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2017-06-06杨信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语种跨境校企合作

【摘要】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本文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语种 跨境 电子商务 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是学校与合作企业针对企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的方面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及其教育资源,有计划地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人才培养方法,迎合了市场需求,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实用的培养平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电商实训平台远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的正常教学需求,学生在开展仿真性实训和模拟实践性实训过程中,虽然从实训内容上达到了深化专业技能学习的要求,但由于与真实的跨境电子商务环境存在脱节,他们往往忽视了现实中存在的外界干扰因素和突发性因素,实训效果过于理想化,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校方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与义乌知名的跨境电商培训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学生实训平台,一方面公司通过选派业务骨干指导学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入驻企业实习。构建校企合作实训平台不仅能保证学生实训环境的真实性,还能确保学生实训作业的保质保量完成,进而增强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2.缺少能用的指导教师。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语言学和现代物流学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新兴的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对广大电子商务教师而言并不陌生,但由于自身的语言水平受限,无法对这类平台进行深入研究。校方可利用小语种师资对学生开展基于小语种教学的跨境电商指导,在开展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分工合作,不但要完成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教学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实训指导、学生管理等,这就必然对指导老师提出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高校参与跨境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大多局限于理论教学,而且缺乏一定的语言基础,能精通小语种者少之又少,将小语种教学和跨境电子商务教学融合更是罕见。

3.缺少适用的培训教材。国内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这些教材大多中文编写,理论性较强,针对客户国家的语言介绍、人文概况、风土人情、国家习俗的普及等这些方面的内容较少涉猎。校方结合义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出口国家的实际情况及电商市场内热门小语种国家的国家概况,编写适合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使用手册,以满足跨境电商市场对小语种的迫切之需。

三、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

1.市场需求。随着英语系跨境电商业务的逐渐饱和,小语种市场现已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的新“蓝海”。 俄罗斯、巴西、乌克兰、阿根廷等新兴市场迅速崛起,新兴市场有大量不具备英语能力的新买家。以巴西市场为例,巴西目前是是南美最大的电商市场,在线零售已从2013年150亿增加到2014年350亿,年增长率18.5%。同期在线消费者将增加79.3%,从3090万增加到5540万。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巴西现已成为跨境电商最有价值的目标市场之一。基于此,校方积极开展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尤显紧迫,不仅要开设各类小语种课程以满足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创业方面的语言需求,还应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改革,以期培养适应义乌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小语种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2.创业基础。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校方”)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开辟出一条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之路。其中,该校外语外贸学院以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国际商务等专业为依托,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從事国际电子商务实践和创业,本着“校企合作、以需定学”的原则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敦煌网、速卖通、eBay等知名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设敦煌班、速卖通班、eBay班。并于2013年正式组建“跨境电子商务创业班”。经过三年磨砺,该班学生全部通过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认证审核,拿到了创业证,60%的同学开创了自己的公司,平均收入过万元。学生们在“创中学、学中创”,不仅掌握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养成了优秀企业家的品质,为学校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企业支持。校方已和义乌盈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校内设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并获得该企业的大力支持。公司已选派多批优秀师资指导学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工作,主要以定期举办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及应用的前沿动态,熟悉跨国电商平台的商业运作模式,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创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创业及就业竞争力。

4.学校鼓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励和支持各专业根据专业建设情况开展校企合作,尝试各类教学改革和创新,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义乌工商学院已陆续出台了如《关于鼓励与扶持在校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文件,并在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开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近年来,校方开始大力推进外语教学改革,不断引进小语种师资,并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实施分类教学,着力培养接义乌市场“地气”的复合型多语种人才。目前校内设有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和法语等六个语种的公共选修课程。

四、开展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首先,助力义乌打造成全球跨境电商集聚化中心。2013年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元年,这一年中义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突破5万,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同年11月,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出台了《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推进方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努力把义乌打造成为“总量规模全国前列,服务政策全国最优,产业链支撑全国最强”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高地。我校作为目前义乌市唯一高校,不仅在教学上紧紧围绕“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学生”的教学宗旨,而且还不断加快教改步伐、培养满足企业之需的适用人才。由此,开展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必将助推义乌打造成全球跨境电商集聚化中心。

其次,满足义乌市场对小语种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线上跨境贸易迅猛发展,义乌市场上的中小微企业越来越关注新兴外贸市场。eBay集团发布《2014年打中华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2013年大中华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为新型市场国家,其中增长最快的阿根廷和以色列,增速分别达到130%和78%。义乌要打造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和全球电商集聚中心,更需要培养一批国际电子商务人才,为义乌实现“实体、虚拟”市场的融合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基础和人才保障。校方应本着“校企合作、以需定学”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开设各类小语种课程以满足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创业方面的语言需求,培养真正符合义乌经济发展之需、“接地气”的复合型小语种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最后,探索“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新模式。“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是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指示。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实现教学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对接公司通过选派优秀师资指导学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学习,如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把手实地操练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及应用的前沿动态,熟悉跨国电商平台的商业运作模式,掌握跨境电子商務创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创业及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晓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1.02;

[2]曹春益,基于工作室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2.02;

[3]易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情况调查与分析[J],电子商务,2012,04;

资助项目:本文为2016年浙江省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小语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FG201612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信,浙江义乌人,1986.06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小语种人才培养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猜你喜欢

小语种跨境校企合作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小语种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全球化背景下小语种语言的发展
小语种对大学生(非小语种专业)就业竞争力影响调查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