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7-06-08雷志辉
内容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文化素养,深化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目标与任务 分析与论证
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紧迫的重大的任务。最近,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文化素养。这将对于深化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推衍发展。钱穆在《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中指出:“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在经历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我们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亘古至今“绵延”下来的,最先创造了象形汉字,之后诸子立说,百家争鸣,揭开春秋战国文化“轴心”时代。儒家倡导民本仁爱的治国思想,道家追求取法自然的人生理念,墨家宣扬兼爱交利的社会情怀,以及阴阳五行理论,魏晋时期“明心见性”“慈悲为怀”佛禅信仰,和宋明理学、心学,到清末新经学,等等,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积淀为民族传统、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繁复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频繁的交流碰撞,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加之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物质生产与丰富的社会作用力,文化价值观偏移了,传统文化严重缺失,甚至某一阶段文化出现断裂的危机。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點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自尊,向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目标朝前迈进。
十七大六中、十八大全会报告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积极回应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要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纵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继往开来,勇往直前,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有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力和强大的文化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现实,着手于未来,使其一代又一代人相传、相承、相发展,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创造力,以努力的奋斗和巨大的智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反映文化“化人”的教育本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文化创造用之不竭的宝库。它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易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据此产生的“人文化成”应该是汉语言中“文化”一词最早的形态,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黑格尔指出:“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人在社会生存中,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都会经历“教化”的过程。因此说,文化“化人”,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四个讲清楚”突出而鲜明,从人类文化大视野出发,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总体观,高度概括其根本性规律和当代意义。我们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还要领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目标和途径。
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高度地重视“传统” 文化教育,礼敬“传统”文化教育,坚持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站得稳、守得住的“根本”,活起来、强起来的“源泉”;其次,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抓住“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弘扬和发挥中华民族“突出优势”的文化,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落地生根,指向未来发展,就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智慧精华,使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担当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使命和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使青少年学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有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精神,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有自尊自立自强,善于探索创新的行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道德修养列为首要纲领,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董仲舒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道,等等。文化说到底就是使人养成、浸润、生成、升华,最后达到人生理想的境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哲学家冯友兰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与西方文化“智”性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尚德”“至善”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原点与核心,中华民族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修齐治齐”是中国传统的认识论和价值观,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我们高度重视整理并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揭示其内涵及特点,为立德树人提供丰富资源和坚实保障。
四.建构开放包容的传承体系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聚集在巴黎宣传:“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历了西方欧美风雨洗礼之后,浴火重生。我们总结教训,开始找回文化自信和自尊,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它是中国人最大的优势和难得的巨大财富资源,是全世界有识之士为之倾心向往的“智慧”。中华民族的崛起,软肋在这里,光明也在这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体现民族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要在正本溯源、推陈创新和不同文明交流和互鉴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仁爱的精神,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学习屈原 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少年中国说》等爱国主义诗篇,领会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 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肩负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兴旺为人民幸福的“大同”世界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合、求大同的精神,投身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公义、诚实、善良、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对于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树立探索进取、知行统一的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张扬“自强不息”的个性精神,奋发向上,刚健有为,在挫折面前能够搏击前进。要有“厚德载物”胸襟,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秀品格,发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智慧和创新能力。
(作者介绍:雷志辉,甘肃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