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砚田勤耕秋为收
——“大侠”程砚秋的故事

2017-06-07摄影

中老年保健 2017年4期
关键词:程砚秋特务大侠

文/玲 珑 摄影/郝 丽

程砚秋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青衣“程派”创始人,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齐称“四大名旦”,是京剧界中旦角的最高荣誉。1904年生于北京的程砚秋,满洲正黄旗人,最早官名是承麟。程砚秋恩师罗先生把“承”改为汉姓“程”,艺名为砚秋,取“砚田勤耕秋为收”之意。

苦练童子功,“大侠”初长成

程砚秋6岁投入荣蝶仙门下学戏,基本功训练异常艰苦。拜师后的头一天,就从练基本功“撕腿”开始。初学戏的人练撕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练习的时候,坐在地上,面向外,背靠墙,两腿伸直“撕开”,膝盖绷平,姿势摆好后还得将两腿用花盆顶住。刚练习的时候,耗时10分钟,第二天就增加到15分钟,以后递增到20分钟、30分钟,练到两条腿与墙一般齐,身子和腿成为一条直线,才算成功。练撕腿的同时,还要练下腰、压腰。全是一清早天不亮就起来练,无论冬夏都一样。练得稍稍有些功底时,就开始练习虎跳、小翻、抢背等一些较大的功夫。日复一日的练习给程砚秋日后台上台下的“功夫”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3岁那年,程砚秋嗓子倒仓(梨园术语,即指男生变声),但因为家庭负担重,依然演出,导致声带受损,不得不暂停演出。调养声带期间,程砚秋学习书法、绘画,坚持练拳、舞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上午练基本功、学太极拳、吊嗓子;下午学昆曲身段,学曲子,悉心接受王瑶卿等名家先生的教诲,这期间虽然没有进行正规的演出,但在艺术造诣上不退反进。

四大名旦中,与梅兰芳的“样”并立的是尚小云的“棒”和荀慧生的“浪”,而程砚秋的“唱”更具特色,他因受损的声带而独创的“鬼音”忽高忽低、忽紧忽松、忽清忽浊、忽细忽粗,真的犹如“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鹤,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

经过多年刻苦训练,年纪轻轻的程砚秋,已成为当时北平梨园界响当当的人物。

一战成名,获“大侠”称谓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北平沦落敌手。日伪当局为了粉饰太平,要求北平梨园公益会组织京剧界义务表演。程砚秋坚持拒演:“我不能为日本人唱义务戏,我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为此,性格刚正不阿的程砚秋得罪了当时的日伪当局。

1942年,程砚秋在上海演出完毕,路经天津,回到北平。在前门火车站受到两个特务检查。特务将程砚秋带到一小房间里准备挑衅滋事。程砚秋厉声斥责道:“士可杀不可辱,你们要干什么?”特务们是有备而来,不问青红皂白,动手就打。程砚秋镇定自若,应付自如,他为防止身后受敌,找到一根柱子,站在柱前,挥拳、飞腿还击。程砚秋多年习练太极拳,不但打得好,且极有研究。两个特务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时后面的几个特务也一拥而上。程砚秋面无惧色,上一个,揍一个,把几个人打得轮流倒地。特务看到不是对手,扔下几句狠话狼狈而去,而程砚秋则整好衣冠出站回家。此事在梨园界立刻传开,侯喜瑞听了高兴地说:“还是我们四弟有种,好样的,替我们出了口恶气。”事情说起来像侠客大片一样,又像程派太极拳表演,北平城传遍了程砚秋的身手如何如何,“大侠”的称谓不胫而走。

民族大义,“大侠”隐退青龙桥

程砚秋的坚决辞演和火车站事件,使日本人对他处处刁难,伺机进行报复,还不准电台播放程砚秋的唱片。在此情形下,程砚秋决定谢绝舞台、息演退隐。他对外宣称身体患病,不能登台演出。

程砚秋弃艺务农,在北平海淀青龙桥物色房屋,又在附近一带购买了旱地60亩。搬来青龙桥时,程砚秋撰写了一副对联:“蓄发事耕耘,杜门谢来往;殷勤语行人,早作退步想。”对联贴在门上,程砚秋便开始了村居生活。他添置了牲畜、马车、农具,请了几位农民作帮工。烈日之下,他带着孩子跟随帮工锄地,身披青布衣褂,脚穿黑布鞋,俨然一位壮实的庄稼汉。种地需要浇水,他请人装辘轳。安装好了,程砚秋兴致勃勃地一边浇水,一边唱歌,还与安装工人一起喝酒吃肉。程砚秋不但种了玉米、麦子,养了猪,贴补了家用,自给自足,还能接济缺少粮食的同行、朋友。第一年的秋收,新建的房屋内已经堆成了个小粮仓。到了春节,程砚秋让人把新收的粮食装好,接济同行,给镇上那些贫苦的老百姓送去,后来竟成了每年的惯例。程砚秋的侠义之举尽情流露。

务农期间,程砚秋也不忘锻炼身体。他在青龙桥向当地居民焦文玉学了一套“钟馗剑”。焦文玉是有名的武术掼跤家,程砚秋对他的武术造诣颇为赏识,还让其子程永源、程永江一起向焦文玉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当地老人回忆说,焦文玉与程家父子练武术的地点就是今颐和园北宫门的西厢房,当时房内空无一物,在那里练,地方又大,又能遮风挡雨。人们从那经过,只要一听见里面有跺脚、“嘿哈”的声音,就知道是焦文玉带着程砚秋以及徒弟们习武呢。

重登舞台,获赠宝刀

1945年,日本投降。程砚秋万分高兴,逢人便说:“看到打败日本侵略者,真高兴呀!我早就相信中国亡不了!艺术亡不了!”他满怀胜利的喜悦在北平广播电台做广播演说,愤怒控诉日寇在华的种种罪行。重登舞台,程砚秋首先应辽、吉、黑复员协进会北平分会邀请参加资助东北义民还乡义演,又为赈济广西水灾义演,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恢复演出没多久,程砚秋目睹国民党之黑暗腐败,感到非常失望,再度归隐青龙桥务农。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文化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程砚秋重新开始在京剧舞台上活跃起来,各地都有程派艺术家的身影。1950年,程砚秋在西安演出期间曾与贺龙元帅邂逅。贺龙元帅听闻程砚秋的侠义“故事”,以缴获的日本军刀相赠。 1951年,程砚秋赴西南考察返回路过武汉时,得知当地捐献抗美援朝的飞机还差几颗“螺丝钉”,立即不顾劳顿辛苦,在汉口连唱五天义务戏,支援抗美援朝。侠义热肠的程砚秋坚持扶助梨园同行,不分高低一视同仁。与他同台演出的演员有病了,他总会亲自去看望;乐队的人员遇到生活方面的困难,他只要知道了,总得过问过问。无论舞台上舞台下,程砚秋总有大侠风范。危难时刻,他出手退敌,救贫扶弱。和平时期,他将全部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献给了人民群众。他不仅对京剧旦角同时也对整个京剧、戏曲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重大的影响。

程砚秋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1950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协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猜你喜欢

程砚秋特务大侠
黑熊大侠
三角龙教你做大侠
梅兰芳、程砚秋、齐如山与早期京剧导演
由档案史料管窥上海解放
AB换数
砚田勤耕秋为收
郭沫若巧戏特务
绝世武功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
梨园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