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出来的物理知识

2017-06-07于冬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铁桥木船铁钉

于冬生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活动,既是新课标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进行理性认识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提供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从相同中发现不同,从不同中发现相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观察让概念理解更清晰

在学习新知识前,为其提供最直接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对材料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可以让概念理解更加清晰,为进一步获得理性认知做好铺垫。

如在学习“力”的概念前,安排学生细心观察发生力的几种生活情境——人举杠铃、马拉车、海豚顶球、水托起船等,让学生观察以上事例找出发生力的作用时的共同点。学生从数量上发现了相同,从动作名称上发现了不同,从空间上发现了接触与分离不是发生力的作用本质原因。学生正是在不同事物中发现了相同,从相同现象中发现了不同,从而概括出力的本质属性,得出力的科学概念。

再如,在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前,为了让学生理解物质与物体的区别,安排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铁钉、木梳、木桌、铁锤、木船、铁桥等物体,让学生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学生能将木梳、木桌、木船划分为一类,将铁钉、铁锤、铁桥合并为一类,依据就是它们都是相同物质做成的。也有学生将木梳、铁钉分为一类,将木船、铁桥分为一类,依据是它们大小不同。学生在观察中,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组成材料是否相同,学会了区分物质与物体;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发现了划分物体的分类标准,学生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判断、推理新出现的物体是否属于已经划分的分类标准,培养了判断和推理能力。

2.观察让知识结构更系统

学习完新知识后,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观察活动,既可以强化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比较,明晰新旧知识的异同点,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并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建构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学生学过“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前的推力,物体会沿着推力方向运动。但是当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在漏斗下方放一个乒乓球,人用嘴向下吹细管一端,发现乒乓球没有向下落,反而贴紧漏斗。为什么?这种情况与学生原有认识不符,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教师应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观察并找到新旧知识异同点,明辨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融合到原有知识框架中。学生在比较新旧知识异同的过程中,由于新知识与旧知识存在的差异,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完全消化新知识,这就促使学生调整内部认知结构,顺应新知识的差异,从而构建新的包容性更广的认知结构。

3.观察让思维活动更科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物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实验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观察实验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得出正确结论做好铺垫。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中安排了斜面小车实验,就是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棉布、玻璃表面上运动的情况。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比较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变化与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的结论。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个简单的因果关系,才有了 “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推理的成立,为准确得出运动和力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让学生多观察,在观察中才能发现实验的因果關系、新旧知识的异同以及变化趋势的详细情况,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物理学习。

猜你喜欢

铁桥木船铁钉
思辨式阅读任务
思辨式阅读任务
钉多少颗铁钉
钉铁钉
隔水取铁钉
《小木船》后传
铁桥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
木船友情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