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文化的融合
2017-06-06周艳
【摘要】学校是一个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添加一定量的本土文化,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促使他们提升自己保护、传承本民族、本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感,这样既能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又能增加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校园文化 歌圩文化 融合
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活动丰富,从群众自发组织到政府指导举办,这一文化盛宴得到广泛的保护和传播,传播的主体也逐渐从群众向学生倾斜,如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就对各市、县(市、县)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下发了《关于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桂教民教〔2017〕2号),已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为活动主题,以宣传民族文化、参与节庆活动、开展实践活动、组织成果评选、民族文化专题讲座、各地各学校的特色民族文化展示,活动时间从3月20日至4月20日,并公布了自治区民语委及各市民语工作部门翻译服务联系电话。其他事业单位也因此开展了相应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活动,广西图书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每年都会将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活动作为一个专题在本单位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民族文化爱好者来参与和欣赏。政府性质的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成功举办了33届,在每一届歌圩文化盛宴中,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壮族文化活动
在每年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的壮乡欢歌》文艺演出时,壮校、武鸣中学、武鸣高中的学生就承担着伴舞的角色,如在2016年大型项目千人竹竿舞中,每一方块需要击竹者十对人(17个方阵、每个方块20人),他们位于细竿的两端,左右人的间距宽于一臂,双系跪地,臀部后坐,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每个方块还有鼓手,击竹者和鼓手基本是由高中生來承担,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能锻炼他们的团结协调能力和音乐感,最重要的事能让他们耳濡目染自己本民族的的特色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增添了自己业余娱乐活动。
各乡镇学校教师也是竹竿舞的参与者,训练时间一般一个月左右。学校师生的参与,给竹竿舞在训练时能够统一、及时的进行,他们的表演给千人竹竿舞展示了青春的活力。
二、民族体育活动
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学生参加的民族体育活动主要有抛绣球、板鞋比赛,抛绣球作为汉族传统文化,在各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抛绣球成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的主要竞技活动之一,主要参赛者是学生,以校为单位,每个参赛队是6人,男女生各三人,其比赛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规定,每年的抛绣球场地是这样安排的:在比赛场中央立着一条高9米的杆,杆上安一个直径为1米的投球圈,绣球由绸布或花布制成,直径5——6厘米,重150克,球心系一条长90厘米、尾端三片长4厘米、宽2厘米的布条绳子。比赛每场5分钟,以在指定时间内(一般是5分钟)以抛绣球穿过长杆的投球圈多少决定冠军。现在抛绣球已经成为一门中小学的体育必修课,成为初中升高中的体育考试科目之一。在广西民族大学也有抛绣球的项目。
板鞋比赛也是以中学生为主,现在主要以六人竞速比赛为主,这也需要配合和协调。
由于这些体育竞技活动已成为各初中学校的主要体育活动之一,因而在每年的比赛时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武鸣宁武镇中心学校在2016年“三月三”歌圩的民族体育竞技大赛上,抛绣球及六人板鞋接力赛获均一等奖,双桥镇中心学校在2016年六人板鞋接力获得团体三等奖,抛绣球获得团体二等奖。
三、校园文化与武鸣三月三歌圩文化的融合
(一)尼达妮合唱团组建
尼达妮合唱团,2003年初成立于广西武鸣县的壮语儿童合唱团,以演唱原生山歌与新创民歌为为主。“尼达妮”为壮语,意为“男孩和女孩”。此合唱团演唱自然、纯朴、婉转、优美,此合唱团首先由文化馆蒙水生在灵源小学创建,第一次便选了一百多名年龄在10至12岁的小学生,由文化馆老师特别是黄榆婷老师进行精心训练。2003年4月,在武鸣县壮族“三月三”歌圩开幕式和“壮乡欢歌”文艺晚会上,以一曲壮语山歌《迎客歌》一炮打响,尼达妮合唱团很快就在区内声名鹊起,考虑到农村小学生源少,合唱队改在县城小学招生,从武鸣三小、四小和实验小学,挑选5~12岁的小学生来培训。武鸣壮族人民崇尚蓝色,以蓝为美,蓝色寓意美好,所以合唱团的孩子们都穿蓝色的民族服饰。这些尼达妮小歌手在每年的三月三活动中都会展示他们的歌喉,同时还去外地及国外参加演出,2006年10月,尼达妮合唱团特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音乐频道(CCTV-音乐)黄金时段播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儿童音乐协会举办的音乐比赛金奖、全国校园艺术展评特别奖、全国校园艺术选拔赛金奖、首届中国—东盟艺术盛典比赛声乐类金奖等奖项。2010年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广西馆、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场馆的演出。2011年4月3日,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由城镇一小、三小、四小和县民族中学300名学生组成的尼达妮合唱团用壮语演唱了欢快活泼、优美动听的儿歌《壮乡处处都是歌》、《壮乡五色饭》,2014年4月2日,尼达妮合唱团参加“三月三”歌圩开幕式表演,参与了广西电视台首次直播节目。此合唱团截止2015年创作原创歌手8首,如:武鸣是个好地方、小小尼达妮赶圩忙、我也算歌手、壮家五色饭、壮家达妮爱唱山歌、我是壮家小歌手、壮家到处都是歌、山歌伴我长。现在有些人已经考上了中央艺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广东艺术学校、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学校。
(二)广西壮族学校——原生态民歌教学
现在广西壮文学校少数民族歌手办的教学中主要以原生态民歌为主,并把它列入常规的教学当中,每个班级、年级都安排好民歌课程,每个学生在毕业后起码掌握原生态民歌30-40首,随口唱,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活动都需要他们去参加,现在会唱山歌的年青人越来越少,所以就缺少这方面的人员,壮校歌手班所培养的的学生就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学生初中一毕业就开始来这里学习,然后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活动,如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故事的广西原生态民歌展演,前不久去香港演出——少数民族原生态展演,7月25日去日本,把民歌带出了国门。每年武鸣“三月三”民歌展演也都参加。
歌手班的歌是老师去到当地进行实地采风,先录再整理,把原汁原味的山歌教给学生,歌词的意思也要傳授,这样可以把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和传承。
政府部门也很重视这一方面,现在广西文化厅在壮校挂了一个广西原生态民歌传承培养基地;南宁国际民歌节也挂了广西壮文学校国际民歌节艺术生产联系点。可见已经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项目来做了。
(三)武鸣山歌文化的延伸教育
山歌的传承者归根结底还是要学生来传承,20世纪初,老一辈的山歌爱好者就开始物色继承人,但由于年轻人有自己的理念,认为山歌无法让他们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也不愿把这一文化当作自己的使命来承担,为了寻找山歌继承人,在2003年时,文化馆的蒙水生老人在灵源小学组建了尼达妮合唱队,多次参加壮族山歌的演出和比赛,是武鸣壮族山歌在保护、传承中的中坚力量,在2017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活动中,由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武鸣区委、武鸣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山歌学会、中共武鸣区委宣传部、武鸣区文艺界联合会承办的壮乡歌海2017年广西青少年山歌邀请赛决赛在武鸣去江滨公园举办,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各乡镇的小学生,他们或许不会说壮话,在比赛现场还要看歌词,但对山歌音律的理解和演绎可以看出他们是从心底里爱上了本民族的山歌。期待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忘自己的本土文化,并为本民族的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园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学校承载着各类民族文化的传承使命,举办相应的民族活动既能增加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也能丰富校园文化,如民族工作报告会于2015年4月19日在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召开,邀请了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梁庭望教授和原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毛公宁到校分别作了题为《壮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和《伟大的道路——略谈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专题讲座,给学子们带来深厚的民族文化熏陶。
2015年4月21日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校园内欢声笑语、歌舞飞扬,一场别开生面的“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校园开放日在这里隆重举行。学子们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展现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校园中传承和发扬的成果。该校长期致力于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工作,组织开展“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活动,让民族民间歌舞走进课堂,在充溢着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氛中,每个学生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滋润。
参考文献:
[1]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周艳 2010年
[2]传承山歌与品牌打造—武鸣县尼达妮合唱团札记 CNKI知网空间 2008-05-01
[3]原创山歌唱响北京城,尼达妮合唱团全国赛上独占鳌头广西法制网 2006-02-16
[4]武鸣千年歌圩上演歌王赛 南国早报网 2009-08-16
[5]中国壮乡 武鸣尼达妮合唱团简介 新华网 2011-04-03
[6]武鸣尼达妮合唱团惊艳世博园展原生态壮乡山歌 凤凰网 2010-07-20
[7]广西民族中专召开宣讲报告会 邀学者作专题讲座 广西新闻网(南宁)2015-04-20
[8]http://www.wuming.gov.cn/sys/document/detail/144.html 武鸣三月三
课题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产业化研究(KY2016YB901)
作者简介:周艳 女 1976年11月 广西全州 硕士研究生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讲师 专业:民俗学 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和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