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探微
2017-06-08仝蕾蕾
仝蕾蕾
[摘要]核心概念的教学是学科教学不可忽略的部分。为了让核心概念教学助力生物教学,实现飞跃,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好生物核心概念,着重从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发现概念及借助概念图构建知识体系三方面对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核心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22
新课程标准明确对生物的核心概念进行了阐述:核心概念不仅仅是教材中的概念,还包含生物学中的原理、规律、理论和模型。只有抓住核心概念,才能真正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构建生物高效课堂。那么,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呢?
一、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
一直以来,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学生背诵、记忆为主要手段。这样的概念学习脱离知识本身,学生无法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导致学生遗忘概念的几率高,且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核心概念。
例如,对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核心概念,首先是从对细胞结构的观察和分析,提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性,再由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发展变化等多个方面对“细胞”进行定义。如果仅仅让学生记忆“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那么学生对这个概念会感到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而通过对细胞的层次性结构的分析、系统的发展变化等的学习,这个概念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在教学《细胞生活的环境》时,教师提出概念的理解性问题,如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有哪些理化特征?再呈现血细胞和草履虫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血细胞和草履虫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两者的环境有什么异同?通过讨论、分析和比较,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内环境以及内环境的理化特征,也进一步了解了物质交换的方式。如果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内环境的概念和内环境的主要特征,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生物的表层知识,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从而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而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既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传统教学模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转变的要求,又能让学生有效理解与掌握核心概念。
二、让学生自主发现概念
对于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教师应改变“给予”“灌输”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概念的探究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概念。
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中,教师呈现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可让学生根据“生长素的发现”课题,自主阅读教材,寻找这部分内容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容易得出“植物的向光性”以及“植物激素”这两个概念是核心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对于这两个概念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设计任务、实验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概念的本质与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单一地在教材中找答案的方式,并不断提出子问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探讨的方向。如对于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内因和外因,可以提出问题:如何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光性的原因有哪些?胚芽鞘向光生长是单侧光吗?等等。接着,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方案,观察实验,再用动画演示过程以及呈现结果……之后,让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果,再回归主题,对“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做简单的解释。当然,教师要把这个解释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引导学生从课题出发,分析出两个核心概念,再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逐渐走进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果,由结果归纳出一般性的概念,会使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印象更深刻。
三、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概念圖是图形化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明确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从概念图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理解了概念,还是机械式地识记概念,同时能检查学生对教材知识体系是否熟悉,检验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物质出入细胞”这一核心概念时,教师可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
这样借助概念图,将“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可帮助学生有效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
综上可知,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核心概念清晰明了,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应“授之以渔”,让学生反复记忆、反复训练,增加实践机会,从而促使学生准确把握概念本质,形成科学、严谨的生物学概念体系,助力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由有效转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