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教学片断谈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6-06谢伍一
谢伍一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民族的大家庭;问题意识;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900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问题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有待于培养和激发。 笔者听取了一位初中地理教师执教的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该教师将培养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贯穿其中,使学生不但顺利掌握了相关的地理知识,思维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学片断一】
教师板书:民族及其人口构成
PPT展示:课文第一段内容
学生活动:
1.自己默读第一段。
2.问答快速接力。每组就刚才默读的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由其他组回答,不能重复同样的问题。
【思考】用心阅读,以问促记,体验成功。此段内容比较简单,但又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教师设置了“问答快速接力”这一活动,让学生就默读的内容生成问题,快速回答并接力提问且不能重复同样的问题,这在课堂中形成了一种既有竞争性又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学生必须用心阅读,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并生成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从基础型问题入手,学会用心阅读,以设问促进知识点的记忆,在成功的体验中愉快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教学片断二】
教师板书:民族风俗习惯
学生活动:
1.欣赏视频(内容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各抒己见。为什么有的民族喜爱赛马,有的喜欢赛龙舟?
3.脑洞大开。(分组活动)每组就视频中(或你知道的)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服饰、民居、体育活动)提出一个问题,其他小组解答,提问者要对答案做出评价。
【思考】激发好奇,问中求真,深刻理解。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用了一段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有关各民族风俗习惯的视频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为什么会与我们不一样?继而抛砖引玉,以“为什么有的民族喜爱赛马,有的喜欢赛龙舟?”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教会学生用地理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接着,教师提出下一个活动要求(脑洞大开),一方面,鼓励学生追根究底,多问一个 “为什么”,多提一个“怎么样”,探索隐藏在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自然规律或缘由,使他们不但 “知其然”,更 “知其所以然”,从而深刻理解地理自然環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问题研究,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虚心倾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在探究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寻求其规律性,为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打下基础。
【教学片断三】
教师板书:民族分布特征。
学生活动:
1.阅读《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
第一小组:(1)你关注的民族(汉族)的图例是什么?该民族分布在哪里?(2)是否存在没有汉族的省区?这说明了我国汉族分布的什么特点?
与第一小组一样,第二小组关注壮族、回族、蒙古族,第三小组关注维吾尔族、藏族,只是将问题(2)中的“汉族”更改为“少数民族”。
第四小组:(1)你关注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在哪里?各有哪些少数民族? (2)为什么会有这种少数民族分布现象?
与第四小组一样,第五小组关注云南,第六小组关注新疆。
2. 各组展示探究成果。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思考】纵横递进,层层设问,连续思维。民族分布特征是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充分强调对地图的应用,采用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连续性问题,让学生随着对问题的层层探究深入思考,这样学生无形中强化了地理学习的问题意识——“是什么(图例)”“在哪里” “有什么(分布规律)”“为什么”,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分析地理事物(想象)。这样的连续性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学生也通过探究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联系获得了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概括,归纳提高,在连续性的思维中使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得到提高。
爱因斯坦指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本节课在教学中始终强调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归纳结论,让学生在“问”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各种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