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需要出发设计课堂练习

2017-06-08张琴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开放性教材

张琴仙

数学练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之一,合适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新知、形成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为此,就要充分發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需要出发,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我在教学中经过探索认为,应该设计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课堂练习,以提高练习效率。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一、设计具有生活性的练习

数学源于生活。但是,目前数学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乏味,数学练习同样如此。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为学生设计具有生活性的练习,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兴趣盎然。例如,为体现练习的生活性,在教学小学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课件显示“小超市”里玲琅满目的商品,选出几个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进行购物表演,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设计具有趣味性的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乐学是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的一种态度。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启动内在动力,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的时候,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必须改变以往那种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应注重设计题目的趣味性。

三、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

课堂练习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遵循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的顺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四、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练习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长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利的。因此,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有利于激发求异思维。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统计某一类事物,并制成简单的统计表,根据你所统计出的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结果发现,学生很喜欢这次作业,有的统计了自己一个月的零用钱,有的统计了家中的用水、用电情况,还有的统计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等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像这类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的特点,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

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要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在尝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兴趣,挖掘潜能。

总之,练习不只是简单地拿几个习题让学生做。教师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兴趣的信息、生活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开放性教材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材精读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