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刺绣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与设计

2017-06-07王露瑶

科技与创新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代艺术创新设计刺绣

王露瑶

摘 要:在人们追赶现代化脚步的同时,刺绣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历经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刷,手工艺作坊日渐衰落,刺绣物品慢慢从我们眼前消退。在开拓市场、创造消费机遇的前提下,让刺绣延续它的商品属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对刺绣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刺绣;创新设计;工业化产品;现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8.159

1 传统刺绣的娩出与发展

刺绣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中一朵精美绝伦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与民俗精髓的物质展现,在中国至少有两三千年历史。“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主要用途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比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刺绣起源很早。早期的刺绣遗物显示:周代尚属简单粗糙,战国渐趋工致,汉代开始展露艺术之美。自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嗜爱书法并及于绘画,书画乃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至宋更及于丝绣,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之作风。明代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清代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苏绣出现了创新作品。光绪年间,余觉之妻沈云芝绣技精湛,闻名苏州绣坛。以新意运旧法,显光弄色,参用写实,将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表现于刺绣之中,针法多变,富立体感。随着苏绣的发达与创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许多新的刺绣,比如乱针绣、束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精微绣、彩锦绣等。另外,还有许多边疆少数民族的织绣,亦充分表现出原始风格的自然美与拙朴刺绣之美。传统刺绣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2 現代生活对刺绣发展的影响

现代工业化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回望历史,我们越来越需要用温暖的手工来舒缓绷紧的神经,人们寻找精神寄托时猛然发现已消亡和正在消失的传统手工艺还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摆脱传统手工艺困境正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已被价廉物美的工业化产品牢牢地占据,文化认同与生活习俗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当下生活中,刺绣从生活必需变成了墙上艺术,升值为装饰艺术品后,汉绣去功能化后由穿在身上、用于生活到挂到墙上看绣花,观看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者为群体动态中的流观,后者为个体式的静观。这就要求刺绣更具艺术观赏价值。然而,现实的刺绣无论是工艺细节还是纹样流变,都达不到长时间观赏的程度。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职业化绣手迫于商业化效率的驱使,刺绣再也不是发自内心追求的物化所在,现阶段还没有形成将商业逐利转化成文化自觉的行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的精美刺绣,价位较高,直接影响了受众群体。其图案以及展示方式更是吸引不了年轻人,打开不了更多的市场,也就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和欣赏。而刺绣产业链的不成熟,艺术设计人才的缺失及市场推广手段的单一,都导致了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当代生活中刺绣的应用与设计

艺术与生活结合,才使得艺术具有广阔的市场。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艺术已经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等领域紧密相连,融入当代生活中以功能性为主导的设计品,从艺术品原作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符号,再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浓缩在我们身边,可能小到一个衣领、袖口的刺绣,或者一枚小胸章。

3.1 纯粹、精炼的艺术追求

传统艺术的造型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构图设思上追求高度的提炼和简化,因而十分具有代表特色。从古至今,中国装饰艺术的创作手法一向是变弯曲为长直,把圆的变成方的,把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精炼化、几何化、纯粹化。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实际上与现代设计中的原理守则类似。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现代设计在造型艺术上更加提倡“少即是多”和“形态纯粹化”。不得不说,这些装饰手法是与传统艺术能够隔空共鸣的。结合当代插画艺术与摄影艺术,将刺绣嫁接在现代艺术之上,点缀式修饰画面,呈现不一样的装饰。

3.2 渗入服饰,使其生活化

利用大众每日都可以接触到的日常用品和流行元素来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使得艺术品不再高高在上,慢慢地和大众的生活走到一起。富有手工温度的刺绣,服饰上的点缀,会让我们追忆起美好的故事。比如2015年米兰时装周设计师赵卉洲创作的“记忆的空盒子”,在简约、优雅、飘逸的时尚廓形下,不露声色地将汉绣与那些来自于自己成长记忆的工艺元素相结合,巧妙地将汉绣工艺融入现代时尚中,选用精美的衣料材质和富有温度的手工艺相融合,用充满未来感的面料突出中国汉绣的独特魅力,在成衣剪裁的几何表现中,弥漫出东方与西方完美糅合的独特时尚美学。

刺绣慢慢地“飞入平常百姓家”,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成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媒介。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刺绣注定是灿烂多姿、千变万化的,它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和渗透犹如徐徐的春风,慢慢沁入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坚.多视角看刺绣[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3).

[2]胡胜.中国刺绣:永远鲜活的女性艺术[J].齐鲁艺苑,2004(03).

〔编辑:刘晓芳〕

文章编号:2095-6835(2017)08-0160-01

猜你喜欢

现代艺术创新设计刺绣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动画与现代艺术语境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