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教会他自己寻找快乐

2017-06-07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7年6期
关键词:魔法能力妈妈

本刊编辑部

策划人小语

2017年6月1日,第68个国际“儿童节”。

每到这一天,天下父母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开心快乐,买礼物、吃大餐、去游乐场……总之是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

然而,这些就是快乐的全部含义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如今的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呢? 或者,孩子快乐的来源,仅仅是物质的满足,甚至是沉迷于电子游戏?

其实,快乐还有更多层次:被爱、获得是快乐,爱人、付出也是快乐;让别人快乐是快乐,能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决定自己是否快乐,更是快乐。

而这些深层次的快乐体验,往往是被父母忽略了的,他们没有教会孩子去体验更深层次的快乐,以至于孩子获得的快乐只停留在最浅显的层面,而这样的快乐是暂时的、是空虚的,并不能带给一个生命真正的营养。

那么本期策划,我们就邀请台湾著名心理专家林昆辉老师来告诉父母: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快乐的孩子。

快乐的第一个层次需求被满足

★快乐的表现形式

当人的需求被满足,就会很快乐。这种快乐是第一个层次的快乐,是每个孩子从婴儿时期就不学而知、不知而行的一种快乐。具体说来,父母主动、无条件地给孩子提供衣食住行、娱乐等基本需求,孩子就会获得满足与快乐。

但值得家长注意的是,不是孩子所有的需求都应该被满足,而且满足的形式、内容与时空条件,也都需要遵守某种原则(如父母共同制定的“家规”)。

比如去商场,孩子走到玩具专柜时就停下来想要买玩具。妈妈给他买了辆小汽车,孩子拿到了小汽车,但没有满足地离开,而是嚷嚷着:“我想要个翻斗车!”妈妈说:“不行!”孩子撇嘴,欲哭,妈妈心烦意乱,犹豫不决。她担心哭声影响别人(丢自己的脸),就又给孩子买了翻斗车。

你以为孩子得到翻斗车就罢休了吗?No!他高兴了一阵子,发现其他小朋友买了最新版乐高玩具。“家里有很多乐高啊,不能再买了!”妈妈有点儿生气了。孩子才不管呢,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引来众人侧目。妈妈懊恼、愤怒,好话歹话都说了也没用。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个层次的快乐虽然很容易被满足,但是会很快过去。孩子要想持续快乐,必须以需求不断被满足来换取。今天要乐高玩具,明天要iPad,后天要游戏点卡……永无止境。

上学后,孩子的需求更多,同学有的,我要有;同学没有的,我也想有!只要有一个需求未被满足,他就哭闹、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总是活在这种快乐和不快乐之间的孩子很可怜,因为无论快乐还是不快乐都是被动性的,取决于父母是否愿意满足他的需求。

★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快乐,但是就要不断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吗?一个9岁男孩迷上了手机游戏,因为某次单元测试,他的语文和数学都得了满分,父亲高兴不已,奖励他玩儿游戏,孩子从游戏中获得莫大乐趣。从那以后,他上兴趣班累了要玩儿手机;父亲让他给远方的爷爷打电话,打完电话也要玩儿游戏作为交换;孩子过生日,奶奶问他要什么礼物?他脱口而出“iPad!”从那之后,男孩沉迷于手机游戏中,反而影响了学习。最后父母一怒之下,没收电子产品,断孩子却万分痛苦和不解,甚至想要跳楼自杀。

那么父母到底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获得第一个层次的快乐?又该如何拒绝不合理的需求呢?

我要需求被满足的快乐,但是你却讲条件或者不愿意—之所以发生冲突,是因为双方都不明白这种快乐的内涵是被爱,既然是被爱,就要能激起被爱的3种内在正向反应:感谢、感动和感恩。

如果家庭角色发展历程中,孩子只是一味地享受获得后的快乐,从来没有被激发感谢、感动和感恩的心,从来没表达这3种语言和行为,那么他就只会索求无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很简单,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教给他最基本的礼仪,凡事都要说“谢谢”。

第一个层次的快乐除了代表被爱,还意味着“我接受被爱”,表面上是需求的满足,本质上是被爱的满足。所以,这种快乐不应该停留在需求满足的初级阶段,而是要因为需求的满足获得被爱的满足,之后产生感谢、感动与感恩的回报行为。

比如孩子得到心仪的玩具、吃到美食时开心的不得了,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抬起头,睁大眼睛看着满足他的人(父母、长辈或朋友),感受对方源源不断的爱以及自己得到的丰沛的爱。当孩子体会到被爱后,他的心才会感动,才会真诚地说出“谢谢”,做出想要回报对方的举动。

如果孩子只知道沉浸于需求被满足的初级阶段怎么办?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示范给孩子看,因为需求被满足,所以我很快乐。但这个快乐的真相,是每天都有人向我施魔法,让我享受被爱的幸福。比如妈妈做好吃的菜给我,我吃了很开心,是她在向我施快乐魔法。

其次,提醒孩子,當有人满足你的需求时,你是否忘了回报呢?比如奶奶给你做了一个小收纳袋,你很开心,是否应该对奶奶说声“谢谢”然后用刷碗、扫地或陪奶奶散步来回报她?

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父母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孩子界定:哪些是正当的需求,哪些是不正当的需求,父母要做到不去满足孩子的不正当需求。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必须一直快乐”“不能让孩子不快乐”,其实这是父母的误区。让孩子快乐是必须的,让孩子不快乐也是必须的。谁说父母一直要让孩子快乐了?所有不正当需求带来的快乐,都会在将来某一天以不快乐甚至悲剧收尾。

快乐的第二个层次有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

★快乐的表现形式

有能力满足他人的需求,让他人快乐;而看到对方快乐,自己也快乐起来。种种为了自己有能力给他人快乐而感受到的快乐,比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更快乐,这是第二种快乐的基本含义。

这种快乐与第一种快乐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源于需求的满足,而后者源于满足别人的需求。这种快乐其实很常见,但多体现在父母身上。

家庭饭桌上有一个常见场景,妈妈专门负责给孩子剥虾吃,因为孩子喜欢吃虾,但是因此妈妈就顾不上吃饭了。当孩子说:“妈妈,你也吃一只虾好不好?”通常,妈妈会这么回答:“宝贝,你吃就好了!你吃,妈妈就很开心!妈妈真的不用吃,妈妈剥虾就好。”为什么孩子吃虾,妈妈就开心呢?因为妈妈在享受第二个层次的快乐:“我有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我因别人快乐而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把第二种快乐结合在我们的家庭角色里面—父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其他长辈)。当我们扮演这些角色时,会自然地执行并享受第二个层次的快乐。但也如此导致孩子一直停留在享受第一个层次的快乐里无法成长。

★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

林昆辉说,一个真正聪明的妈妈,会让孩子也给她剥虾。当孩子把虾递给她时,她应该张嘴就吃,而且一边吃一边说:“真好吃!你再剥一只虾给妈妈!”吃完后,告诉孩子:“宝贝,你那么喜欢吃虾,却把虾给妈妈吃。妈妈很开心,你好棒哦!”告诉孩子:他为了让妈妈高兴,放弃了让自己高兴的机会。

当孩子学会执行第二个层次的快乐时,父母一定要把孩子付出的代价和动机都说出来,“你爱妈妈,想让妈妈快乐,所以顾不上吃饭,给妈妈剥虾。”这才是真的机会教育。

把行为讲清楚,还要把行为背后的动机讲清楚,这个行为是利他性行为。你如果不做说明,那么孩子吃虾吃撑了,也学不会“我有能力满足别人需求”的快乐。

家庭教养常常就在这些细微之处。孩子生病了,父母悉心照顾,他会觉得生病没那么难受,因为自己被爱而感到幸福。

不妨告诉孩子:如果下次爸爸、妈妈生病了,也希望你这么照顾呢!孩子可以倒水拿药,做点儿他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当孩子这么做时,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他这么做你很高兴,你还要把“谢谢”说出来。

儿童的成长总是在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的,只要他的行为被肯定、被奖励,那么这个行为就会变成习惯,久而久之,价值观就会内化为某种能力。反之,某个行为没有被肯定、被奖励,反而被处罚,那么这个行为就会消失。

至于哪种行为应该被肯定而哪种行为应该被处罚,和第一个层次的快乐一样,家长应该会孩子甄别哪种“别人的需求”是正当的。比如孩子为父母剥虾、做家务活儿是值得肯定和奖励的,而别人要求你替他撒谎、欺骗老师家长等行为,就要果断拒绝,而且不要因为拒绝别人的需求而不快乐。

第二个层次快乐的内涵是爱人。要让孩子拥有这种快乐,父母同样可以以身示范或者引导孩子,努力对别人施展快乐魔法,让他们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快乐。比如和亲人、同学,甚至陌生人相处时,我有没有发现别人的需求?有没有主动满足别人的需求让对方快乐?当别人快乐时,我是否在他们身上,甜美地享受了他们的快乐?

快乐的第三个层次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求

★快乐的表现形式

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快乐,包括需求的满足与能力的实践,简单说就是自得其乐。这种快乐来自于“自己满足自己”的动机意念和不假外求的自我规范。这种快乐不必等别人给予,也不必等别人接受或高兴就可以完全自主、自发、自控和自给自足。这个层次的快乐是人间“极乐”。

我有能力满足自己需求的快乐,必须以学会第二种快乐为前提。某天,孩子很高兴地对你说:“今天,我的同学很伤心的时候,我过去安慰他了!”懂得快乐教养的父母会问:“那个同学一定因为你的安慰变得开心了是不是?而且我也看出来你很高兴,那么,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的吗?”孩子一定会很兴奋地告诉你,说他拍了同学的肩膀,说“有我在”,然后对方破涕为笑了!

但如果到此为止,孩子第三个层次的快乐也未必能被激发出来。父母应该真心地夸奖孩子:“你怎么这么厉害?你有能力让别人快乐,你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因为这么做的时候,孩子会主动把第二种快乐上升到第三种快乐,因为自己的付出让别人高兴,别人高兴比我自己高兴还要高兴,别人高兴了,我没有理由不高兴。

孩子领会了第三个层次的快乐,当他有需求时,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怎样做”,他不会动不动向父母要钱买玩具、玩游戏,而是主动走出去和小朋友玩儿,或请求父母带他走出去,爬山、旅游、看电影或者组织朋友举行有意义的活动。

如果孩子出去玩儿的要求被父母拒绝后,他也不会沮丧,而是想办法积极争取,比如承诺“不会跑出院子”“不会欺负小朋友”“如果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或者接受父母的拒绝,但不因此沮丧、发脾气,而是学会找到替代出去玩儿的方式,比如自己看故事书、让爸爸给自己讲故事等。

林昆辉认为,现在的家庭或学校教育领域中,几乎没有这种快乐的训练,是非常遗憾的。这种快乐的最大敵人是懒惰、依赖,很不幸的是,懒惰和依赖恰恰是儿童期最易养成的坏习惯。

★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这种自己寻找快乐的方法,从而摆脱“被快乐”的困扰,慢慢发现快乐是一种主动行为。

有一个10岁小女孩遭遇父亲车祸离世,母亲得了重病。从那以后,她自己洗衣、做饭、上学,节假日还要去医院陪母亲。她也会伤心难过,也会偷偷哭泣,但是擦干眼泪,她一切如常。像妈妈一样,她每天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每次去医院看妈妈,都会买一枝康乃馨或粉玫瑰,因为妈妈看到花儿就会笑;她打电话问候乡下的爷爷,像妈妈一样关心姥姥的身体。

可是这个女孩的老师觉得她如此“自得其乐”是不正常的,给她请了一位心理专家。心理专家和女孩聊完后说: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她早就具备了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她能应付这突来的变故,也有一颗乐观的心让自己和家人快乐。

孩子拥有自得其乐的能力,离不开父母的引导。比如有些父母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通常不会在孩子面前表达负面情绪,怕让孩子不快乐。但正确的做法是如实告诉孩子:“爸爸今天在单位发生了些事情,感觉不快乐,但我不想因为我的心情影响家人。所以,爸爸决定快乐起来!”然后,征求孩子的意见,“要不跟爸爸一起出去散散步?因为如果你能陪爸爸散步的话,爸爸就会快乐了。”以身作则,主动索求,让孩子培养“我有能力满足别人需求”的快乐能力。

孩子处在顺境中时,他们不必花费心思就可以开心欢畅。一旦逆境来临,孩子还能昂扬地抬起头,擦干眼泪后微笑面对吗?

当一个人具备了无论环境好坏都自得其乐的能力时,其实离拥有第四种快乐的能力也就不远了。

林昆辉说,要获得第三个层次的快乐,照样有魔法。

第一个魔法:总是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途径。比如孩子喜欢自然探险类的书,主动要求父母陪他去书店买书。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努力满足孩子。当然需求的满足可以视情况而定:既可以立刻满足,也可以延时满足。总之要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有办法获得快乐。

第二个魔法: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尽量往积极的方向想。比如帮助了一个迷路的小孩找到妈妈,但对方没有说谢谢时,要告诉自己:“那個妈妈可能急坏了忘了说谢谢”“无论如何,只要孩子找到妈妈就是好事”。此外,还可以做些好事或想一些快乐的事情,让自己回到快乐中。这种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做好事,比如让他帮你倒杯水、递个东西,而你真诚地表达感谢和快乐,这样孩子也会快乐起来。

第三个魔法: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其他环境,总是能找到适当的方案让自己快乐。比如有同学欺负你,聪明的孩子会找办法走出困境,向老师反映情况,让老师协助你得到道歉,或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对方意识到影响了你。实在不行的话,就求助于父母。

快乐的第四个层次:有管理“快不快乐”和排解负面情绪的能力

★快乐的表现形式

这个层次的快乐具体来说就是:不因为我快乐而让别人不快乐,不因为我不快乐而让别人也不快乐,不因为别人快乐而我不快乐,不因为别人不快乐而我不快乐。它和前三种快乐层次截然不同,人们追求前三种快乐却遭遇挫败,就会落入与之对应的三种不快乐中,而且前三种快乐几乎都是为了获得快乐,必须解除不快乐。但第四种快乐则落在管理快乐与不快乐上,判断标准是会不会影响别人的快不快乐。

同桌被老师批评了,孩子很沮丧,他不知道自己是该继续快乐,还是该配合对方情绪跟他一起郁闷?懂得第四个层次快乐的孩子,不会因为别人不快乐而跟着不快乐,他会保持自己的正常节奏、步伐而不被别人打乱,从容地管理自己的快乐与不快乐。也就是说,他快不快乐,是由自己来决定和管理的。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天然就会以为快不快乐都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因为父母的快不快乐而弄得自己快不快乐。但当他慢慢长大,会发现自己快不快乐,会和别人快不快乐混在一起,怎么办?

比如父母吵架后心情糟糕,把自己的不快和郁闷统统发泄在孩子身上,有时还会加上一句“都是因为你,我才……”“要是没有你,我就不会……”这种时候,孩子怎么会做到“不要因为别人不快乐而我不快乐”呢?委屈、受伤、愧疚等多种负面情绪肯定会涌上心头。

孩子因为某件事伤心得要命,父母却不以为然。父母不接受孩子在家里表达负面情绪,因为他们认为“小屁孩儿没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我们为了你而累死累活,你咋还不高兴呢?”渐渐地,当孩子郁闷时,就不敢在家里表达了。比如在学校挨了老师批评,正常的情绪反应是沮丧、郁闷,但孩子担心父母不在意或批评,回到家依然嘻嘻哈哈。于是父母就觉得“我的孩子多阳光啊”。

林昆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儿童自杀,基本上都是求助无门,因为父母不允许他们犯错、生气,不能接受他们发泄负面情绪。

不懂得示范正确排解负面情绪的方式,是很多父母的失职。爸爸回到家就抱怨领导严苛、同事变态,并因为这些人很不快乐,不快乐就喝酒、外出或睡大觉;妈妈心情不好就找爸爸的茬儿,刷微信、打电话、上网购物。孩子不高兴了怎么办?抱怨令他不开心的同学,想着怎么报复人家,或者玩电子游戏,偷偷用父母的钱打赏网红。

除了向父母学习情绪表达方式,现在很多孩子负面情绪表达方式的“老师”,是电视和网络。生气就是要很大声、扔东西、摔门而出。其实孩子这么做是通过伤害自己来做给别人看的,只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而已。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父母不要不以为然或不理解,也不要过于害怕,因为孩子是学习模仿得来的。

★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

那么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处理负面情绪呢?首先是和他沟通,问他这么做是从哪里学来的?然后告诉他:“你这种生气方法很笨。很多坏蛋都像你这样生气,好汉才不这样呢。”孩子就会知道:原来让自己不生气还有其他方法。还要告诉孩子:如果妈妈让你生气,你可以告诉妈妈“我不要”;你可以让孩子抱着你说:“妈妈我好生气,我不要做那件事情!”

林昆辉说,在教孩子学会感受、体验第四个层次的快乐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应该遵循如下快乐魔法:

首先,如果因为我的快乐而让别人不快乐时,立刻结束自己的快乐状态。我想快乐或正在快乐时,会注意别人是否快乐,以及我的快乐是否激起别人的不快乐;当我想要不快乐或已经不快乐时,我是否会注意别人快不快乐?

其次,如果别人正在快乐我却出现不快乐情绪,不管有意无意还是其他原因,都要立刻结束自己的不快乐。当我不快乐时,检查一下自己:是自发性还是反应性。父母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当发现对方不快乐时,玩玩儿猜谜游戏。“嗯,我发现你好像有点儿不高兴哦。让我猜猜,是什么事、是谁让你不高兴了,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同桌又把你的橡皮抢走了?”当孩子愿意说出不高兴的缘由时,再告诉他:“你的不快乐原来事出有因”,或者是“我觉得你不应该因此而不快乐”“要不,我们一起做点儿快乐的事情吧!”

第三,不因为别人不快乐而让我不快乐。如果发现自己不快乐是别人的不快乐引起的,立刻结束不快乐。当我不快乐时,我会注意是别人影响的,还是把别人当借口来借题发挥的。“你那死样子,看了就不高兴!我什么心情都被你毁了!”这是很多家庭里,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都会出现的情形。显然,这种情形会引发不快乐,第四个层次的快乐,也就无从谈起。

第四,能管理自己快不快乐,这是更高层次的快乐。对孩子来说,这种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会困难重重。家长要告诉孩子,生气和不快乐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要允许他生气和发泄情绪。其次,当孩子生气时,不要谴责,也不要让孩子独处,而是走过去,抱抱孩子。如果孩子不让你抱,想要挣脱,那就不要强搂强抱,而是改为去摸他。摸摸他的头、脸蛋或小手,在不离开孩子的前提下,不断做这种尝试。

本刊观点

因为爱,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但是就像爱的表达方式有千百种一样,我们要知道:获取快乐一样有不同的途径。通过获取物质而得到的快乐,得来简单,却也稍纵即逝。

孩子终将长大,离开父母的怀抱,走向学校、社会,于千万人中择一人,开始另一段崭新人生。这时候,快乐显然意味着能独立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如地决定自己快不快乐。明白追求快乐是必须的,而不快乐也是正常的。那么快乐,就会不请自来,孩子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丰盛和有意义!

猜你喜欢

魔法能力妈妈
魔法穿越
会变魔法的风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VR的魔法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