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性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2017-06-06施军
施军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应用融入性教学法,可通过主题引领、设计疑问、创设氛围、巩固总结等途径,使师生之间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实现教与学的主体彼此相容、平等对话,在此基础上加强思想品德课堂的实践环节,以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融入性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6901
融入性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中师生互相融为一体,双方共同建构知识、方法与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学科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融入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内涵丰富的主题活动,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促进对生活与学习的融会贯通,在系统的分析、综合、比较及鉴别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文以苏人版(九年级上册)的《融入民族文化》一课为例,浅谈融入性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一、主题引领,激发融入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用融入性教学,应通过精心备课将抽象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主题活动,其中贯穿有辩论、故事、游戏、问题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师生的融入意识,自觉进入思想品德的学习之中。在《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并联系史实去感知汉字的内涵,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师以“姓名文化”为切入点,设计了“说名字,谈文化”的主题活动,从而激发了师生的课堂融入意识,使其充分表达与交流自身感受。对此,教师不妨以周围的人或历史名人举例,以激发学生思考:孔子,名丘,字仲尼,请你说说其中的含义。然后,在分析“汉字的特点”时,教师不妨出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中的“京”字的特点。
二、设计疑问,加强教学互动
教与学的互动,是融入性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应用的表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对方法的探究过程,往往需要在有区分度的问题设计中加以落实。在《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奥运会徽”的教学情境,设疑启思:除了汉字文化,你还能从图案中找出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从中理解传统的印章文化、龙文化、玉文化等,感受传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时,教师继续以问题引领思考,形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既然中华文化有如此魅力,那么我们应当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可是看看我们的周围,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大行其道,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却备受冷落,对这种情况你怎么看?学生通过交流探究,明确了在国际化的今天对待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根植中华文化的沃土,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持开明开放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创设氛围,促进情感交融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以民主平等的思想走近学生,师生共同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情感交融,能够促进学生对思想品德内容的认知与理解,使其真正感受到融入性课堂的乐趣。在《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当今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随着蔡英文为代表的民进党的上台,台湾岛内追求“国家正常化”之逆风大有蔓延之势。甚至,“台湾行政当局”不顾阻力走上“制宪、正名”的邪路,拆除成龙送给台北故宫南院的青铜兽首,为推“新南向”强令小学生学东南亚语。而今,台湾试图与特朗普取得联系,获得“国际认可”。请你针对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谈谈你的看法。不少学生出于爱国之情,纷纷加入探讨,斥责台湾当局做法的意图在于弱化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使其内心的中国情感渐渐淡薄,这本质上就是在朝着“臺独”的趋势发展,因此我们应给予警惕。这样,在融入性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的空间。
四、巩固总结,落实素养内化
巩固总结是融入性教学的强化阶段。在这一环节中,师生通过知识、方法、情感的共同融入、共同建构与共同生长,实现了知识的掌握与情感的升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也有利于学科素养的提升。在《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中,教师以“中华文化知多少”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对古诗词、诸子百家、茶文化、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巩固总结中重构教材知识体系,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用融入性教学有利于加强生活与课堂的联系,使其互为促进,互为发展。在学生从“中华文化知多少”的活动中感知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之后,教师设疑:中华传统文化既然如此源远流长,是不是不需要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我们该如何做?以此引导学生将思想品德课程内化为学科素养,外化为行动。
总之,融入性教学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活力,也为思想品德教学的创新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教师应因学科而教,因学生而异,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不断形成突破,主动融入课堂以细化与整合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巨秀红.探究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2]高平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8).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