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置时间下静脉血标本对9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7-06-06王婷
王婷
【摘要】 目的 静脉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下对9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采集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 并分别于1 h、2 h、3 h后, 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机重复检查K+、Na+、C1-、血糖(GLU)、尿素氮(BUN)、ALT、肌酐(CREA)、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9项生化指标, 并记录检测结果。结果 与采集后放置1 h比较, 放置2 h血液标本BUN、GLU水平有所降低, CREA 、K+、Na+、Cl-、TBIL、DBIL、ALT等指标略有上升,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标本采集放置1 h比较, 放置3 h血液标本GLU显著降低, Cl-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8、8.68, P<0.05);BUN稍低, CREA 、K+、Na+、TBIL、DBIL、ALT略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标本采集后应根据临床检验需求尽早进行生化检测, 合理设置保存条件及时间, 如分批上机检验时先检验不稳定项目, 并全面控制血标本放置时间, 增强标本存储条件, 严格把控标本质量与化验无菌流程等, 从而降低检验结果偏差, 避免出现假性结果, 保障生化指标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43
常规血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应用最多的标本, 其存放时间或放置方式均影响生化指标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效果, 因此应尽量避免标本处理各个环节的检测误差, 以免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1-3]。本院的住院患者通常于清晨6:00空腹采血, 由于标本采集量大, 采血时间过早, 再加上检验前需进行生化分析仪质控、校准等准备, 导致标本从采集结束到上机检测至少需放置2~3 h, 无法即刻检测, 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旨在通过观察50例患者的血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及存放方式下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变化, 分析误差出现的原因, 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50例慢阻肺患者的血标本, 采血前1 d 19:00以后禁食, 22:00以后禁饮, 采血当日清晨6:00空腹采集各患者血标本10 ml并注明采集时间, 均分置入三个不同真空采血管内。
1. 2 方法 采集后1 h, 35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测定9项生化指标, 检测结束后加盖室温放置。并于采血后2 h、3 h, 再次上机检测上述标本。均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生化值检测(K+、Na+、C1-、GLU、BUN、ALT、CREA、TBIL、DBIL 9项)。观察不同放置时间下静脉血标本9项生化检验结果。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采集后放置1 h比较, 放置2 h血液标本BUN、GLU水平有所降低, CREA 、K+、Na+、Cl-、TBIL、DBIL、ALT等指标略有上升,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标本采集放置1 h比较, 放置3 h血液标本GLU显著降低, Cl-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8、8.68, P<0.05);BUN稍低, CREA 、K+、Na+、TBIL、DBIL、ALT略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討论
生化全项是医院检验科的常见的血液检验化验项目, 主要指标包括肝功、肾功和血液电解质, 血糖和血脂等, 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人体多种系统的不同疾病均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但由于检验过程中受患者生理心理因素、仪器操作规范性、标本采集质量等影响, 检验数据的正确性易出现一些偏差或误差[4-6]。尤其是临床实际工作常因各种原因需长时间保存标本, 其标本的存储条件[7, 8], 如温度、时间、周围环境暴露情况等, 对于保障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更为重要。从本次研究结果发现, 同时间采集同一患者的静脉血标本, 即使放置条件相同, 不同的放置时间后仍会影响检验结果, 这可能与室温条件下, 久置血标本易引起空气污染微粒、杂质混入有关[9, 10]。因此, 建议采血后30 min即进行常规分离血清, 放置时间<3 h, 若发现标本溶血, 立即重新二次采集。GLU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 其测定结果可直接反映是糖代谢紊乱及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情况[11-13]。研究表明[14], 血液内葡萄糖发生酵解同时, 离体后红细胞也仍可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 细菌分解葡萄糖,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此外, 20~22℃温度下血标本血糖浓度以每小时0.3~0.4 mmol/L的速度发生降解。本次研究中, 患者血标本放置2h和3h后, GLU检测结果分别比放置后1h下降3.2%和14.3%。建议临床若无条件及时测定GLU时, 可采取分离血清低温保存方法抑制烯醇化酶预防糖酵解。放置3 h后TBIL、DBIL的含量比放置1 h略有增加, 可能与长时间放置, 血细胞降解, 细胞膜通透性略有增加导致部分溶血或存在非肉眼可见的溶血干扰作用有关。血清中的ALT等多种酶活性可随时间延长降低相应的活性且对光照、温度等外界影响敏感, 其血清含量易发生异常改变。Na+、K+、Cl-为调节机体水分渗透压, 保持酸碱平衡稳定的重要元素[15]。本次检验的标本放置2 h、3 h后, Cl-含量略增高可能与红细胞内Cl-含量受限, 加之常温条件下利于纤维蛋白收缩, 使三磷酸腺苷(ATP)产生障碍, 血液内CO2逸散致血液变碱Cl-移至血浆内有关。血清Na+、K+增高与随着时间延长, 血糖分解降低, 能量缺乏供应, 钠泵异常运转,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4, 16]。BUN为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 CREA为肌酸的代谢产物, 肾功能障碍时两者在血中浓度随之升高, 因此通过测定血BUN和CREA含量检测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但受放置时间较短或外界因素影响较小等原因, 本次结果无差异。
总之, 影响生化检验的因素较多, 机制较复杂, 血标本采集后应根据临床检验需求尽早进行生化检测, 合理设置保存条件及时间, 如分批上机检验时先检验不稳定项目, 并全面控制血标本放置时间, 增强标本存储条件, 严格把控标本质量与化验无菌流程等, 从而降低检验结果偏差, 避免出现假性结果, 保障生化指标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许云虎. 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9):705.
[2] 邵大祥. 标本保存时间及温度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21):2896-2897.
[3] 刘学政.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处理方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3):368-369.
[4] 张丽霞.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 23(4):58-59.
[5] 卞珊. 血标本放置条件和时间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 2014(18):2819-2821.
[6] 余德清.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3):690-691.
[7] 向英.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13(13):292.
[8] 郭辅众.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 药物与人, 2015(2):64.
[9] 于福荣.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15(43):156.
[10] 彭海维, 方宗君, 杨容, 等.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30):3427-3428.
[11] 杨静慧. 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医药前沿, 2015, 5(31):342-343.
[12] 路洪祥, 程颖, 佟昌跃, 等. 分析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12):90-92.
[13] 賈利军. 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6):719-720.
[14] 徐杰锋, 雷敏.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 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9):1353-1354.
[15] 张志雄.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广州医药, 2005, 36(1):64-66.
[16] 许其明.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好家长, 2015, 10(11):222-223.
[收稿日期: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