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丁·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及影响

2017-06-08王极天

文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翻译原则路德圣经

内容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著名的神学家、重要的宗教改革家和伟大的《圣经》翻译家。他率先用大众化的语言翻译德语《圣经》,使《圣经》为普通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在翻译进程中他始终坚持注重意译的翻译原则。他的翻译不仅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统一了德国的语言,促进了德国文学的发展,而且为翻译理论和实践作出了贡献,在宗教、社会、历史、语言以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丁·路德 “德语化”翻译原则 《圣经》翻译

德国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圣经翻译及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马丁路德在新教的庇护下展开了他的创作,他致力于德语圣经的翻译。自1522年起,路德在人文主义语言学家伊拉斯谟的《圣经》译本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翻译工作。直到路德1544年逝世,他的圣经译本已被出版了430个版本。[1]

马丁·路德为让平民百姓更直接地理解圣经的内涵,以民族语言翻译《圣经》,使《圣经》被广大人民接受和理解。他坚持自己的翻译思想,与教会强权和自己的反对者斗争到底。他的翻译促进了德国语言的统一,创造了优美的文学语言。他的翻译思想对当今的翻译理论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马丁·路德的“德语化”翻译原则

“德语化(或译为德语:Verdeutschung)”这一概念最初源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时期,意为将古代语言译为德语。16世纪时,“德语化”一词借助马丁路德的翻译圣经的标题(Biblia:Dat ys De gantze Hillige Schrifft/ Vordüdeschet dorch D.Mart. Luth.)而为人们所知。

1.翻译应该使用人民大众使用的语言

路德处在教会强权的时代,教会不允许普通人或异教徒翻译《圣经》,并极力反对他们以民族语言进行翻译,认为他们没有资格从事翻译,而且会曲解《圣经》的神圣内涵。自1466年起至1522年路德翻译圣经之时,德国曾出现过14种德语译本,西欧多国也都出现了本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各国对本民族语言的重视程度均有所提高。

受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以读者为导向”的翻译思想的影响,路德翻译针对的是普通的人民大众。因为当时的《圣经》多为拉丁语版本,所以路德用民族语言进行翻译,而且他认为翻译的语言应当是人民大众所使用的语言。路德曾写道:“人们不应该问拉丁语字母,它们该如何用德语表达,而必须向家中的母亲、草地上的孩子或市场上的普通人提问,并观察他们是如何说话的,再据此进行翻译。这样他们才会理解也会注意到人们是在和他们说德语。”[2]也正是因为路德是由人民大众的语言进行翻译,使得他的《圣经》译本被人民广为接受。

2.翻译应注重意译

自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起,西方翻译界就开始了围绕直译还是意译的争论。而路德则是意译的坚定拥护者,他将逐字逐句的译者称为“傻瓜”。

路德曾举例说,在《马太福音》中的句子:“Ut quid perditio haec?”和“Ut quid perditio ista unguenti facta est?”如果按照逐字逐句“傻瓜”的翻译方式,这句话就会被译为“Warum ist diese Verlierung der Salben geschehen?”(为什么药膏发生了丢失?)但这是什么德语?怎么会有人说“Verlierung der Salben ist geschehen”(药膏发生了丢失)。如果人们这么说的话,意思就是药膏丢了,需要找到它,而且这种表达既不明确又不地道。按照意义层面上去理解,这句话就应译为:“Was soll doch solcher Unrat?”或“Warum soll doch solcher Schade?”(为什么这样浪费药膏?)这样一来人们就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即:药膏洒了出来,被浪费掉了。[3]

3.翻译的7条原则

此外,马丁路德还提出了7条翻译原则:①译者可以改变原文的词序;②译者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助词;③译者可以补充连词使译文便于理解;④译者可以省略在译语中无对等表达的源语词汇;⑤译者可用短语来译词汇;⑥译者可将隐喻用法译为非隐喻用法,反之亦然;⑦译者需要注意语言使用的多样性,并增加必要的补充说明。[4]

事实上,这7条翻译原则都是意译的原则,这也更加说明了路德对意译的重视,他认为直译不是明智的选择,只有意译和针对读者的翻译才是最好的。

二.马丁·路德翻译《圣经》的影响

马丁路德翻译《圣经》的壮举不仅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德国民族语言的规范与统一,还对西方翻译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在此仅针对后两点作简要分析。

1.对语言及文学的影响

德国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得不通过写作来反驳对手的观点,这大大增强了他的语言功底。路德的语言通过写作与翻译传播到了德国的各个角落。他的语言十分优美,也富有韵律。因其使用人民大众的语言进行翻译,所以在平民百姓中易于理解、且十分受欢迎。路德的译本质量远高于前人,他将复杂难懂的拉丁语圣经原文译为了既贴近人民大众日常生活,又十分优美的语言。

在翻译过程中,路德在选词上十分谨慎讲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他经常会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而花费14天或3、4天的时间,有时候四天也译不完3行文字...做翻译要拥有很大的词汇量,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那个词。路德曾写道:“关于晚间的鸟——雕、乌鸦、角鸱,狗头雕,夜鹰——和食肉鸟——兀鹰,红头雕,鹰,鹞鹰——我都了解。牡鹿,小种牡鹿,和小羚羊我能应付得来,但像taragelaphus、pygarpus和camelopard(武加大一本上动物的名字)我该怎么办呢?”[5]

在文学方面,路德不仅创造了新型的、更加优美的文学语言,还创造了新型的文学样式,即:传单文学。为了传播自己的宗教思想,路德将其写在传单上分发出去。因此,传单文学也是宗教改革的产物,这也是文学第一次在斗争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力。马丁路德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视为德国第一位传单文学家。

2.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

路德的翻译思想也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世纪,逐字逐句的翻译是主流的翻译模式,译者必须这样翻译,任何的增词、减词、曲解或误解都不被允许。但正是路德以人民大众的语言进行翻译,从而打破了这一制度。路德坚持翻译应传递出原文的意义,使用贴近人民生活的、简洁的语言,这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翻译原则。

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等值理论的产生就明显受到了路德翻译思想的影响。奈达在1964年提出了功能等值理论,意在强调翻译过程中信息功能的等值而非语言形式上的等值,也就是使译语尽可能产生与源语一样的功能作用。翻译的功能性特征有赖于两种关系的平衡:译语接受者与译文的关系大体要与源语接受者与原文的关系相等。这两种关系也是功能等值的基础。在奈达的理论中可以看出,源语意义的重要性以及源语形式的不重要性。对比路德的翻译思想,可以看出奈达进一步地发展了路德的思想。路德也被称為“功能等值翻译之父”。[6]

三.结语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教会具有绝对权力的时代敢于挑战教会权威,凭借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及挑战世俗权威的翻译方法翻译了德语《圣经》。在翻译过程中,坚持以读者为导向的翻译,即使用人民大众的语言。以翻译应传递原文的意义取代了中世纪逐字逐句的翻译模式,还提出了七条翻译原则。他翻译《圣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德国语言的统一及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德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西方翻译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杜美.德国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Stolze, Radegundis.bersetzungstheorien:eine Einführung[M].Gunter Narr Verlag,2005.

[3]Arndt,Erwin(ed.).Martin Luther Sendbrief vom Dolemetschen und Summarien über die Psalmen und Ursachen des Dolemetsschens Mit einem Anhang ausgewhlter Selbstzeugnisse und bersetzungspoken [M].Halle/Saale:Max Niemeyer Verlag, 1968.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商务印书馆,2004.

[5]培登.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3.

[6]杨悦.马丁路德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影响[D].天津大学,2014.

(作者介绍:王极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翻译原则路德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在威登堡邂逅马丁·路德
午夜来电
目的论忠实原则在英文歌词翻译中的应用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之圣经篇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