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跟着党旗走 铁心向党听指挥
2017-06-07卜拙
卜拙
1938年11月6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张国焘同党争权的历史教训,形象地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表述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进一步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军的红色基因,是克敌制胜的密码,也是历史赋予的政治担当。从东北解放战争中,也可见证对这一原则的传承和发扬。
恢复党委制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酝酿于大革命失败,发端于南昌起义,确立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自从确立这个“根”和“魂”后,这支以农民为主的队伍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在硝烟烈火中坚不可摧,在艰难困苦中勇往直前。
但在党的历史上,曾有一段时期,由于思想上不重视,更由于小兵团作战的客观现实,导致军队中取消了党委制,强调首长制,把党的组织事实上变成了处理日常党务工作的机关。党的七大对军队中的组织形式作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应根据古田会议的原则,组成军队中各级党委会,以避免军队中单个首长制所产生的一些缺点。”
1947年8月20日,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发文《关于我军党的组织形式的决定》和《恢复我军党的党委制度》,强调“按照古田会议的原则,组建军队中各级党委会。野战军纵队以下,地方独立师团以下,以及前后方的直属机关、学校、工厂、医院等,均成立党的委员会”。
由于军队中很多干部习惯了首长制,因而缺乏党委制领导下的工作经验。在恢复党委制之初,也出现一些疑虑。有的地方出现了多头现象,减弱了领导上的集中性;有的形成党委包办,减弱了军政部门领导机关的责任;有的不明白下级党委应该对上级军政机关的指示和命令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面对这些现实中产生的问题,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明确强调:“凡关于工作、教育、生产、政策、干部及独立行动部队之作战计划等问题,除紧急情况之处理,应由首长担任外,在一般情况下,由军队中各级党委经民主讨论与决定,再由首长执行。”同时规定:“以前的军政委员会、党务委员会等等,一律取消,其工作统一于党委会,各级党委除服从上级党委外,同时服从其上级军政机关;对上级军政机关的指示与命令,必须坚决保证执行。”《关于我军党的组织形式的决定》还对党委会产生办法作出规定:“党委会应经由党员大会或党的代表大会产生;如不能举行民主选举时,则由负责方面协商推选,但两者均须交上级党委批准。”
政治优势永远不能丢
人民军队是党缔造和领导的,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制度,是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制度。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战胜军阀主义、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本位主义等各种非党意识,进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在一次报告中一口气列举了破坏党的领导、实行军阀主义的五种表现:有的与党的利益搞对立,在政治上标新立异,个人突出,不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个人有没有威信、权力与地位;有的不遵照党的干部政策,搞个人的封建阶级的干部政策,造成“宗派主义”;有的不把人民利益当做最高利益,不重视联系群众;有的搞官兵对立,士兵怨声载道;有的轻视政治工作,把政治部叫“膏药店”,把政治部主任叫“膏药店老板”。
面对这些错误思想,东北民主联军以恢复党委制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克服不良思想。如谭政所讲:“人民军队最重要的经验与最基本的特点是有共产党的领导。不单单是有党的组织、党的党员与各级委员会,最重要的是党的领导路线、领导方针、党的政策与思想作风,这是军队的灵魂。”“如果没有党的路线就不叫人民军队,违背了就要变质,战斗力就要下降,就要脱离群众。”在报告中,谭政还举例,某师是井冈山下来的,是红军的“老祖宗”,但部队非常不团结,上下不团结,官兵不团结,军民不团结;部队有“三凶主义”——对敌人凶、对老百姓凶、对自己同志凶,军队政治工作吃不开,许多干部要离开部队,战斗力明显下降。但是经过恢复党委制,进行整军,战斗力显著提高,出现了新的面貌。最后,谭政在总结中指出:“外部敌人时常来破坏我们,内部敌对思想在离上级远的时候就抬头。我们必须知道:军队是党交给我们的,不要使他变样子。”“曾经有一个时期内,军队取消党委制,现在恢复了。理由就是使我们军队更便于健全不间断的前进,便于更有力量有办法去战胜敌人。”
突出抓好党内政治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这不仅是现实中的经验升华,更是从历史中得到的珍贵启示。
党委制恢复以后,纵队、师两级党的领导,比从前加强了,但下层党的领导仍然存在较大问题,突出表现在:不能保证中央的决策部署在部队里很好地贯彻执行;不能克服部队各种不良倾向;不能及时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对部队歪风不能及时对抗纠正。1948年8月,东北军区组织局专门发出文件《加强下层党的领导作用和改进党的工作问题》,重点讲了五大问题:一是纠正发展工作中的偏向;二是规定训练制度,加强党的教育;三是恢复党的各种会议,以密切上下联系;四是严密党的组织;五是规定与充实支部生活的内容。
时至今日,《加强下层党的领导作用和改进党的工作问题》,特别是对党内会议制度的规定,对加强党内政治生活仍有很好的启示。文件指出:“支部各种会议生活应有内容,性质上应有区别。无内容就会变成形式主义,无区别就会重复。”在党委层面,恢复三类会议制度:一是支、组、宣联席会议,规定由营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团党委派人参加,重点研究党务工作;二是党的代表会议,规定由团党委、师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是团、师党委报告工作;三是党的代表大会,规定团党委一年召开一次或两次,师党委召开一次,重点是检查批评党委会的全部工作。在党支部层面,突出抓好四类会议:一是小组会,强调“应有党员干部参加,虚心倾听大家意见,启发诱导发言讨论,不得以首长身份自居”;二是支委會,主要是处理支部日常的事务、计划、组织应执行的工作;三是支部大会;四是支组联席会或支委扩大会。文件指出:“支委会议检查工作,就是支委汇报。支组联席会议,小组长报告工作情况。党员向小组长汇报,除必要的个别进行外,一般改用会议方式,使汇报和分配任务,交流经验,结合起来。”
经过整顿,党的领导力量得到加强,党的威信得到提升。1948年6月28日,《东北日报》发表报道《火线入党》。文章写道:“杨昌根同志,平常打仗也特别勇敢,一贯起带头作用。这次作战时,他一个人缴了敌人两挺轻机枪。开战评会时,大家提议给他记大功,战斗结束时,支部通过他入党,经营党委批准,公开宣布。这给部队影响很大,许多非党员干部与战士都向党委写决心书,表示坚决完成各种任务,并要在攻坚中为人民立功,争取火线入党。”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历史启示我们,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