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析

2017-06-07沈学恩

商场现代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摘 要:针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贸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结合工作实践和总结归纳法,就目前我国高校在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然后提出,针对目前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指向,提出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国际化视野培养等策略,从而助推我国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提升国贸教学质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加深,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化人才成为目前思考的重点。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贸以后,部分地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多大增。然而,在市场需求大增的同时,却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那就是市场人才需求大增和高校国贸专业就业难之间的矛盾。而分析原因,蒙英华则认为是由于我国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没能满足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就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进行探析。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市场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指向

1.人才需求量较大

改革开放进行了好几十年,对外开放的水平也在提升。因此拉动了国内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水平的提升,我国不断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同时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OFDI)增长速度增快,标志着我国开始变身为对外贸易强国,从而,大批的跨国公司在国内注册并且发展,更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性的高质量的国际贸易人才。

2.综合素质要求全面提升

我国现在已经逐渐转变为对外经贸强国,国内企业开始加入国外竞争同时积极扩大了海外市场份额,这要求国内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更出色能力,除了具有紧跟时代的知识水平之外,还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最好持有国家给予的相关的资格证书(王淑云、刘学文,2011),单员、外销员、单证员等前三位岗位都应该有国家规定的资格证书。

3.维护市场、业务开发和拓展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就当前情况而言,大部分国贸专业都接受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与实务以及WTO规则的培训,大部分人才都了解国内外形势,明晰国际惯了,知道各国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能力。各大公司如果是想保证国贸专业人才拥有更加雄厚的对外合作还有拓展能力,必须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训练。据已有的研究显示,无论是任何的公司和部门,相应的国际贸易人才应该具有市场分析和谈判,并且相互协调的能力。

二、当前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于国贸专业而言,我国高校一般都有两种培养模式,通用外贸和英语外贸。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对大学教育提出了相应要求,然而当前两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都存在一定问题,这阻碍了我国无法培养更优质的国贸专业人才。

1.人才培养过于重复

在最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有700多个本科院校设立了国贸专业,在财经和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中,进行招生的学生和人数最多的专业。但是这各个高校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目标都缺乏各自的特色,更缺乏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对于当前主流用人单位和相应进口产品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清晰的规划,只有个别高校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东华大学就开设了纺织商品的国贸专业课,设立了纺织商品学课程,会培养出围绕着纺织出口行业的国贸人才。

2.实践教学效果差

实践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我国的大学在国贸专业培养中并不缺少实践,但是和西方大国的大学毕业生比较,我国学生并不能良好地解决实践问题,自身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我国的大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实践,这是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3.评价体系不科学

高等教育和评价体系两者不能相互脱离。然而我国大学当前的评价体系却存在一些弊端,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只依据高考分数来录取学生。考试分数对于学生的评价是片面的,只能体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并不能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尽管如此,在大学时,分数仍然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学生的课程作业还是决定最终考核成绩的依据。对于国外大学生而言,想要完成课堂作业,学生应该具有想象力和牢固的专业知识,在这样的带动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

4.不重视跨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

要想对外发展,外语是一个重要媒介。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的国贸专业不重视相关国家国情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学生对于别国的文化能力几乎不了解,更是难以在国际外贸环境中获得自身的优势。仅有少数重点高校的国贸专业重视外语交流能力的建设,大部分大学国贸专业的毕业生的整体外语交流能力还只能进行简单阅读,但是在听说方面的能力却较弱。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较快,我国目前积极利用外来投资,同时也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在“一带一路”和双创战略背景实施下,就目前已经有的研究的实践经验而言,为了培养更出色的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应该做出以下方面:

1.設置特色和针对性的教学理念、目标和课程设置

国际化人才是指知识掌握牢固,并且具有国际性思维和意识和能力。国际化人才在全球化竞争中能够及时抓住机会和争取主动的人才。首先,加强外语和国情的教育,除开已有英法日三国语言教学,在“一带一路”沿线所涉及的语言种类多样,并且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各国都有它的风土人情和国情。因此应该多开设沿线国家小语种课程和相关国情文化教育的建设,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够得到极大提升。第二,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应该增设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能力的课程,对于“一带一路”沿路各国经济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以及商业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对应着每一项外贸工作,都应该增设能够强化外贸工作能力的课程。第三,改善课程设置,王淑云、刘学文(2011)认为,在大学专业教育中应该加入和国贸职业证书相关的考试内容,本身课程教学和证书的考试内容都与国贸专业的未来人才培养相符合,更能够以行业和公司的需求为依据,培养合适的人才。最后,加强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多进行国际化讲座活动。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成绩和能力优秀,毕业之后常常选择出国和到公司就职,国际化讲座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2.在实践环节加入更多的国际化思维

若想培养国贸复合型人才,应该要求学生能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亲手解决实际问题。蒙英华(2013)发现,上海一些著名985高校中,学生实习占学分比例主要在7%左右,每年可以出国进行交流的人数占总数比多为6%。因此可以看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渠道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点。一方面,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和实践基地;另外,让更多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到校实际授课,增强与企业的联系和互动,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最后,可以开展创业导师制,让业界有名人士来进行培训和讲座。

3.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的全程离不开一个科学的评价手段,设立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纵向上,引进国内外有关高校的做法,制定评价标准体系,并且进行培养方案修订。另外,院校应该与相关外贸企业进行联系,了解其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满意程度,随着跟进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以及行业进行趋势,配合自身培养状况,不断发现问题和调整培养方式,最终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应该注重国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讲,一方面要以市场作为准绳,结合市场的需求,对人才的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高校也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强实践操作和科学评价的方式,从而提升高校国贸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薛鹏,武戈,邵雅宁.“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2015,12:143-145.

[2]龙晓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6:110-111.

[3]董岩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0:160-161.

作者简介:沈学恩(1970.01- ),男,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国贸专业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