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享经济成长的“烦恼”

2017-06-07崔傅成

金融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外部性双边网约

崔傅成

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分享经济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分享经济能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因之一在其能以较低的成本内化外部性。比如一个乘客使用网约车时,他可能仅仅只是想用车,知道网约车上现在有很多司机,但是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使用网约车这个行为本身,也增加了网约车对司机的吸引力。同样的道理,一个司机使用网约车,可能仅仅只是想拉客户,知道网约车上有许多潜在的客户,但是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使用网约车这个行为本身,也增加了网约车对乘客的吸引力。这些双向正外部性是有价值的,在以前内化这些双向正外部性的成本是较高的,因而无法有效地整合海量和分散化的资源。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度减少了内化双向正外部性的成本,构建起了有效的双边市场,分享经济的兴起正得益于此。但是,内化双向外部性的同时,也内化了风险。因此,分享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风险频频暴露,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为什么说内化双向正外部性的同时,也内化了风险呢?这和分享经济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关,分享经济企业在双边市场通过合适的定价来内化双向正外部性,双向正外部性的价差是分享经济企业盈利的来源。以网约车为例,网约车利用补贴政策吸引大量的乘客(企业收购乘客对司机的正外部性时,提供司机对乘客的正外部性),司机看到网约车上有海量的潜在乘客,愿意为使用网约车付钱(企业出售乘客对司机的正外部性时,获取司机对乘客的正外部性),网约车从司机的付款和对乘客补贴之间的价差中直接盈利。这样的盈利模式意味着分享经济企业没有资产的所有权,自然也就没有“剩余控制权”或“剩余决策权”。当合同里没有约定的意外情况出现时,资产所有者有权力对新发生的情况做出决定,不同资产所有者所做出的决定并不一致,風险也正是由不同资产所有者决定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下面介绍两类这样的风险。

逆向选择风险。分享经济的逆向选择风险源于双边市场中买卖双方合同缔结前的信息不对称。买方极难从分享经济企业获得卖方提供商品和服务完整的信息,这种合同缔结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风险。举个例子,在网络平台上选衣服,衣服是一种较难标准化的商品,买方一般只能从网络平台上获得衣服的尺寸、款式、面料等信息,更为精细的信息却难以获取,比如面料的厚度,这类信息通常需要到实体店去获取。这样一来,质量较差的衣服可以通过发起价格战来吸引买方,而质量较好的衣服由于降价空间有限,往往会在价格战中败北,最后双边市场就会形成劣货驱逐良货的局面。分享经济的逆向选择风险阻碍了非标准化产品在双边市场中快速推广。

道德风险。分享经济的道德风险源于双边市场中买卖双方合同缔结后的信息不对称。双边市场的买卖双方在合同缔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分享经济企业极难对买卖双方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实时地监控,要排除影响合同顺利履行的意外情况一般只能依靠买卖双方的道德自律,这就埋下了道德风险的隐患。举个典型的例子,网约车就曾发生过司机私下借用其他司机账号和自己车辆接单,途中与乘客发生争执,将乘客砍伤的恶性事件。分享经济的道德风险是会严重阻碍双边市场的快速发展的。

上述两类风险在传统经济中也有其生存空间,但是传统经济已经拥有一些成熟的机制去抑制这两类风险,而这些机制在分享经济中效率大打折扣。比如,传统经济以企业的实力来为消费者权益的保障背书,在分享经济中,双边市场买卖双方一般是个人,个人一般是没有实力来为消费者权益的保障背书的。传统经济有完整的法律制度来处理传统劳动关系的争议,而分享经济中却有大量的隐性就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对于这种非传统劳动关系,现在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传统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其行业准入制度,而分享经济由于要整合海量和分散化的资源,其行业准备制度必然要比传统经济大为宽松,甚至是形同虚设。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整合海量和分散化资源技术方面的障碍将会越来越小,而人类行为习惯方面的障碍将会越来越突出。严格说来,共享经济并非当代特有的产物,只不过在以前分享经济只存在于一个个孤立的小圈子里,比如,朋友之间互相借钱;室友之间共用餐具;去外地出差,在亲戚家借宿。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快速地串联不同的陌生人,将以前一个个孤立的小圈子打破,但是要真正对闲置资源的剩余价值进行再利用,还需要人类能够形成将闲置资源和陌生人分享的行为习惯,比如,你是否敢将钱借给陌生人,你能否将餐具借给陌生人,你是否愿意与陌生人同住。而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显然取决于信任环境的创造。可以这么说,分享经济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信任环境的创造,这就像团队协作中,团队成员之间互信关系的建立将会使得团队协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分享经济潜藏的另一个风险应该与信任环境相关。

信任环境难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关系是通过长期的协作建立起来的,但是分享经济却临时串联不同的陌生人,陌生人之间几乎没有长期协作的可能,因此,分享经济本身是难以建立社会信任的,可以这样说,分享经济更依赖于外部所建立的信任环境,但是外部建立的信任环境有时候也是相当脆弱的。举个例子,由于出现了少量针对出租车的抢劫事件,全国的出租车就几乎都装上了防护栏,这个例子说明,由于人们风险偏好的不一致性,即便是小概率的风险,也可以对信任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当然,分享经济企业也有不少创造信任环境的方法,比如,评价、推荐、举报和黑名单等,这些方法确实可以对信任环境的创造起到正面的影响。但是分享经济企业难以避免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这些方法的效率,比如,新近诞生的淘宝网差评删除公司就是通过私下胁迫买家或者联合淘宝网的员工来提高淘宝网店铺的信用,这样的灰色产业链,光靠淘宝网是难以消除的。

现在分享经济还暴露出其他一些风险,比如,共享单车押金管理不完善可能带来金融风险,还有经营风险,分享经济的先驱优步,在2016年的亏损就高达28亿美元。分享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它的发展,已经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然而一旦分享经济为糟糕的风险所绑架,那么再高的估值、再伟大的梦想、再辉煌的历史都有可能变成昨日黄花。因此,人们不应该用分享经济的成就去冲淡随之而来的风险,应该积极地去探寻新的风险管理措施,为分享经济保驾护航。(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外部性双边网约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双边同步驱动焊接夹具设计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
中厚板双边剪模拟剪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