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览

2017-06-07

金融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债券

01

美联储渐进式缩表需要三到四年

6月加息预期高涨

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5月12日发表讲话称,美联储需要三到四年来完成缩表,直至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逐渐缩小至正常规模。美联储需要马上开始考虑将其规模为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至正常水平,可能会采取每月进行缩表的方式。尽管美国经济健康状况良好,但通货膨胀的下行风险继续令利率前景蒙上阴影。但是,美国经济现在基本面稳健,所以很难列举出太多经济下行风险,而全球经济环境现在比以前稳健得多。

美國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2%,核心CPI同比上升1.9%。此前一天公布的4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2.5%,创下2012年2月以来最大涨幅,好于预期的2.2%。

据芝商所联邦基金利率观察工具,交易员对6月加息概率的预期超过80%,9月加息概率接近95%。美联储下次议息会将于6月13日至14日召开,此前的3月份,美联储加息25基点,预计年内还将再加息两次。

02

欧洲央行4月会议纪要显示

对退出量化宽松分歧加大

5月18日,欧洲央行公布4月26日至27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4月已就维持前瞻指引达成广泛共识,部分委员表示经济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将在6月会议上重新评估经济,届时的经济预期将依赖重新评估而做出,不排除在6月份下调通胀预期。

欧洲央行4月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对于是否需要调整货币政策路径仍犹豫不决,这主要源于对经济复苏和通胀前景可持续性的担忧,以及当时法国大选仍未尘埃落定。

首先,虽然欧元区多项经济指标显示经济复苏趋势良好,但薪资水平增长依然乏力,未来可能影响消费增速,进而拖累通胀复苏;其次,能源价格的疲软可能抑制欧元区通胀复苏前景。展望下半年,能源基数效应将逐渐消褪,通胀率很可能会走低。

欧洲央行委员们的分歧表明,现在宣布任何政策调整都为时过早,欧洲央行需要在6月做出新的经济和通胀预测后,再讨论货币政策是否需要转向。

03

日本央行表示将继续坚定地

实施宽松政策

5月17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面时发表讲话。他表示,日本央行将继续坚定地实施宽松政策。日本央行目前不会退出宽松政策,但当合适的时间到来时,他认为日本央行可以顺利地退出其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措施。

黑田东彦表示,日本可以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中吸取经验,但他同时称,美国是美国,日本是日本,在当前阶段并不打算退出量化宽松。他表示,美国、日本的货币政策都是为各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量身定做”的,因此美、日货币政策不同是自然且合适的。

日本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但离2%的通胀目标还很遥远;日本的通胀率仍然非常低,日本央行还有更多货币政策空间来取得2%的通货膨胀目标。如果现在情况继续,日本将接近摆脱紧缩,继续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复苏。

04

中国金融监管向人工智能时代迈进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已于近日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并将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的应用实践,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将组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影响,切实做好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指引。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将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首次就金融科技正式对外提出RegTech的表述。RegTech初期是指金融机构利用新技术来更有效地解决监管合规问题,旨在减少不断上升的合规费用(如法定报告、反洗钱和欺诈措施、用户风险等法律需求产生的费用)。

金融机构自身使用RegTech可以大幅提高合规效率。随着机器学习(ML)与人工智能(AI)的发展,RegTech可以利用ML和AI技术为金融机构的决策、降低成本以及合规问题等方面,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AI将替代目前由人工手动执行的昂贵功能,帮助银行开展对反洗钱或员工不当行为的检测。

而当金融机构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采用RegTech时,如果监管机构不采用RegTech,将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更高级的监管套利,三是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人工智能技术作为RegTech主要技术工具为现代金融监管解决了很多难题,包括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提供更高水平的全局优化计算以及更好地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当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金融业风险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系统性更强,同时还具有脱离金融媒介以及技术性风险高筑的背景之下,利用人工智能加强监管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当局普遍选择的改革方向。

05

“债券通”获批,

债市进一步扩大开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公布了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计划(以下简称“债券通”)。下一步,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将按照稳妥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积极推进“债券通”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完成相关规则和系统建设、回应市场参与者实际需求、获得相关监管许可及其他所有必需的工作准备就绪后,正式启动“债券通”。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托管量已达到66万亿元,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二,但债券市场的总体开放程度不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债券量仅占中国债券托管量的1.3%左右。

“债券通”的推出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债券通”将会丰富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人群体,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也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短期内,虽然年初以来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放缓,但投资人对于人民币币值仍持谨慎态度。考虑到投资人已通过QFII渠道持有一定比例人民币计价债券,“北向通”的初期规模和直接影响可能较为有限,预计将温和增加资本流入。

长期来看,“债券通”和“股票通”一样,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并能够在信用评级、风险管理、资本流动、投资者保护和跨境监管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猜你喜欢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债券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1%不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