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策略探究

2017-06-07韩菲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缺失法律意识培养

(454000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焦作)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各種社会危害频繁出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法律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我国不少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意识缺失,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为此,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培养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培养

一、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高校扩招引发高考热和普高热,让学生和家长觉得上职业中学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意味着低人一等。使得不少学生产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消极思想。另外,由于职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会去主动专注法律,也总认为违法犯罪离自己很遥远,其实法律就在大家的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

(二)家庭因素

父母的法律素养和对法律的态度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而且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活动,一般不会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加上自身对法律的关注也普遍较少。

(三)学校因素

学校领导对法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的态度,也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识和提高。在不少学校中,普遍存在学生的德育和日常行为教育是学生科和班主任的事的认识误区,在日常教学和后勤等工作中,忽视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性,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冲击了部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金钱成为不少学生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尺度,学生拜金主义思想膨胀,炫富思想严重。商品经济的辐射,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社会不良现象、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等等,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使学生滋生一些错误思想,个别学生甚至经受不了物质的诱惑,走上歧途。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要保持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正常运作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作后盾,但要保证它的健康、快速、有序的实施,则需要公民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只有普通大众把国家的法律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国家的法律才会发挥出它预期的作用,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添砖加瓦”。而大学生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不仅能引导他们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安定,而且能造就大批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促使我国早日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

三、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探究

(一)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法制教育的内容结合

大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授上不仅应介绍基本法律知识,更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结合当前法律方面的热点以及与大学生自身相关的问题或者教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来组织教学以便易引起学生共鸣;其次,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改变法律教学的方法,变单纯教师讲授的“单人独奏”为师生双向平等交流、探索的“合奏”。综合运用如启发式教学法、精讲自学法、主体参与法、情景教学设计等各种行之有培养其法律意识;最后,在教师讲授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

(二)各大高校应拓宽教育渠道

首先,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下,进一步加强法律基础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增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其次,各大高校除开展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努力创造法制校园文化把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其它教育活动中去。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来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创造条件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增强学生法律知识的直接体验;指导学生组织模拟法庭,组织大学生参加审判大会和“普法”考试,成立大学生法学学习小组和研究会等。通过组织增加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三)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首先,完善大学生立法参与渠道,通过广泛的征求学生对立法的建议使大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立法,这样才能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提高他们参与立法的热情,进而培养他们一定的法律意识;其次,由于处于这一年级的学生对法律的接受,进而支持的程度,并不直接地来自法律规定本身的影响,而是直接受到执法、司法行为结果的影响,所以保障执法的程序化,做到公正执法使大学生直接感受到自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并维护了切身的利益;最后,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的形成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就需要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齐抓共管,净化社会环境。

(四)重视法制家庭环境的营造

家长与高校学生子女应当建立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应当真诚的与学生子女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家庭法制教育。父母应该在子女面前树立模范榜样作用、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父母在遇到法律疑难问题时,可以主动咨询子女,这样不仅使自己获得了法律知识,而且在学习的同时促使自己的子女学会了思考,达到了与子女共同进步的目的。子女虽然在校时间比较长,但在学校,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进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此时就更加需要父母的关心与教育,父母可以通过与子女通电话、定期到校探望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子女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通力合作的“三位一体”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氛围。

四、结论

总而言之,各大高校应该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尤其是针对当前很多学生缺乏法律意识而受到侵权或者出现违法行为的现象,必须要通过对学生加强法律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高校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对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丽娟.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4(2).

作者简介:

韩菲(1979~),女,汉族,籍贯:河南省焦作市,本科,法律,主要从事与法律教育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缺失法律意识培养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