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霉菌毒素对养猪产业的危害

2017-06-07王晓林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

兽医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赤霉烯酮黄曲霉

王晓林/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

霉菌毒素对养猪产业的危害

王晓林/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

现代养殖场所用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高达97%以上,临床中发现不少疾病都是由于霉菌毒素引发的。霉菌毒素可导致动物免疫抑制、繁殖障碍、肝胆损伤、肝肾毒性、基因突变、致畸癌变等。免疫抑制、机体免疫力低下是万病之源,是疫病频发并引发各类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饲料的霉菌污染问题就成为安全养殖的保障

一、霉菌毒素的概念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即发霉的真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霉菌毒素是被霉菌污染的谷物或饲料中,某些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他们可以通过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动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皮肤组织、繁殖系统、免疫系统等。

霉菌普遍存在于谷物等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中皆可产生。猪是对霉菌毒素最敏感的畜禽之一。猪群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发生多系统与多器官的病变、死亡,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失败、抗病力下降,诱发猪场疫情、种猪繁殖障碍、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等,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群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因饲料中毒素的种类、饲喂时间长短、含量、毒素间相互影响及猪的品种、年龄、体质、饲料营养水平而不同。近几年多以毒素在体内蓄积后的慢性中毒形式出现。

图1 霉菌毒素的污染特点

二、霉菌毒素种类

据统计,目前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猪饲料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单端孢霉烯族镰刀菌毒素(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OTA)、麦角毒素(Ergot)等。霉菌毒素很低的浓度即能产生明显的毒性,常用的单位是百万分之一(mg/kg)或十亿分之一(ug/kg)。

三、霉菌毒素的分类

霉菌毒素的产生及代谢产物,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因此无法判断和鉴别霉菌毒素,尤其是某些霉菌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产生,所以,霉菌毒素的产生在不同环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毒素,生并非需要特定的适应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25%的谷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霉菌污染,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可以依据霉菌毒素的产生特点分为田间霉菌毒素和储藏类霉菌毒素。

1.田间霉菌毒素。主要有呕吐毒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玉米赤霉烯酮(ZON)

2.储藏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OTA)

田间霉菌毒素中的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在玉米成熟阶段,由于天气因素(阴雨绵绵、长期潮湿等),导致基本成熟阶段玉米在该环境下产生菌丝,进而发展成呕吐毒素和黄曲霉毒素等,在储藏后,该毒素长期存在并有可能继续繁殖增多;储藏霉菌毒素对猪场或者原材料在储藏过程中,尤其储存湿度大、储藏时间长在缺氧的情况下发生霉菌类病变,导致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毒素的产生。储存时间越长,霉变越严重。

例如猪饲料原材料麸皮,在生产过程中是必不缺少的原料,在储存过程中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由于小麦加工成面粉前,有一个润麦阶段,加水生产出的麦麸如未充分干燥,则不能长期贮存。麦麸水分必须降至13%以下贮藏。水分多的麦麸在温暖潮湿季节易发霉生虫,腐败变质,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因此,在猪场仓储该类原材料,建议储存时间不超过1周最佳。

图2 霉菌毒素的分类

四、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

2016年,建明工业检测机构从北京、福建、安徽、山东、广东、湖南等20个省市收集839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检测了其中对畜禽生产影响较大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 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普遍污染较轻,玉米胚芽粕有个别样品超标;蛋白粉和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较为严重;各类样品呕吐毒素污染水平都较高,以DDGS、麸皮、面粉、小麦污染最为严重。说明霉菌毒素在原材料方面的污染是普遍性、广泛性的,也是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

五、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一)霉菌毒素对猪的整体危害性

霉菌毒素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玉米后,出现生长发育停止、繁殖障碍(精子活力不强、假发情、流产、死胎等)、消瘦、抗病力下降等症状,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霉菌毒素包含田间霉菌毒素和储藏类霉菌毒素,所以对猪的危害各有特点。通过概括性的归纳对养猪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损害损害猪的免疫系统,减少胸腺的分泌和外周T细胞的数量,影响抗体的产生,降低机体的主动和被动免疫,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损害猪的重要器官,特别是对肝、肾、生殖器官的损害;

2.损害猪的中枢神经系统;

3.降低猪的生产性能,食欲减退或丧失,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繁殖性能下降,猪群易发流感、喘气病、胃肠炎和猪皮炎肾病综合症。

4.猪肉品质下降,猪很容易发生PSE猪肉。

图3 霉菌毒素对猪群各个阶段的危害

(二)主要霉菌毒素对猪的侵害

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毒素之一,主要侵害肝、肾与神经系统。黄曲霉毒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病猪有肝脏肿胀、质地变硬或发黄,甚至坏死、胆管增生,胆囊萎缩,胆汁分泌减少;导致胃、肠和免疫系统出现病变、浆膜下层淤斑出血,小肠和结肠出血,皮肤苍白或黄染、逐渐消瘦等症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猪群表现为采食量下降、全身黄疸、贫血和出血性腹泻,致畸、致癌,母猪泌乳量下降,乳汁中因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对哺乳仔猪产生影响;对疫病易感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差,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严重时导致死亡;导致猪群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利用率下降,尿液颜色加深,生长缓慢、猪群发育不良。

2.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是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的一种具有雌激素类物质活性的毒素。其临床症状随其接触剂量和猪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最为敏感,而受影响最大的部位主要是生殖系统。玉米赤霉烯酮可引起猪的雌激素效应,引起小母猪提前发情、外阴部水肿、发红和早熟性乳房发育;导致小公猪包皮增大、性欲降低和睾丸变小;导致年轻公猪性欲下降、睾丸变小和睾丸生精细胞上皮细胞变性,最后形成精子发育不良、生精细管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等;导致成年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发情和假孕,阴道脱垂或脱肛,持续性不孕, 爬跨其他母猪, 卵巢萎缩变小;导致母猪胚胎死亡,降低母猪分娩率,初生仔猪的存活率较差、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充血,肿胀,延长母猪自离乳至配种的间隔时间,降低窝仔数和增加畸形猪的数量。

图4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各个阶段的危害

3.呕吐毒素。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其会引起猪群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导致猪胃食管部增生和血浆中α-球蛋白含量降低,皮肤温度下降;会强力抑制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使猪的采食量减少,且随着体内毒素含量的增加,甚至会完全拒食。

4.烟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是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水溶性代谢毒素。它可抑制猪群免疫功能,降低猪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激活慢性感染,降低治疗和疫苗接种效果;该毒素靶向肝脏、肺脏和胰腺,导致猪肝脏(表现如眼结膜红肿、眼睑发炎),淋巴系统严重损伤;可引起食道末端黏膜受损,胃肠炎和采食量下降,严重时导致猪拒食、呕吐或心血管衰竭死亡;导致猪胸腹腔积水,呼吸困难、死亡;母猪烟曲霉毒素中毒会流产、产死胎;此外,烟曲霉毒素会降低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影响其屠体品质( 脂肪厚度增加和瘦肉率降低),降低毛猪售价和猪肉品质,影响养猪利润和品牌猪肉销售。

5.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是肝肾毒素,直接损害肝细胞和肾细胞,抑制生长、降低体增重,出现肾脏病变。可引起猪烦渴、尿频,厌食和脱水,还可引起胃渍疡、血尿及腹泻。皮下及肌肉出血,降低繁殖率及抑制各种动物的免疫力。出现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等。它还具有生殖毒性与发育毒性,引起死胎、畸形,影响精子发育。母猪可见石灰水样的白色尿液。

图5 霉菌毒素对猪各个器官的侵害

六、霉菌毒素导致多种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不同物种对于霉菌毒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相比较其他动物,猪对大部分霉菌毒素都比较敏感。原本猪是杂食动物,但是在现代的生产条件下,猪长期饲喂单一饲料,虽然猪可以代谢这些饲料,但由于长期持续的毒素摄入而导致代谢系统超出负荷。

第二个原因是猪的遗传改良,通过不断的选育,现代猪的生长速度加快,瘦肉率高,但抗病能力却越来越差。

现代养猪业采用了诸如抗生素、促生长因子、疫苗及一些生物安全等预防技术,使得疾病导致的损失逐渐减少。过去几十年人类在猪的疾病控制方面取得了的进展大大的减少了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经济损失,管理技术的更新也让猪的生长性能表现的更好,与此同时,为了维持这个“造肉机器”,营养学家不得不给猪提供所需要的营养,营养的发展使猪的遗传潜力的到了最大的发挥。此外,现在的环境控制技术也能保证动物免受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使得一些显著影响经济效益的其他问题现象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存在的霉菌毒素污染变得更加严重。

七、霉菌毒素的控制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测

猪饲料主要原材料为玉米、豆粕、麦麸等其他物质。由于霉菌毒素主要存在玉米、豆粕、麦麸这些重要原材料中,因此,一定要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测工作。

养猪企业自身在采购原材料方面要选定具有品牌基础、信誉度良好、产品质量稳定的合作贸易商,能够真正提供合格、经得起检验的原材料产品。养猪场中基本均缺少原材料检测设备,难以做到每批次原材料毒素含量的检测,在正常的生产中,容易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建议在选择原材料(玉米)时,选择东北优质玉米,并委托合作饲料企业协助检测,有助于提前消除隐患。

若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可以和饲料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依托饲料企业先进的原材料检测设备,利用饲料产品与原料产品联动,对毒素含量超标的原料进行脱毒处理或者退回原地,达到原材料产品安全的目的。

条件有限的规模猪场,可以选择市场品牌良好的集团化饲料品牌直接建立合作,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进行饲喂,效果也不错。因为集团化品牌在饲料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标准等均有规范化的严格要求,更有利于猪场的发展。

图6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二)选择优质的产品

畜牧市场上关于霉菌毒素脱霉产品种类繁多,在选择过程中要注意是否符合自身猪场的条件。由于目前猪场霉菌检测水平有限,选择具有全方位吸附多种霉菌毒素,一步到位至关重要。因此,首先必须选择具备GMP资质的兽药生产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稳定性。其次产品长时间使用具有安全性。选择产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能够全方位吸附多种霉菌毒素,包括极性强的黄曲霉菌毒素等和弱极性的玉米赤酶烯酮毒素等。

2.要选择性吸附霉菌毒素,对营养物质无干扰。

3.添加量要小但是有效果。

4.能长期添加、性价比高、单位成本低。

霉菌毒素的主要成分多以优化蒙脱石粉(多面体硅铝酸盐)、脂化葡甘露聚糖为主。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动保企业在蒙脱石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高纯度改性双极性硅铝酸盐,能够针对性非常强的吸附玉米赤霉烯酮;脂化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均有明显的吸附效果,且对营养基本无吸收作用,是目前高端脱霉产品中常用的基础原料之一。额外添加保肝护肾的中草药物质,对改善母猪、仔猪、肥猪由于霉菌毒素收到损伤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均有良好的效果。因此,霉菌毒素的产品选择要具备全方位吸附、营养物质无干扰、安全的条件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赤霉烯酮黄曲霉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赤霉酸处理对核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IAC-HPLC-ESI-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柏子仁中4种黄曲霉毒素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
家兔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与预防
水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一个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