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

2017-06-06阮军宁

价值工程 2017年17期
关键词:摊铺机集料摊铺

阮军宁

摘要: 介绍了用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30)基层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检测,所总结的技术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quality inspection of large particle size asphalt mixture (LSM-30) base are 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experienc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关键词: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30)基层;施工工艺;质量检测

Key words: large particle size asphalt mixture (LSM-30) base;construction technology;quality inspection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126-03

0 引言

菏泽至关庄高速公路起自日东高速公路,一直延伸到鲁豫省交界处关庄,总长度61.548公里。此次合同段属于整体菏关高速公路中的第五合同段,总长度13.048公里。二零零年七月份全国沥青路面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有关领导人张剑飞司长就当前沥青路面实际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其观点如下:需要完善全寿命周期以及具体成本理念,建立出一套比较全面的路面建设体系,在沥青路面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超载现象,依据具体轴载从而对路面厚度进行科学的确定,增强采用相应柔性基层的行为力度。根据以上讲话精神,菏关高速公路路面的路面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本合同段路面上基层变更为LSM-30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14cm厚)工程数量为297040m2。

1 材料

1.1 材料要求

1.1.1 粗,细集料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粗以及相应细集料必须达到相关要求规定,必须确保粗集料颗粒质量,一般情况下,要求细长,包括扁平颗粒含量低于或等于15%,另外,集料压碎值小于或等于20%。由于细集料大部分均是由人工砂以及石屑组成,其棱角性可以小于或等于42%,砂当量可以大于或等于65%。

1.1.2 填充料

①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30)相应基层矿质所选取的填料必须为干燥性质的生石灰粉,其相应掺入量需要保证占据集料整体量的1.3%左右,上下浮动不能超过0.3%,进而确保其质量技术所对应的实际指标达到国家相应规定。②严禁使用回收粉拌制沥青混合料,集料经拌和站加热、除尘后以0.075的筛孔过筛,粉料通过率不得超过1%。

1.1.3 沥青

使用MAC-70#改性沥青胶结料拌制混合料,以进一步提高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确保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在不析漏的情况下面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MAC-70#改性沥青胶结料的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1.2 级配设计

①筛分试验。对设计当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矿料进行筛分操作,在此可以选取水洗法。

②混合料试件成型。因为集料相应粒径过于大,普通的试件尺寸很难满足该混合料实际设计,因为LSM沥青混合料的具体特性,所以试件制作选择了大型马歇尔法。

③生产配合比。经过生产配合比相应的验证,可以得出在其中作用于生产中的实际标准配合情况如下,24-35mm碎石占整体40%,至于14至24mm碎石占整體五分之一,此外,5至14mm碎石占整体四分之一,0至5mm碎石占整体14%,而且生石灰粉仅仅占整体1%。另外,油石比为3.3%,相应沥青含量3.2%。

2 投入的施工机械

常用机械设备见表2。

3 施工工艺

3.1 准备下承层

需要确保下承层与相应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30)所对应基层的实际粘结,包括密水性。为此在下封层施工完成时的24小时内开始相应的施工操作,同时需确保下承层实际的清洁以及平整度达到具体规定。

施工开始之前,对将要铺筑的相应路段依据直线20m、曲线10m一个断面来完成对于标高以及中边桩实际的测量,摊铺开始之前完成对于导向控制支架具体的设立,确保钢丝张力保持在800N及以上。

3.2 混和料的拌和

①选择集中厂拌法,拌和机械为玛连尼-175(175t/h)型沥青拌和站一套、LQC240(240t/h)型沥青拌和站一套,总生产能力为415t/h。参考试验结果,来进行相应试拌,在试验室内选取恰当的样本,开始进行相应的筛分试验,使其实际级配满足标准规定。②碎石以及石屑需要装载机来进料,在此环节中,铲斗应该一直保持离地面大约20cm。针对不属于同种类型的相应集料分开储放,细集料其相应湿度需要控制好,覆盖住。另外,对于新集料应该放置七天后再使用。③MAC-70#改性沥青使用相应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时的具体温度需要大于170℃但不能高于180℃,按照其自身特性,其和同类物质的区别之处包括:集料需要确保一定的干燥程度,多数情况下利用增高集料进行具体温度的调控,以及加热时间的判定。假如拌和的相应沥青混合料实际水分含量超出预期值,那么会增大泛油率,导致难以压实,如此便缩短了路面的服务年限。集料加热温度相较于沥青大概高出了10-20℃,拌和站混合料实际出场温度必须达到165-175℃,当其温度超过195℃后必须废弃不再使用。多数情况下,拌合时间为45s。

3.3 運输及摊铺

运输:为有效处理混合料中部分细料被大量粘结于其料车底部这一现象,料车在开始工作前需要涂抹一定量的隔离剂,另外,运输时,应该减少急刹车次数,进而降低混合料离析发生率,装料时应该实施多堆,多车装料模式装车,解决摊铺机待料所需具体时间过长这一情况。运输车需要与相应摊铺机保持十到三十厘米的距离,卸料时,运输车应该挂空挡推动摊铺机前进。

摊铺:摊铺可以使用一台摊铺机来完成操作。摊铺机其自身具备了自动调平功能以及预压实功能,能够使横坡度,包括摊铺厚度等具体频率相吻合。路幅两侧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手段来把控高程。利用紧线器拉紧相应的钢丝。另外,托架相应高度可通过人工进行恰当调整。因为MAC(麦克)改性沥青混合料和普通的热拌沥青有很大的区别,表现为粘度稍大,相应粘附力比较强。在开始摊铺施工之前,需要对其充分预热,依据实际摊铺厚度选择合适的木板把所使用的熨平板垫好,进而保证摊铺厚度。此项环节不允许出现间断、不参差现象。

结合拌合站所体现出来的拌合能力以及相应运输能力,可以将摊铺机的工作速度设置为0.8-1.2m/min。将自动料位器固定于恰当位置,保证送料器速度能够与布料器转速相吻合,以便于工作的顺利正常开展,可以按照标准,分析实验数据结果,确定出螺旋布料器相应转速。

3.4 压实

①因为MAC(麦克)沥青具备粘度较大等一系类,所以多数情况下对相应压路机的选取不考虑轮胎式。防止沥青混合料有部分会粘于轮胎面上,影响整体路面的平整。②对大粒径沥青面层碾压温度的控制应该比普通沥青面层更严格一些。初压时的起始温度不允许低于165℃,同时不允许高于175℃,并且要求这一过程尽快完成,另外,终压温度应该高于或者等于120℃。③就当前碾压工艺而言,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初压过程中,压路机需要紧跟摊铺机碾压。此外,碾压工序尽量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车,以免混凝土离析。而且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30)相应基层压实实际具体厚度是14cm,所以更应该严格控制其施工过程,碾压必须一次性完成。

3.5 接缝

沥青路面有关施工环节中,确保接缝相应的紧密程度,不允许出现过度的接缝离析,另外,横向接缝可以使用垂直的平接缝。

3.6 开放交通及其他

沥青路面工程竣工后应确保摊铺层自然冷却。按相关规定,待混合料表面实际温度冷却到50℃以下后再投入使用。

4 质量检测

4.1 混合料质量控制与检验

拌合站控制室应该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打印沥青,包括所涉及到的矿料相应用量以及拌合温度。明确总量数据,进而计算出平均相应施工级配,油石比。另外,需要与燃烧法所给出的测定结果进行恰当的比较。燃烧法测定试验可以于每天上午以及下午各选择一组试样,因为存在着离析的可能性,实际取样时,可以从拌合站,具体相应现场两处进行取料,然后分别进行燃烧法测定。为了避免发生析漏现象,进行析漏试验时,需要将析漏量控制在0.2%以下。

4.2 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压实度需要依托于空隙率,判定空隙率其自身所需的最大理论密度参考每天实测数据,具体方法依据路面

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计算法)测试。

4.3 LSM-30沥青碎石实测项目(见表3)

4.4 需要着重观察的的几项问题

①沥青混合料相应拌制温度需要按照标准严格把控,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体施工。②沥青混合料相应存储温度需要保持在160℃或以上,不允许采用铝制罐用于存放沥青混合料。③允许使用刚性压路机进行碾压工作,不允许使用轮胎式。

5 小结

菏关高速公路五合同段路面上基层为LSM-30大粒径沥青碎石,其可以大幅度增强路面质量,进而延长投入使用年限,减少资金投入量。本项目施工的LSM-30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经由相关质检单位的实际检测每一项指标都超出了标准要求。但是此类柔性基层目前所应用的工艺以及质量检测仍然存在着瑕疵,有待大家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以便于以后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郭红兵,赵亚兰,陈拴发.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防裂层沥青路面应力与抗裂机理数值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01).

[2]张斌.LSPM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施工技术[J].交通标准化,2014(16).

[3]黄俭才,梁斯,伍金华,邬俊峰,胡国祥.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J].中外公路,2014(02).

猜你喜欢

摊铺机集料摊铺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
采用离散元方法评价集料的骨架结构