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2017-06-06卢万峰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散步初中语文课文

卢万峰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它的目的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评价等相关的综合语文能力。阅读教学由于训练层次多,内容相对复杂,一直成为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工作中一些教师由于不得要领而耗时低效,其实,阅读教学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我们 按照它的规律去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达到教学大纲关于初中生阅读教学的要求,完成阅读训练的任务,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我认为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走的第一步就是朗读感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

一、走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朗读感悟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眼、口、脑的协作会把书本上无声的文字变成学生心中有声有情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这一步骤。学生只有充分有效的朗读,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容为后面的深层次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会在文本的阅读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发生情感的共鸣,初步把握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定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所以说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朗读和感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落实朗读这一环节呢?教师一定要重视多种朗读形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因课制宜、因生制宜、因情制宜。不能一味的默读、齐读、自由读,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定。如范读跟读、配乐朗读、角色朗读、个性朗读等等。例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我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1、教师范读。意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作品的朗读要领,明确基本的朗读要求在实际中运用的技巧。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朗读提供一个模仿的例子。2、名家配乐配画面朗。学生会在音乐和图像的感染下认真感受名家朗诵时,语速、语调、停顿、动作、神态和情感的运用技巧,体会更高层次的朗读艺术。这样学生的朗读欲望就会被彻底的激发出来,就会跃跃欲试。3、学生特色朗读。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自己朗读效果最好的段落,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和个性,征服听众,愉悦自己。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心理情绪是愉快的,学生体验文本和接受知识的状态是最佳的,他们往往能轻松记住文中的佳词美句与精彩段落,甚至对课文的某些地方产生自己创造性的理解和认识。4、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和名言警句,加深对名篇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总之运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切身的体验与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基于上面的认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因为怕浪费时间而减少给予学生朗读的机会。实践证明,充分有效的朗读对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结构,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是必要的第一步,有了这样的准备,后面的高层次阅读要求的练习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多种形式的朗读,而是要结合实际有所取舍和侧重。

二、走稳阅读教学的第二步——讨论探究

好的问题不但能燃起学生探究文本的火花,而且能为训练学生理解、分析、归纳、鉴赏、审美等阅读能力推波助澜。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围绕学情灵活的设计一些讨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训练学生的感悟表达能力和归纳抽象的理性思维。如在讲授《散步》这篇课文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问题:本文是一篇秀美隽永,意蕴丰厚的散文。仔细品读后,谈谈美在何处?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一时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不知如何下手进行讨论探究。这时教师要根据这一学情巧妙点拨,打开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当时我的提示是:平时人们在散步时心情会怎么样啊?一家祖孙三代人在初春这美好的时节一起到郊外散步那种感受又将如何呢?我用了一个这样的追问法,学生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他们就立刻投入到讨论探究中去了。最后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散步》中表现的情感是美的,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母子真情人性之美;《散步》对初春的景物描写是美的;课文的语言是美的。通过我的引导,就这样把一个高难的问题化解为由一个个相对浅显的问题组成,变得能使绝大部分学生接受,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训练了他们高层次阅读的能力。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去讨论探究,感受优美的文字展现的画面之美。最后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平常中见灵气,浅显中见哲理”的语言之美。学生认真讨论积极发言准确找出了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走入阅读教学的第三步——自主学习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提问、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学习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文章的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都能用基本的法则去提问、讨论、分析、质疑,如:学习记叙文时,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的记叙要素是如何体现的,有什么独到之处?文章的主题是用哪些材料突显的?文章的语言的特色是什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說明文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质疑探讨。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运用什么顺序和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说明,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说明语言属于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议论文可就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语言方面的特点提问,引导学生去学习。学生在自学中独立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会得到课堂之外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的联想、想象、归纳、概括、表达等思维和语言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的本领得到了有效培养,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一定能适应社会发展。自主学习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进入这个境界之后仍需要教师的指导 、检查、评价,否则学生的学习将会出现无政府状态。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当作标准答案,如果出现错误那后果是很可怕的。学生的自学效果检测要有权威的标准,他们才能发现自学中的优劣得失,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失误的原因,落实解决的办法。运用这种方法他们的阅读能力又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总之,阅读教学并不是什么老大难,只要我们耐心细致的按照上述的方法去做,我想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成效。

猜你喜欢

散步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散步的收获
散步
背课文的小偷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