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综艺节目转型看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的体现

2017-06-06雷蕾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大众传媒综艺节目思想政治教育

雷蕾

【摘要】综艺节目主要是依托电视和互联网媒介为载体,涵盖多种内容的娱乐性节目形式。大众传媒作为综艺节目的载体,在综艺节目的传播和影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综艺节目的转型来分析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的体现。

【关键词】综艺节目 大众传媒 思想政治教育

一、综艺节目转型

1、转型现状

近两年来,综艺节目在内容、载体形式、价值定位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最近的朗读者,以及出现在地方卫视的见字如面、最强大脑等,都体现出由喧闹到静、由快节奏到慢节奏、由注重娱乐性到知识性、由注重表面性到内在性、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注重节目的思想引领性的主要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是必然性的、也是现实性的。

2、转型原因

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娱乐化、消费化的生活方式受到更多人的追捧。这一方面源于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工具理性的主导,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多元文化的交融、交锋频繁,人们当前生活状态的空虚、迷茫相关。人们生活在一个异化的世界里,自己对周围世界的一切变得有些麻木,或认为理所当然、或被动接受。西方文化的价值渗透、文化冲击都影响着人们对所生活世界的把握。在主流的生活圈子之外,还想寻求一些新鲜的刺激。因此娱乐性、具有感官刺激、快节奏的综艺节目成为主导。而外在的、感官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人们内心的满足,喧闹过后,留下的依然是空虚和迷茫。渐渐地,人们开始寻求内心的富足,从追求外在的刺激到寻求思想上的引领、价值理念上的自觉自由。这是人发展的需要。大众传媒做为重要的传递主流思想、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媒介,顺应当今社会呼唤价值理性的趋势、感知于文化的一元主导与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思想意识的混乱。因此从节目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上都实现了转型,从而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达成知、情、信、意、行的协调互动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的特性表现在:

(1)思想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它的基本领域是人的思想,过程是传递思想的过程,目标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思想的转变。因此,它必然地具有思想性特点。

(2)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社会中的重要现象,它是适应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要求其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

(3)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实践性的过程,通过主客体的实践互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目的。这一实践性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而且从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来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4)人本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可经由人的发展为中介实现。以前我们过多强调社会而忽略人,现在思政的重心要实现由社会向人的转变,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人、关注思政主体。

三、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现状

大众传媒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传播媒介。前四种为我们俗称的传统媒体,后两者被称为新兴媒体,还有一种说法称互联网和手机为“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广泛应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研究,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传统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传播媒介和载体作用,他们有着新兴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报纸曾作为独一无二的传播媒介在占领主流意识阵地、思想统领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现在,我们报刊领域的权威媒介仍然在文化价值观的主导、宣扬国家大政方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它也曾作为我们一代人身上文化、生活习惯的反映,每天早上的第一精神食粮深深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用不看报、不读书来表示自己的不与时俱进,可见,看报的重要性在很多人那里等同于读书的意义。电视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它的受众面广泛,从小学生到老年人,无不受电视的影响。其次,它的播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并且播放的内容受着广电总局的严格审查,整体上来说传播的都是正面的、积极地信息。播放内容上是可控的。再次,电视媒体现在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时俱进,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利用电视上网浏览信息、观看电视节目。最后,電视媒介的传播有利于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观看其他媒介上的内容可能是一个人在看,但惟有电视有效地把一家人聚合在一起,实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家庭的建设。现代新兴媒介互联网和手机更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思想引领、意识形态宣传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上,大众传媒在促进人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引导功能

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导向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提供有利的帮助。大众传媒的思想导向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导向。大众传媒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面,需要与当今主流价值形态相契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大众传媒的价值导向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群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快、内容广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

第二,目标导向。大众传媒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关注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利用大众传媒平台多传播一些励志故事或是先进事迹,为群众树立一个目标导向。

第三,行为导向。大众传媒通过对各种政治观念、法制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宣扬,能够营造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進而达到规范其自身行为的作用。

(2)互动育人功能

这体现在主客体信息的共享和双向互动的交流上。

第一,主、客体信息共享。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很大程度体现在其信息共享方面。互联网的多维辐射模式使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发布信息和阅读来自平台上的各样信息。在大众传媒平台上,信息发布与共享变得简单快捷,这其中无可厚非地包含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借助大众传媒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布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以此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共享。

第二,主客体双向互动交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表现在信息的信息的共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双向互动交流的特性更加有利于思政目的的实现。对于按照教育主体意志传播过来的信息,教育对象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与传播或发布者互动交流,传播者也可及时地掌握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对传播的内容、方式作出调整。这一方面得益于平台的互动、快捷特性,也得益于其匿名的特点,为双方的平等互动创造了条件。

(3)舆论氛围营造功能

大众传媒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性强,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当一个群体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缺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可塑阶段时,正面的、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就显得极为重要。它能通过舆论的导向将思想波动的群体、持有错误思想的群体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坚持生成发展的原则,对于思想稳定的群体,要通过舆论的引导,使其继续保持。对于处于思想波动期的群体,这一时期的积极宣传、引导起到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

(4)监督反馈功能

一方面,大众传媒的“信息源”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晴雨表”作用。通过大众传媒平台发布的个人动态和心情等信息,真实地反映了群众的思想动态。同时,大众传媒尤其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一方面,平台的共享性、多维辐射模式,人们自主意识增强,人人都想成为自己的主人,这些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转移和削弱,出现了很多网络大咖。另一方面,境外的各种意识形态信息涌入,挤压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空间和主导地位。另外,我国对网络的监管还亟待加强,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统合力降低,给教育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和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监督反馈功能,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和利用。

参考文献:

[1]付安玲、张耀灿.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维变革[J].学术论坛,2016

[2]和小甜.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优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大众传媒综艺节目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