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培训中的现场学习
2017-06-07何育萍
何育萍
近年来,现场主义、现场学习成为越来越流行的管理理念和培训方式。我们把这一概念和方式引入到督学培训工作中,注重运用在实践参与中提升工作能力的现场学习方式。
2016年北京市督学培训需求调研显示,督学最喜欢的督学培训形式即为“现场学习”。本文以督学培训中心组织的市级责任督学培训项目开展的现场学习为例,阐述如何做好督学培训的现场学习。
现场学习的地点选择
督学培训现场学习的地点和督学工作现场紧密相连。责任督学工作的现场就是其挂牌督导的学校,因为其需要履行的八项职责都和学校相关——校务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招生、收费、择校情况;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体育锻炼和课业负担情况;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情况;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学生交通安全情况;食堂、食品、饮水及宿舍卫生情况;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情况。
可见,督学的主要工作都是围绕学校展开的,因此,我们确定责任督学培训现场学习的地点就是学校。
现场学习的特点
督学培训的现场学习不是简单的学习空间的转换,而是培訓观念、培训方式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学习的培训者是多元的。现场学习的培训者不是传统培训中理论讲座的授课专家,而是有两个甚至多个培训者,如提供现场学习的学校校长、责任督学、学校其他干部教师、培训班的首席培训师、培训班的学员、现场学习点评指导的专家等。
现场学习的培训主题是聚焦实践的。督学培训现场学习的主题都是针对督导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如随着北京市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督学对区、学校的课程建设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因此,关注学校课程建设及如何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开展督导就成为责任督学培训现场学习的一个主题。
现场学习的培训资源是丰富立体的。围绕主题,跟学校有关的所有方面都是督学学习的对象。如围绕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校长的主题报告、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学校学生的活动、学校教学的环境、责任督学的督导内容等都是督学的培训内容。
现场学习的培训方法是交互的、对话的。现场学习的培训方法多样,既有讲座、参观、活动、模拟体验,又有小组讨论、专家点评指导。在现场学习的过程中,应鼓励学员与多元培训者互动讨论、对话交流。例如,学员应多与现场学习学校的责任督学进行对话,与学校校长及干部教师进行对话,与点评专家进行对话。
现场学习的培训效果是增值的。现场学习的培训效果一方面体现在学员身上——通过学习,对学校的主要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从学校责任督学、校长干部教师身上得到更多启迪;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现场学习的学校——学员在现场学习中通过模拟督导过程,发现并提炼学校工作中的亮点及特色,指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个过程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渠道。
现场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近两年来,市督学研修中心组织的督学培训现场学习共有三种类型:一是观摩学习各区督导部门组织的学校督导工作;二是新任督学模拟学校督导工作;三是考察学习中小学的办学特色及其责任督学的督导经验。在组织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现场学习学校的选择。一是根据区督导工作的实际安排。如我们组织责任督学观摩学习某区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专项督导”,现场学习的学校就是区督导部门实地督导的学校。二是区督导部门推荐。区督导部门对辖区内的学校及其责任督学的工作更为了解。三是首席培训师根据多年来对学校的了解来确定。如我们组织的学校课程建设的主题现场学习的学校就是根据首席培训师对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了解来选择的。
现场学习的流程设计。确定好现场学习的学校后,就要确定现场学习的流程。流程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时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围绕主题充分利用好学校等培训资源,运用多种培训方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就需要首席培训师进行流程设计。在设计之初,需要和现场学习学校的校长充分沟通,或者和提供现场学习机会的区督导部门认真交流,把培训的主题、目的、基本的培训内容交代清楚,便于对方根据需要提供最适宜的培训资源、培训空间及路线安排。一般来说,我们的现场学习包括学校参观、校长的主题报告、课堂听课、小组研讨、专家点评等环节。
现场学习的培训方式越来越受到学员的欢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并探索这种培训方式,希望能在市区两级督导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建设一批供督学培训现场学习的基地校或基地区,更大限度地提升督学培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