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传承
2017-06-07陈萧军
中国社会保障 2017年3期
■文·图/本刊记者 陈萧军
高山下的传承
■文·图/本刊记者 陈萧军
走乡串户去演出
村民演员在大雪中“走印”,寄托镇宅、祈福的美好祝愿
开戏啦
行走在乡间的传统文化
2017农历丁酉年正月初六,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上空不时传出震耳的爆竹声,上尹家村的村民敲着锣,下尹家村鼓手打着鼓,300多名参演村民分别从两个尹家村的古庙中涌出,走在最前面的两个戏把式分别举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两块牌子,至此,鱼龙镇2017年武都高山戏春节演出拉开大幕。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鱼龙镇下辖的十几个村庄接连上演精彩大戏,古朴高亢的唱腔唤醒了这里的春天。
高山戏,是流传在甘肃陇南地区民间的剧种之一,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该剧种不仅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中国戏曲研究的活化石。
高山戏演出时,先由社火队在大场演出,社火演罢,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其他打麦场地的表演如“圆庄”“上庙”“走印”等,则带有明显的祈福性质。
国家级非遗高山戏扎根陇原高山,唤醒这里一方文化水土的春天。
小演员们从小接受传统戏曲文化熏陶
拜敬长辈
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