注重绿色,通过加强园区绿化建设,更好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建成道路、广场等所有项目均同步完成沿线园林绿化工作,道路行道树绿化10.69公里。贵定县现代山地农林科技产业园区完成园区主干道行道树绿化430米,铺设草坪2600平方米。

给自然种绿,为生态留白,让城市增色。通过持之以恒的生态建设,贵定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7.53%,甘溪森林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摆龙河湿地公园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贵定还获批为全省首批“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变金山银山

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贵定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丽芳认为:“要创新思路,从绿色经济入手,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走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

贵定云雾山因气候独特,所产云雾绿茶品质优良,是全省唯一有碑记的贡茶。走进云雾镇的万亩茶园,放眼望去,茶山似海。

晾青、杀青、揉捻、干燥,贵州经典云雾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制茶车间里,工人们正在严格按照流程制作绿茶,车间内外,茶香扑面。“为了做好春茶,忙活了好多天,今年春茶的产量和品质都比去年好,上市的新茶完全供不应求。”公司茶事业部副总监杨健高兴地说。

“茶叶卖得好,不仅我们高兴,当地茶农更高兴。”杨健说,“公司收购茶青,每斤110元左右,当地村民仅靠采茶叶卖茶青,一个月都能收入4000多元。”靠山吃山,小小茶叶却能带富一方,据不完全统计,贵定现已种植茶叶面积13.5万亩,实现年总产值5.16亿元,茶农依靠茶叶人均收入3527元。

绿色产业带来绿色经济,贵定根据全县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将8个乡镇分别规划为建设盘江冰脆酥李、云雾贡茶、沿山刺梨、森林旅游等特色生态农业区,重点发展茶叶、刺梨、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为贵定提供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土壤,更为贵定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与众不同的特色资源。

为做好大健康养老养生、佛教和民俗文化、生态和自然资源三篇文章,贵定县正加快阳宝山佛教文化旅游区、“金海雪山”乡村休闲养生度假区、云雾山茶旅旅游区开发,大力推进天福昌明茶旅服务区、金海雪山·四季花谷、花海水乡、盘江千户布依寨、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形成了“镇区景区园区融合发展、家园庄园田园园园是景”的旅游业态。

(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石漠化绿水青山绿色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石漠化信息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以贵州威宁县为例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绿水青山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