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彪西《前奏曲》中旋律的特征与运用

2017-06-08陈雯

艺术评鉴 2017年7期
关键词:前奏曲德彪西

陈雯

摘要:德彪西是西方二十世纪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西方音乐史的革新者。德彪西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语言,同时也推开了西方近现代音乐的大门。而他在钢琴作品《前奏曲》中旋律的运用已足以可以感受属于德彪西的特殊韵味。

关键词:德彪西 革新者 旋律特征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8-0040-03

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与社会持续的动荡不安,一次又一次灰暗的战争阴影笼罩着整个世界。颠覆性的世界格局重新建立,整个人类历史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显然,艺术家们也因此被影响着、牵连着,各种各样颠覆性的嘗试,激进的实验,大胆的创新都在整个艺术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年代中,我们结束了精致浪漫的古典浪漫主义时期,也结束了曾经辉煌一时的皇权贵族的特权主义。人民的声音在呐喊,而艺术家们也越来越贴近真实的生活。曾经那些被神化的宗教特权、被权威所美化的贵族上层阶级随之瓦解,就如同一颗被连根拔起的大树一般,重新落地生根,长出了一片崭新的森林,一个崭新的近现代世界。

显然,艺术的领域里因为一个不循规蹈矩的画家的出现所引起的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整个当时十九世纪末期的法国为之震惊。1870年,法国一个“艺术家的无名公司”所举办的一次普通画展上所展出的其中一幅油画作品引起了法国艺术评论界的轩然大波。克劳德·莫奈的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油画成为了整场展览的抨击对象。一篇名为“印象派展览”(The Exhibition of the Impressionists)的评论说:“莫奈不会作画,没有沿用固有的艺术传统,挑战对造型的崇奉,否定对大师的尊敬。”因此,恶意取笑不会作画的莫奈,“印象派”(Impressionisme)由此得名。

那么何为印象主义呢?印象主义又被称之为“外光派”。简明扼要的说,就是画家开始把画架搬出室外,利用当下的光影变化而画出真实看到的景象。例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一幅法国北部的一个海边清晨所看到的真实景象。他不在延续传统绘画手段中经过主观美化的颜色,而更多的是运用短促的点面作画方式,加上光影下真实的写照。

同一时期,音乐领域中另一位大师也被这股挣脱传统束缚、大胆创新的潮流所影响。我们此时迎来了整个西方二十世纪音乐史的开创者——德彪西。德彪西的出现影响了西方二十世纪近现代甚至当代的诸多作曲家。

德彪西一生共创作了13部钢琴作品、5部室内乐作品、4部交响乐作品、2部芭蕾舞剧、5部歌剧、11部艺术歌曲。其中他的歌剧《佩雷阿斯与梅历桑德》达到了他此生艺术的巅峰,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二十四首《前奏曲》堪称经典。在所有德彪西的作品的数量分配上,其实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德彪西对于自然人声的崇尚与喜爱,这也正与他从小受教于两位肖邦的传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影响。确实,我们在许多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都还是能够找到他对于旋律的迷恋,这正与肖邦的钢琴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旋律犹如优美的歌声一样的特性与此辅证。

但是,德彪西也受当时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潮流的影响。在他延续了肖邦对于优美浪漫的旋律的迷恋的同时,他也着实厌恶浪漫主义时期汹涌澎湃的传统和声的运用。例如,德彪西一度嘲笑抨击当时还在整个欧洲盛行的“瓦格纳”氏和声,还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写入了瓦格纳的招牌式“和声”,以此取笑他。由此可见德彪西对于传统音乐创作的厌恶与嘲讽。其实,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我们很难找寻到如同人声般歌唱,行云流水般“肖氏旋律”。我们找到的更多是短小、精致的片段式旋律。而搭配这些旋律的不再仅仅是所谓“正统”的和声与终止式,这些旋律有时通过几个不同层次和维度的搭配,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德彪西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前奏曲》对于旋律运用的手法与特征。

一、旋律和声的东方元素

1867年,还在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下,第二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开幕。其中日本馆中日本画家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所带来的几幅印版画给当时的西方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而这也正是后来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乐队带来的来自东方的五声和七声调式让年轻的德彪西为之疯狂与着迷的重要机缘之一。同时,大量的使用全音阶(gamme par ton)也使得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蒙上了一层迷人的东方韵味。

例如在德彪西的第二首前奏曲《帆》,全曲通篇基本都大量使用了全音阶。比如《帆》的前四个小节右手的高音声部旋律为:升G,升F,E,D,C,降B即为全音阶。中音声部为高音声部的下方大三度平行下行:E,D,C,降B,降A,升F,同为全音阶。两个相差一个大三度的声部同时下行的全音阶进行并且第一小节标注力度为P,très doux(非常柔和),到第二小节小小的渐强马上渐弱,给人一种海面上微风拂过船帆,船帆在柔和的海浪之中轻盈的摇曳着,甚是美哉!

二、旋律多重层次的重叠性

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他喜欢把一个主题旋律重叠于其他几个不同的声部。例如在前奏曲下册的第五首《欧石楠》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特征。从刚开始的前五个小节,由右手开始的单一的主题旋律简单、清晰,给人一种对欧石楠清新文雅的一种梦幻遐想。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从第5小节开始,从本来简单明了的两行谱例甚至在记谱上都做出了调整,变为三行谱例。也许德彪西就是想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这一简单的旋律如何逐渐游走在多个声部中间的。那么从第5小节最后一拍左手引导开始的降A,降B,主题旋律马上切换到第6小节右手的高音声部C,降E,F,降A,降B,F,一直到第9小节,又回落到中间声部。德彪西就是这样利用钢琴的广阔的音域这一特征,不停的在高、中、低音声部中来回游走,犹如一朵在月亮下正在徐徐打开花蕾的欧石楠一般,如此形象的都能让人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能够感受到德彪西通过他自己的音乐语言表达着对于大自然的生命一种虔诚和敬仰。

三、旋律片段的短暂性

在印象主义绘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画家们不再使用传统古典的焦点聚焦,也许是受第二届世界博览会中日本画家的葛饰北斋的浮世绘的影响,法国的印象主义时期的画家们更喜欢多个不同的色块拼接组合,再结合光与影的变化而构造出一幅幅不同于任何一个时期或是流派的繪画作品。那么德彪西又是怎么把印象主义绘画中的这些作画风格融合在他的音乐创作中的呢?就单一的从他的旋律上来讲,我们可以发现,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我们很难找到冗长且如歌剧里那样带有故事情节的乐句旋律。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如同一阵风、一朵花,或是雪地中的一个脚印那样的一个独立单一的镜头画面。例如在前奏曲中下册的最后一首《焰火》中尤其明显。在这一首前奏曲中我们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特征。在前奏曲《焰火》中,其实我们并未发现任何一个带有歌唱般扣人心弦的“肖氏旋律”。我们寻找到的更多是一个又一个拼接而成的“乐块”,如同在印象主义绘画作品中颜色绚烂却又互不相连的“色块”一般。例如《焰火》从第1-19小节都是以一种快速弹奏的六连音配合绚丽挑色的高音,就像是一种黑暗基调上撒上些许挑眼的颜色般。第20-24小节,急速双手交叉进行的六连音从中音区直奔高音区,犹如黑暗夜空中一个烟花筒正要逐渐迸出的感觉。果不其然,第25-46小节,都运用了大量的双手交替演奏的琶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亮,就像是夜空中一粒又一粒闪耀夺目的焰火般,如此的令人目不暇接。那么,在整首前奏曲《焰火》中,德彪西一直都是使用这样的作曲方式,这种短暂像不是旋律却又胜似旋律的创作手法,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一种法国埃菲尔铁塔下绽放在夜空中绚丽夺目的焰火意境图。

1918年,德彪西去世于法国巴黎,享年56岁。德彪西短暂的一生处在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的交界处,这是一个从浪漫主义浓厚的资产阶级社会走向战争的年代,这是一个从皇权贵族逐渐没落到人民开始呐喊的年代。人民无产阶级从被愚昧和奴隶的阶级逐渐清醒,走向真实的内心,放眼于世界,但终究逃不过统治者们贪婪的猎取与强夺,终究还是走入了无人性与情感的黑暗战争年代。也许正是在这一敏感而又多变的时期,德彪西既厌烦了中规中矩且受人束缚的传统学院派艺术,又对他未来前方的不可知而满怀憧憬与踌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勇敢的站在世人面前,用他自己对音乐听觉艺术最大限度的想象与革新完成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理念与风格。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余志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荷]曲培醇.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法]德彪西.前奏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前奏曲德彪西
闲适生活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肖邦前奏曲作品谈
关于拉威尔《水的嬉戏》与德彪西《水中倒影》的情感比较分析
印象派音乐中管弦乐的语言形成分析
前奏曲
午后的牧神
德彪西的情感世界
音乐小百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